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大印 [2012/11]
- 生日话“天命” [2015/01]
- 真“免费” , NOT FREE [2012/01]
- 酸辣汤:中餐第一汤 [2010/08]
- 边走边谭:表叔杨达才的“笑” [2013/09]
- 边走边谭:探访吕梁 [2013/09]
- 闲话--------话“ 狗 ” [2010/10]
- 一盘水饺 [2012/07]
- 军队的贪腐 [2015/03]
- 哥 你慢慢走 [2012/09]
- 向阳参军 [2015/03]
- 人到中年万事休 [2010/03]
- 边走边谭:天台山寻“道” [2013/11]
- 边走边谭:探 “华 陵” [2013/10]
- 向阳之死 [2015/03]
- 边走边谭:近乡情更怯 [2013/06]
- 一枚银元 [2009/09]
- 酸辣汤:停车位真贵 [2009/12]
- 开场白 [2009/06]
- 追忆母亲(完结篇) [2010/01]
- 我的故乡 -----汉中 [2009/06]
汪向阳是我的邻居,上初中时我俩在同一所中学读书,我在(二)班,他在(三)班,按说我俩本该是好朋友好伙伴。可实际上我跟他几乎没有往来过,有时不得已在路上打个撞面,也只是点个头算是打了个招乎。好生纳闷,本以为自己已经够内向的了,没料到世上还有比我还少言寡语,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的人。
向阳爸和我爸是同事,在报社做记者兼编辑工作。这种工作时不时的要到外出采访,多则十来天,少则早上出去下午回来。我爸每次从外地回来,多多少少都会买点当地的土特产。每次见到老爸带回那些好吃的东西,就嘴谗,憋不住想吃。为此,老爸总会骂道“就知道吃,没出息”。哼,怪谁呢?心说有本事的话,顿顿让家人吃上大鱼大肉,准保十天半月下来,就没人稀罕这些“好吃”的东西了。
我耳闻目睹过几次,向阳他爸出去几天,回到单位后刚迈进家门,向阳妈便给向阳爸说:“你得好好管教你那宝贝儿子,你前脚刚离家门,他就不听使唤,还犟嘴……”。每到此时,向阳他爸不容向阳辩白,也不分青红皂白,上去就是几耳光。这可是真打呀,向阳捂着半边又红又肿的脸跑出家门,边哭边流泪,痛啊!整个家属院的人都在背后说,前娘后母的娃儿,好可怜!
性格孤僻的向阳终于熬到了高中毕业,进入成年人的行列。可就业问题,对当时的我辈来说,又是迈进成年人的门槛后,遇到的第一个难关。乍办?当兵去,按当时的复退军人的安置政策,三年后退武,由父母单位消化安排吸收。这样的话,不但留在了城里,还在全民单位的报社,多好!能在共产党的喉舌单位工作,何止是有饭吃,更主要的是端上是了铁饭碗,太美了。想着人生有这么一个好的开端,向阳脸上展现出少有的笑容,高兴啊!
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向阳爸被报社分派去主管招兵工作的市武装部,采访这年的招兵工作。一来二去,向阳爸和武装部里的头儿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言谈中,向阳爸了解到武装部的领导们想在党报的头版版面上,刊登出武装部领导在这年的招兵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和严格把好兵员质量关的工作责任心的文章;而向阳爸不但流露出儿子今年要去当兵,还明说如能把向阳分到一个既舒服又实惠的兵种的话,大家都将会看到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这就是咱国人所爱讲的“互惠双赢”。这种各取所需的交易没有损害到他人的利益,没啥不对,没啥不好。再说了,这不但能显露出人性光辉的一面,也是血浓于水的父爱的真实体现,对不对?你还能说什么?
就这样,向阳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穿着没有领章和帽徽的绿军装到了省城西安,兵种为省军区的“文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