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大印 [2012/11]
- 生日话“天命” [2015/01]
- 真“免费” , NOT FREE [2012/01]
- 酸辣汤:中餐第一汤 [2010/08]
- 边走边谭:表叔杨达才的“笑” [2013/09]
- 边走边谭:探访吕梁 [2013/09]
- 闲话--------话“ 狗 ” [2010/10]
- 一盘水饺 [2012/07]
- 军队的贪腐 [2015/03]
- 哥 你慢慢走 [2012/09]
- 向阳参军 [2015/03]
- 人到中年万事休 [2010/03]
- 边走边谭:天台山寻“道” [2013/11]
- 边走边谭:探 “华 陵” [2013/10]
- 向阳之死 [2015/03]
- 边走边谭:近乡情更怯 [2013/06]
- 一枚银元 [2009/09]
- 酸辣汤:停车位真贵 [2009/12]
- 开场白 [2009/06]
- 追忆母亲(完结篇) [2010/01]
- 我的故乡 -----汉中 [2009/06]
我珍藏着一枚银元,它是人们俗称的“袁大头”那种。它不但看起来非常普通,没有一丁点的特别之处;而且也没有多大的商业价值和收藏价值,何况咱又不是收藏家,连这方面爱好这都谈不上。但它确实在我身边将近四十年了。记得是在我七岁那年,外公病重,预感将不久于人世,便把他身边唯一值钱的东西送给我,也是惟一的一件记念物:“一枚银元”。
就是这枚银元,它跟随我翻山过海,东奔西走,好似空中的一朵云彩,随风漂移。每当我看到它,犹如一股微风吹掉了路面上的尘诶,三十多年前地往事不断的在脑海里翻腾,让人追忆,让人回味;外公那已有些膜糊的身影在眼前出现,是那么的亲切;熟息地声音在耳边回荡,是那么的声声入耳。真叫人欲罢不能。
我的外公出生于陕南大巴山区的宁强县,胡家坝镇一个名叫白家树林的小山村。祖祖辈辈过着男耕女织乡村生活,鸡鸣而起,日落而息;日日月月,周而复始。由于家庭贫穷,没上过一天学,一辈子也就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过早背负起善养父母,生儿育女的重责;也由于勤奋,聪明,善良及好学,被邻近的高人看中,授于他医治猪,牛,及为人医疗烫伤,脓疮之类地技能,在实践中,医术得以迅速提升。在方圆几十公里内,颇有名气。
在我的记忆里,外公经常被人请去为牛医治,每次并不先收钱,而是在医好以后,他也只收一元,牛对于农民来说,那可低得上好几个很强壮地劳动力,有些农活也是人无发替代的。给人医治烫伤或者医治脓疮,通常分文不取;外公也常带着我走乡串户,忙录之余,听他们讲一些有趣地事,听一些从没听过的有趣地笑话;而更让我高兴地是,能吃上大米饭,还有大快肥肉,有时还能吃到挂面,喝点玉米酒。当然也有很多人上门来给大人小孩医治,或者牵着牛找上门来。从未见过他因你富贵而点头哈腰,或者因你贫穷而拒之门外。
在我刚上学时,对于算术根本学不会,加法不知怎样加,减法不会如何减,每学期考试成绩总不到六十分,被人骂道:“蠢的像猪,笨的如牛”。而最让人担惊受怕是,还在五七干校被监督劳动的父亲,每年有一个星期探亲假,当父亲看到我的成绩单时,这顿饱打是勉不的;祖宗不都讲:“不打不成才”,“棍子下面出孝子”吗?。每当这紧要关头,外公总会出现比并解救我于苦难之中,为了此事,这对翁婿曾大吵。为了提高我的算术能力,外公上山砍些竹子,削短削细,笨人用笨办法,数棍棍,加法时添上竹棍,到减法是取掉竹棍,令人开心的是,一个学期下来,成绩还真提高不少,总算勉除了一顿皮肉之苦。
正当我不断成长时,看似身体还不错的外公,突燃得了重病,而且一病不起,看到我的守护神整天躺在床上,我不顾一切扑在外公身上,泪水像泉水般涌出眼筐,并嚎滔大哭,这泪水哭声断断续续持续了半年,除了上学,我白天待在外公身边,晚上睡在外公床前;听他讲从前的往事,如今的生活,及对未来的向望。嘱咐我长大以后,要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干事。有空多回来看看故乡,看看他地汶头,为他多烧点纸钱。最后送我这枚银元,成为我终身的记念。
如今,每当我看到这枚银元,总会勾起我对外公的思念;也给了我向上提升,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和源泉。在我人生地每个阶缎,每个瓶劲,我都要看看这枚银元,它定会给我无穷地智慧,让我不要停止,大步向前。我也将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继续努力;也愿我的外公在天有灵,保佑我,保佑你的子孙。外公,你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