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大印 [2012/11]
- 生日话“天命” [2015/01]
- 真“免费” , NOT FREE [2012/01]
- 酸辣汤:中餐第一汤 [2010/08]
- 边走边谭:表叔杨达才的“笑” [2013/09]
- 边走边谭:探访吕梁 [2013/09]
- 闲话--------话“ 狗 ” [2010/10]
- 一盘水饺 [2012/07]
- 军队的贪腐 [2015/03]
- 哥 你慢慢走 [2012/09]
- 向阳参军 [2015/03]
- 人到中年万事休 [2010/03]
- 边走边谭:天台山寻“道” [2013/11]
- 边走边谭:探 “华 陵” [2013/10]
- 向阳之死 [2015/03]
- 边走边谭:近乡情更怯 [2013/06]
- 一枚银元 [2009/09]
- 酸辣汤:停车位真贵 [2009/12]
- 开场白 [2009/06]
- 追忆母亲(完结篇) [2010/01]
- 我的故乡 -----汉中 [2009/06]
说起红娃,住在我们那个家属院的玩伴们大都知道他爸爸在单位的总务科工作,妈妈在市烟酒公司上班,还有一位“官位”不小的老红军外公。正因为这样,红娃的裤袋里装着好似吃不完的糖果,令伙伴们好羡慕,好羡慕。不但如此,他家中的柜子里还存放着市面上不易买到的好烟,好酒和白糖。据说“红娃”这个名字,还是他那位被人称着“老红军”的外公给起的呢!
平时在一起玩,总见他习惯性的把流出来鼻涕往回吸,有时吸不及时,鼻涕就“趁虚而入”------钻进了他的嘴里,他不但不吐出来,反而顺水推舟地咽进肚里。有时鼻涕很多,他也懒的擦,只是低下头来,任它“飞流直下三千尺”。有次我们正玩着,只听一声撸鼻涕的声音,伙伴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他,见一团浓浓的“大便”在红娃的鼻子下方“站”着。这时,有人急忙从地上捡起几片梧桐树叶,边递给他边说:“鼻涕大王,快把你那嘴唇上面的‘屎’擦掉,真他妈恶心”。从此往后,“鼻涕大王”的浑名被玩伴们越叫越响,“红娃”这么好的名字反而没有多少人叫了。
光阴如梭,历经几个春花秋果,再经历几个暑热冬寒,我和红娃分别在市第四中学和市第二中学高中毕业了。这期间红娃的裤袋里少了糖果,取而代之的是几条手绢,他时不时地拿出来擦那还会流很多鼻涕的鼻子。由于不痛不痒,从不碍事,也就顺其自然,套用一句土话:“怂管呢!”,除此之外,红娃可是出落得浓眉大眼,仪表堂堂,近乎一米八的个头,更增添几分男子汉的气魄。还时不时见他牵着一位优雅漂亮,古朴大方女孩的手在家属院进进出出,让我们这些还没接触过女性的同龄人既好生羡慕又心生忌妒。
我们这些出生于十年浩劫前夕,在批林批孔反潮流不读书年代里成长起来一代人,想要考上大学,真得是太难了。那么,还有其他出路吗?有,那就是“我参加解放军穿上绿军装…….”当兵去。按当时的退武军人按置政策,哪来哪去,随父母单位。这对我和红娃来讲,能进入兵营混上三年,回来后即进入全民单位,不但不存在托关系找熟人调回城里的问题,还等同端上了铁饭碗,真强过上大学。想着想着,心头乐开了花,好美呀。
当年我们家属院报名参军的,除了我和红娃,还有一位叫汪向阳的同学。报名之后,就是体检。那个年代的医生,多多少少还保有点医德,我和汪向阳既没送礼又没托熟人就顺利通过所有科目,总共用了还不到半个小时,太Easy了。而红娃担心体检不能过关,怀疑那总是流着鼻涕的鼻子,是不是患有鼻炎甚么的,而要找熟人通融。说来也巧,他邻居家的阿姨是位医生,更为巧合的是,这年的征兵体检医生很多还是这位阿姨的同事。就这样,命好的红娃一路绿灯,毫无悬念的也通过了体检。这年,我们三人手拿着市武装部所颁发的《入武通知书》,身穿刚刚领到的那套又宽又大,没有领章帽徽绿的军装,脚蹬不太合脚的解放鞋,从此迈出人生的第一步。(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