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年“打黑唱红 ” 薄熙来的那些经典语录 [2014/10]
- 回国闹的笑话二则 [2014/08]
- 男女笑话五则 (译) [2014/08]
- 口误? [2016/09]
- 从乒乓球世界冠军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2015/12]
- 我是东北人 [2011/11]
- 贪婪是真正的贫穷 (一) [2015/05]
- 为什么旧社会的妓女是受苦人,如今的卖淫者却为被扫的垃圾 [2014/08]
- 求同学聚会点子 [2014/08]
- 难民与民工 [2015/09]
- 如今这一炸,还有什么威风好摆? [2015/08]
- 口罩的兴起是喜还是忧? [2015/08]
- 法兰克福领事馆回国签证规定与信息 [2012/06]
- 金属钠与氰化钠 [2015/08]
- 蔡英文胜选演说-----台湾人就是自由人,台湾人就是民主人 [2016/01]
-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背景 [2014/08]
- 中国大陆国家主席和台湾总统简历 [2016/01]
- 北方来信 (二) 弟弟退休了 [2010/07]
- 《穹顶之下》 [2015/03]
- 联防队是维护治安的群众性组织? [2011/11]
- 人生 (一)上海话 [2010/07]
- 母亲都是伟大的吗? [2014/08]
- 读博文(话要怎么说才好呢?)有感 [2010/10]
- 当谎言已普及 [2012/02]
- 升官发财是福还是祸? [2014/08]
- 我家侨二代大学毕业了 [2013/07]
当年分配到工厂的同学本来就不多,其中有的是当时就不满意,有的是后来见势不妙,于是纷纷下海,考研,或者去深圳了,留在原企业的很少。然而就在这少数中的少数同班同学中已知有下岗机遇的就有2位。
第一位是在毕业20年的聚会上得知的,该男性同学所在的工厂不幸倒闭,更不幸的是他与他的另一半不仅同心同德还同厂,于是夫妻双双把家还。
又因该同学原是厂级干部,不时还会有些遗留问题交涉,所以不能到外地打工(当地下岗人员多,没有打工机会)。妻子只好远走他乡做不受大城市人欢迎的外来打工人员去了。当时他们的儿子还在上中学,同学在家也许会更利于实现把儿子送出这个城市的家庭远大理想。
第二位是与我同住了4年宿舍的好友。今年见面时,才得知她也是下岗人员。可是她原来所在的厂还健在,而且规模很大,早转了型,也改过名,怎么也下岗了呢?原来是所有女性员工年满50就没有工作的必要的了,工人编制的退休,干部编制的回家待退休。尽管同学从毕业就在该厂工作又干了多年的车间主任,也只好在一刀切的政策下,拿着每月800多元的生活费,天天盼望着5年后那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生日,向往着1600元退休金(相当于大城市同龄普通女工的退休金,而且还要晚领5年)的幸福生活。
需要补充的是她的家庭情况(这个不在她原单位的视野范围):她丈夫于96年因病去世,当时女儿才9岁,之后她在即是单身母亲又是车间主任,自己心脏不好(当年我们夜里曾送她去过医院)双方老人又都病在外地农村的情况下,把女儿培养成大学生。然而就在女儿大学毕业那年,她下了岗,女儿失了业(毕业2年多还没找到工作)。
好在她现在可以全天候照顾患胃癌的父亲和卧床不起母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