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年“打黑唱红 ” 薄熙来的那些经典语录 [2014/10]
- 回国闹的笑话二则 [2014/08]
- 男女笑话五则 (译) [2014/08]
- 口误? [2016/09]
- 从乒乓球世界冠军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2015/12]
- 我是东北人 [2011/11]
- 贪婪是真正的贫穷 (一) [2015/05]
- 为什么旧社会的妓女是受苦人,如今的卖淫者却为被扫的垃圾 [2014/08]
- 求同学聚会点子 [2014/08]
- 难民与民工 [2015/09]
- 如今这一炸,还有什么威风好摆? [2015/08]
- 口罩的兴起是喜还是忧? [2015/08]
- 法兰克福领事馆回国签证规定与信息 [2012/06]
- 金属钠与氰化钠 [2015/08]
- 蔡英文胜选演说-----台湾人就是自由人,台湾人就是民主人 [2016/01]
-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背景 [2014/08]
- 中国大陆国家主席和台湾总统简历 [2016/01]
- 北方来信 (二) 弟弟退休了 [2010/07]
- 《穹顶之下》 [2015/03]
- 联防队是维护治安的群众性组织? [2011/11]
- 人生 (一)上海话 [2010/07]
- 母亲都是伟大的吗? [2014/08]
- 读博文(话要怎么说才好呢?)有感 [2010/10]
- 当谎言已普及 [2012/02]
- 升官发财是福还是祸? [2014/08]
- 我家侨二代大学毕业了 [2013/07]
刚读了话要怎么说才好呢?这篇博文很有感触,可是无法表态,因为觉得鲜花,支持,高兴。。。路过等都无法表达我的态度,而且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好,的确值得探讨。
因为我先生的根在上海,对他来讲上海就是中国,他的论据就是上海如何如何。而我的中国就是东北一中等城市。由于这两个地方不仅地理位置距离很远,各方面情况差距也很悬殊,有的甚至是质的区别。所以每当遇到关于中国的话题意见很难统一。就好比盲人摸象,谁都认为自己对,事实上也的确谁都有根有据。
比如关于下岗津贴:他说都有(上海就一律由社区发生活津贴到退休);我说很多人没有。关于拆迁:他说拆迁是好事情,人人盼拆迁;我说弟弟就怕拆迁,因为拆迁政策不是按户口给新房,给补偿,而是按旧房面积计算,原来部分给平价买,其余面积按市场价买。所以拆迁就是变相强迫买房。关于孩子一人回国周游的安全:他毫不耽心,还嫌我多事啰嗦;我是千叮咛万嘱咐,并坚持要求每天网上联系,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我们各抒己见的结果就是互不服气,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论战,最后中国就成了我们的敏感词,就此家庭和谐。
可是每当和外国人聊天时,人家出于客气,总要找出有关中国的话题。于是我们都觉得对方的回答不全面,不准确,不正确。在不能辩论的前提下,只好抢答,抢答失败者弃权。
还有就是有的外国人通过对电视,书刊等信息的接收和理解,对中国有各种各样的独到见解。为了避免不快又不想违心附合,对此我只能赞扬他们对我的家乡的兴趣和关心,同时的建议他们去中国体验一段时间。
我的一对退休的德国朋友多年前特别爱中国文化,喜欢淳朴热情的百姓。只要经济允许他们就去中国,而且全程自己安排。他们去了很多地方,拍了很多照片,也写了一些感想。我读过后很有启迪,觉得他们有发言权,他们是真的爱我的家乡并希望中国少走弯路。遗憾的是中国不允许他们留在那里生活。
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那么大,人那么多,每个人的信息有限,只要真实就好,记录真实事情,真实想法的文章都是好文章。不要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也不要动不动就用五毛,XX功,X派,SB等给人分类或下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