- 那些年“打黑唱红 ” 薄熙来的那些经典语录 [2014/10]
- 回国闹的笑话二则 [2014/08]
- 男女笑话五则 (译) [2014/08]
- 口误? [2016/09]
- 从乒乓球世界冠军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2015/12]
- 我是东北人 [2011/11]
- 贪婪是真正的贫穷 (一) [2015/05]
- 为什么旧社会的妓女是受苦人,如今的卖淫者却为被扫的垃圾 [2014/08]
- 求同学聚会点子 [2014/08]
- 难民与民工 [2015/09]
- 如今这一炸,还有什么威风好摆? [2015/08]
- 口罩的兴起是喜还是忧? [2015/08]
- 法兰克福领事馆回国签证规定与信息 [2012/06]
- 金属钠与氰化钠 [2015/08]
- 蔡英文胜选演说-----台湾人就是自由人,台湾人就是民主人 [2016/01]
-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背景 [2014/08]
- 中国大陆国家主席和台湾总统简历 [2016/01]
- 北方来信 (二) 弟弟退休了 [2010/07]
- 《穹顶之下》 [2015/03]
- 联防队是维护治安的群众性组织? [2011/11]
- 人生 (一)上海话 [2010/07]
- 母亲都是伟大的吗? [2014/08]
- 读博文(话要怎么说才好呢?)有感 [2010/10]
- 当谎言已普及 [2012/02]
- 升官发财是福还是祸? [2014/08]
- 我家侨二代大学毕业了 [2013/07]
上篇说到创新的条件,说完青蒿素,现在又联想到“地沟油”。
“地沟油”也算新生事物,虽然没有市场需求,没有国家的支持,还有相关部门的围剿和消费者的反对,可这人见人骂的东西咋就成了气候呢?
“地沟油”的生产过程,虽然只是物理变化,可技术含量也不低。
据说是利用再生饲料油的回收设备和技术,就可以加工“地沟油”。也就是说“地沟油”其实就是饲料油。
加工“地沟油”的具体流程并不是只用一大锅就行(单从透明度,颜色,气味等判断)而是: 将成桶的毛油,由工人运至暖房,加热融化后倒入油池中,用锅炉房烧起的热气加热,再经过油泵被抽到水解车间;工人在铁罐里放入白土和活性炭进行吸附,再过滤;然后,毛油进入蒸馏车间,进行高温蒸馏,去除杂质和酸味、辣味等;然后,进入分提车间,进行物理分流,形成的产品,脂肪酸占3-4 成,红油占6-7成。其中脂肪酸是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而红油又叫成品油,可以拉入食用油市场销售。批发价约每公斤8元人民币。
我的问题是:就算每人每天工资100元,加上设备,厂房,水电,白土,活性炭和毛油的成本,每公斤8元会有多少利润?再说毛油会出多少成品油?
这样挣大白菜的钱,冒卖白粉的险,值得吗?
花生油,菜籽油等虽说原料贵,但加工成本低多了。“地沟油”这个创新有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