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造车库 [2015/06]
- 说说上海 [2014/12]
- 上海的高度 [2017/01]
- 仙境黄龙 [2016/08]
- 南国风情----迈阿密 [2012/10]
- 威廉斯堡--Williamsburg [2016/05]
- 移民美国五年感想 [2010/11]
- 桂林山水甲天下 [2017/02]
- 金窝银窝和草屋 [2015/04]
- 国籍、签证与出入境 [2013/01]
- 重庆印象 [2015/01]
- 阿拉斯加冰川湾公园 [2017/07]
- 山楂树 [2018/01]
- 阿拉斯加游船 [2017/06]
- 黄浦江畔 [2014/10]
- 宰你没商量(上) [2012/05]
- 黄石公园 [2012/06]
- 习惯思维 [2013/03]
- 插队与改造 移民与改变(五) [2012/02]
- 插队与改造 移民与改变(十) [2012/02]
- 【贝壳村2012亲近自然亲近你我】拱门公园及摄影绘画 [2012/07]
- 插队与改造 移民与改变(四) [2012/02]
- 西安----世界文明古都 [2011/11]
- 左轮手枪 [2013/02]
- 插队与改造 移民与改变(一) [2012/02]
- 邻家女童与狗狗 [2012/08]
- 插队与改造 移民与改变(七) [2012/02]
三十多年后又是人生的一个转折,一张移民签证,让你左右为难,美国梦那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谁肯放弃这样的机会,而原来的工作还不错,但能过上小康生活,还是对现状不是很满意,对美国的负面印象也有所耳闻,周围的人以及在美国的亲友也有忠告,人在这个时候的理性会失去平衡,心里也有一句口号人生能有几回搏,确实“美国”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哪怕是盲目愚昧,哪怕自身条件不合适也好,驱使的魔力还是倾斜要走向悬崖。无论别人怎样说,亲自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去感受,去生活才是最真实的理解,作好最大的努力目标同时也作好最坏的打算,怀着忐忑不安的心远渡重洋,也是带着希望又是迷茫、激动又是失落,在虹桥机场上空,我深情地望着窗外的大地,心潮起伏,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告别了半世人生的上海。
航班徐徐降落在肯尼迪机场,曼哈顿一幢幢高楼使人眼前一亮, 尽管摩天大楼、城市容貌是那么陈旧,太阳光是那么的耀眼,还是有着非常好奇的感觉。在纽约布鲁克林的大楼公寓落脚谋生,就一间不大的房----蜗居,仿佛又回到过去三代同堂的年代,一张绿卡也算是在美国插队落户了,又称洋插队。来美国到底来干啥,来转变观念,好比接受资本主义改造,而且没人逼着你改造,都是自愿的。在曼哈顿中国城遇见些好客的陌生人会问我哪里来,我说是上海,都会眼睛一亮很惊讶:“上海”,“上海这么好还来干什么,回去!”真是哭笑不得,七上八下的一副尴尬相。跨出国门,走上移民这条不归的路,移民美国好比国际插队。
移民美国语言是最大的障碍,刚到纽约什么都好奇,也是在熟悉环境,看路牌、逛店家,路名,商品全堆在脑子了,一天下来头也发胀,第二天什么都记不起来,仍然一片空白。每天看地铁地图,华尔街、中央公园、第五大街、帝国大厦、时代广场,都能在影片里看到地,如今身临其境,感悟纽约这座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的风采,到了中国城感觉在国内的县城一样,不需要英语一切都方便。
找了第一个工作是在法拉盛的食品超市,还是临时工(part time)每周五、六、日上班,每天做十个小时,50元一天,有位天津人店员见了我就说,“你肯定做不动的”,还有两位是上海人,遇到同乡了,其中一位对我说,“在美国做老板的比打工还苦”,这两句话好比“杀威棒”。正逢感恩节的临近,超市的生意特别好,我就是不断的往冷柜货架上放货,感觉像在国内一样,没有语言障碍,而且顾客也是中国人,特别是还能听到上海方言的顾客,第一个星期周末三天做下来,感觉特别的累,星期一早上醒了,也饿了,吃了早饭,又去躺一会儿,一躺就睡着了,到中午起来吃午饭,又躺下一直到晚饭,饭后坐会儿又睡了,连续二天都这样,就这么个身体,还没做全职的每星期做六天,以后怎么办,心里好悬哎,刚开始还需有个适应过程,资本主义改造也不亚于社会主义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