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大印 [2012/11]
- 生日话“天命” [2015/01]
- 边走边谭:表叔杨达才的“笑” [2013/09]
- 真“免费” , NOT FREE [2012/01]
- 酸辣汤:中餐第一汤 [2010/08]
- 边走边谭:探访吕梁 [2013/09]
- 闲话--------话“ 狗 ” [2010/10]
- 一盘水饺 [2012/07]
- 向阳参军 [2015/03]
- 哥 你慢慢走 [2012/09]
- 军队的贪腐 [2015/03]
- 人到中年万事休 [2010/03]
- 向阳之死 [2015/03]
- 边走边谭:天台山寻“道” [2013/11]
- 边走边谭:探 “华 陵” [2013/10]
- 边走边谭:近乡情更怯 [2013/06]
- 一枚银元 [2009/09]
- 酸辣汤:停车位真贵 [2009/12]
- 开场白 [2009/06]
- 追忆母亲(完结篇) [2010/01]
- 我的故乡 -----汉中 [2009/06]
进入新兵连后,向阳方才明白,解放军和想像中的“子弟兵”不太一样。他们是由一群初出社会的年青人汇聚在一起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性格特性差别极大,有的喜吃米,有的好食面;有的生性懦弱,有的生来强捍;有的爱读书,有的爱打架;有的出生贫,有的后台硬;不管怎样,向阳憧景着熬过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后,进入正轨连队,一切都会好起来。
“文体兵”,理所当然自然要有能说会唱,能写会演,能跑能跳的特长。可说句实话,向阳身高不过一米七,要写不能好,要演不能演,要说不能说,要唱不能唱,跑不快也跳不高,太过平常的一个人,加上部队如同地方一样,对新兵的分配自有它地一套潜规则。虽然向阳爸有能耐把他送进省军区当“文体兵”,可对新兵进入机关的分配不是他一个地方报的记者所能左右的了的。
向阳被分入炊事班,当了省军区“文体兵”的伙夫。按说部队的炊事班是好多士兵想要进的单位,为何?一,手掌炒勺油水多,吃得好,能混个肚儿圆;二,不用天刚亮就出操,能睡个懒觉,三,有巴结连队首长的便利,在个人档案里,放入立功受奖加党票的纸张的机会较他人多。想当年,鄙人在连队几次要求去炊事班,指导员说:“你这个刁兵,想进炊事班,门都没有!”。可向阳却认为命运不公,自尊心再次倍受打击。
炊事班也就十来个人,这么一个小单位,也存在着勾心斗脚,拉帮结派,尔虞讹诈等等见不得人的阴暗面。在工作中有人偷奸耍猾,有人挑肥捡瘦,老兵欺负新兵,强者欺压弱者,这种环境对性格孤僻又懦弱的的向阳来说,实在难以应付。加上向阳又想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种种委屈,便钻进了牛角尖。也许命该如此吧,在一个周日的傍晚,向阳跑上营房的五楼楼顶,也是在几百人的“要跳就快跳!”叫喊声中从楼顶纵身一跳,摔了个粉身碎骨。这年,汪向阳才十九岁,也是距他参军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时光如梭,虽然向阳还有红娃先后故去差不多三十年了,可他们的身影时不时地浮现我的眼前。我之所以怀念他们,是因为那年我们那个单位的那个家属院里,我们三人是同年毕业同日入武的社会新鲜人,更主要的是,我至今依然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