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大印 [2012/11]
- 生日话“天命” [2015/01]
- 真“免费” , NOT FREE [2012/01]
- 酸辣汤:中餐第一汤 [2010/08]
- 边走边谭:表叔杨达才的“笑” [2013/09]
- 边走边谭:探访吕梁 [2013/09]
- 闲话--------话“ 狗 ” [2010/10]
- 一盘水饺 [2012/07]
- 军队的贪腐 [2015/03]
- 哥 你慢慢走 [2012/09]
- 向阳参军 [2015/03]
- 人到中年万事休 [2010/03]
- 边走边谭:天台山寻“道” [2013/11]
- 边走边谭:探 “华 陵” [2013/10]
- 向阳之死 [2015/03]
- 边走边谭:近乡情更怯 [2013/06]
- 一枚银元 [2009/09]
- 酸辣汤:停车位真贵 [2009/12]
- 开场白 [2009/06]
- 追忆母亲(完结篇) [2010/01]
- 我的故乡 -----汉中 [2009/06]
通常在京剧文武戏里,主角刚上场报名,马上就会听见“仓。。。。”的锣鼓响声,人们习惯称之为:“报名一击”。它的主要用途是要烘托场上气氛,凝聚场内焦点,营造舞台声势,把观众注意力导往戏台,以便看演员们地精彩演出。
而对我的“报名一击”是发生在我突发易想,要开博写博。可当时我连写作的基本常识都不懂,“的 地 得”不会用,标点符号也不知点那个,更不用说写出来的东西文不对题,词不答意,句子不联惯,错别字连篇。现在想来方才明白“无知者无畏”这句话地真正含意。
记得那时是一网友和我初次相遇,即毫不留情地挑出了我一篇博文中的几十个错别字。对于正处在兴头上的我,当时地感觉就如同一盆冰冷的水从头顶浇了下去,除了“心”还在跳动外,全“身”凉了个透。也像那上台即将唱戏的角,名号还没报完即被当头一击,那个痛啊,使得角儿看不清方向,辩不出南北;扎不了势,亮不开相,张不开嘴,提不起嗓,只能喃喃自语道:“老爷我既不为钱,又不为名,写些不知所云的东西究竟是为那般?”。
可冷静下来再想,人的一生,不懂的东西太多,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尽嘛。孔夫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更何况网友能指出我博文中的错别字,说明网友花费了时间,细读了这篇文章,该感谢这位网友才是。从此以后,时时提醒自己要多读多看多听,并养成在读书时手边放本新华字典的习惯,供自己随时翻阅。偶尔写点东西,也会细心点,尽量减少错别字。一段时间下来,还真受益良多,收获不小。
也就是这一击,使我清醒过来,使我看请自身的不足,也使我对读书产生了兴趣。
此时的我要对网友说:谢谢您这恰到好处的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