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国庆节 [2012/07]
- 房事多谋 [2013/12]
- 去休斯顿换护照 [2010/04]
- 《古兰经》里早就预言了世界末日要到来的100个征兆 — ZT [2010/12]
- 乌镇 --- 中国十大古镇 [2010/03]
- 年年国庆今又七.四 [2011/07]
- 重游赌城 [2011/05]
- 小城故事并不多 [2010/02]
- 印度的 Network [2010/07]
- 国内国外,在哪都是一辈子 (ZT) [2010/02]
- See you tomorrow vs 酱油没有了 [2009/10]
- 我为什么忘不了他? [2009/09]
- “总统山” [2009/10]
- 就业的迷思 [2010/06]
- 震惊 [2010/06]
- 莉莉的爷爷冻死了 [2009/12]
- 今年小城国庆游行 [2010/07]
- 比特,菲尔和他们的中国妻子 [2009/12]
- 我们地球有多大? [2009/10]
- 新婚第一关 [2009/11]
- 请继续为丹奇投票加油 [2010/02]
- 偶们这里下雪了 [2010/01]
- 在印度的 Service Support [2010/07]
我们小时候对日本人的印象大多是间接的,描写抗日战争的电影啊、小说啊都把小鬼子的残酷本质暴露无遗了。后来读了鲁迅的短篇小说《藤野先生》就知道日本人还是有好的。再就是领导倡导“中日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于是对日本鬼子的深仇大恨就渐渐淡化了。
真正跟日本人打交道,是八十年代的事了。原单位搞“计算机化”,从日本富士通公司进了一批电脑,谓之“智能终端”,用8吋软盘的,在当时也不能算先进的东西了。设备是海运来的,货到后富士通派“专家”过来,共同安装验收。他们先飞北京,然后改坐火车到港口。那天接车因翻译忙,他让我自己去接,并告诉我日本人领队的姓“千叶”,还教我用日语说:“您是千叶先生吗?”,如回答:“是”,就把他们领回来。我问:“千叶怎么发音?”,翻译说:“QI BA”。我一路在面包车上就 “QIBA,QIBA”地默念,生怕忘了。火车进站,我直奔软卧,看到一伙日本人下来就上前问:“A NA TA WA,JIBA SAN DES KA?"。哦,糟了,我把”QIBA" 发音成 “JIBA”了。可那边厢紧连着“HAYI. HAYI.",看来“暗号”还是对上了,就如数把人带了回来。
机器装好分给各分公司,每个分公司派一个人来接机。有天早上青岛的技术人员来找我,说他们的机器声音不对头。我过去一听,动静还挺大,就像老式木轮牛车的车轴没加油,”叽噶叽噶“的响。于是就去找日方的一个叫铃木英雄的工程师,他来后盯着机器看半天,没吱声就走了。我想他一定认可这个事实了,就向总公司”科技办“汇报了。第二天早上双方领导碰头会上科技办主任就把这个事向日方提出,日方说:“你们叫日方工程师验了吗?”,我说:“铃木英雄工程师昨天过去看了。”。于是传铃木,可那厮来了一口否定:“我不知道啊,没人叫过我。”。我气的差点儿背过气去,要跟他论理对质。这时候那帮去日本接受过培训的人就出来打圆场,要我给他们“面子”。日本人是施了手腕,那批机器是他们“积压库存”,查一个数据要花“一袋烟”功夫,一年多后原单位又通过香港从 IBM 进口了 mainframe。那批“智能终端”成了中方“压箱底”的了。
这么多年看下来,小日本的确不是东西:抢东海油田、占钓鱼岛、改教科书不承认侵略、拜靖国神社......还有那日本同学,你帮他搬完家,连个谢都不会讲。Japan=Just a pig and nothing --- re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