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真的很不容易啊 — 白领S女士和她丈夫的故事 [2011/12]
- 美国,万税! [2010/08]
- 生活,真的很不容易啊 — 与A先生夫妇第一次会面 [2011/11]
- 保健医生在帐单上的猫腻 [2012/08]
- 信用只有600分的房客敢要吗? [2012/04]
- 昨夜南京东路抢劫交大外国研究生案 [2013/10]
- IRS故错重演漏算W2,至今未退2010税款 [2011/12]
- 住院医,华裔,印度裔... [2010/06]
- 有点心酸 —— 刚认识了A先生和R女士 [2011/11]
- 很纠集,怎么是好? [2012/03]
- 375位顶尖科学家警告我们不可选川普 [2016/09]
- 唠唠家常——经济低谷买房记 [2010/04]
- 印裔美国人竞选参政人数创纪录 [2010/06]
- 请愿书: 川普应公布他的税表 [2016/09]
- 和A先生的约谈电话 [2011/11]
- 昨日还是满眼金秋,今天忽然漫天大雪 [2011/10]
- 太有才了 [2011/09]
- XiZi66网友,我们为你祈祷祝福 [2012/07]
- 这也太神奇了! [2011/10]
- 这满满溢溢的爱 [2010/05]
“今日美国”前天发表一文:《如何衡量你的中产阶级状况》,提供了一些社会平均水平的数据供人们比较。这些数字反映的是美国社会的中值水平。家庭收入水平
2008年数字,中间水平的50%的四口之家年收入在 5万1千美元~12万3千美
元间,中数是8万1千美元。估计现在这个数字下降了5%~7%。有两个孩子的单亲家庭的中位数收入约为两万5千美元。
房屋开支
一个典型双亲家庭的房屋约值23万1千美
元,年按揭和其他开支约为1万7千6百美元。
医药费开支
副总统拜登提到一个典型的双亲家庭,在雇主提供医保的情况下每年在医保和医保不支付的医药费上的开支约为5千1百美元。
汽车
一个典型双亲家庭每年在两辆中性小轿车上的开支约为1万2千4百美
元。新车的价值约4万5千。经济衰退中美国的汽车销售下降了约40%。
高等教育储蓄
典型家庭平均每年为两个孩子上大学储蓄4千1百美元,估计够交州立大学学费的75%。可是学费和杂费每年都在上升。
度假
典型的四口之家每年约花3千美元度一星期假。稍富裕的家庭约花6千1百
美元度两个星期假。
退休储蓄
中值收入的家庭约储蓄收入的3.2%,大约正好是全美平均值。也即美国人每年为退休储蓄约为2千6百美元。许许多多家庭达不到这个水平。股市的动荡进一步蚕食了国民储蓄。
日常开支
中值收入的家庭每年花在衣食水电娱乐和其他开支上的费用约为1万4千2百。许多家庭试图买打折品或减少使用或不用在这项开支上节省。
工作时间
两口子的工作时间都比以前长了,现在年平均工作时间为3,747小时,比1990年增长了5%。额外工作的小时数加起来超出四个40小时的工作周。
教育
典型家庭家长的教育水平为高中毕业后在上两年大专,比1990年多出一年。高中缀学生在各方面面临的前景都比较黯淡。
家庭净值
根据联邦储备银行资料,由于股票和房屋价值下降,一个典型家庭净值约为8万4千美元,比2007年下降了30%。
债务
平均约18%的可支配收入用来付按揭,汽车贷款,信用卡和其他家庭债务,高于70年代和80年代的水平。2008年这个数字达到高峰值18.9%,现在有所下降。
这篇文章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平均水平。华裔的平均教育水平和储蓄水平应该都高出社会平均水平。但华裔在子女教育上的平均投 资却远远高出社会平均水平。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白人,黑人和西语裔人(犹太裔除外)一般不介意自己成绩优秀的孩子上州立大学以节省教育开支。但亚裔,尤其是 华裔,往往努力将自己的孩子送入长青藤大学。长青藤大学的本科学费每年5~6万,普通州立大学则2万多一点就够了。加上长青藤大学不提供针对优秀学业成绩的奖学金,只按家庭收入水平高低来提供奖学金。普通州立大学则用优异学 业成绩奖学金来吸引人才。华裔的孩子本科毕业后常常再上医学院,更要负担每年7万美金左右的学杂费,而一个年收入10万余美金的专业人士扣除联邦税,州税,社会保险税,老年保健税,失业救济税等以后,净收入说不定还不到7万美元。假定10万余美元毛收入的专业人士税后净收入为7万,扣除按揭等上面所述各类费用,所剩就非常有限了,再要付高 额学费,只有借贷一条路了。所以一个美国医学生毕业后所负的债务往往就值一栋房子了。好在医学生毕业,实习后收入前景较好,华裔们还是趋之若鹜。我有一位七十年代后期来自台湾的同事,育有一儿一女,夫妇俩年薪二十多万。住房早在来美初期房价很低时就买好,贷款付清,按说应该生活的不错了。可是儿子先上了西北一所名校,每年学费四万多,付了四年,十七,八万。儿子大学刚毕业,女儿又进了普林斯顿大学,这位老兄夫妇俩又向普林斯顿贡献了四年,约十八,九万了。女儿毕业工作了一年,老两口轻松了一年,女儿又开始上医学院。老两口继续供,每年六,七万美元。老两口开的是老掉牙的 破车,住的是五十年代造的老房子,自己舍不得消费,就这样勤勤恳恳为儿女贡献了十二年共六十多万美元的学杂费。这六十多万是税后收入,按税前毛收入就是八,九十万啦。可怜天下父母心呵!
那位老兄对我感叹说,我们华人不喜欢借款,孩子学费都付清了,没债;老美学生都是负债上学。就怕将来我的儿女找个欠了一屁股债的老美配偶,结婚后还得为配偶付许多年学费贷款,那就惨了!
说句实话,能像他这样从常青藤大学到医学院读完一分钱都不借的连华人中产阶级也并不多。
实际上常青藤大学都只发放根据家庭收入来决定的奖学金,而学业好坏则不对奖学金起作用。
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宾州大学等最好的大学近些年来对来自家庭年收入十万美金以下的家庭的孩子们不收一分钱学杂费,逢年过节还发放零用钱,以防止来自贫穷家庭的优秀学生被排在门外。
所以啊,穷人也不怕,富人也不愁,只有中产阶级最发愁,其中的华人中产阶级尤其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