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教儿子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卡尔·威特的教育

作者:laketree  于 2009-8-25 05:3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子女教育|已有1评论

关键词:

第十六章  教儿子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替孩子做太多的事,会使孩子失去实践和锻炼的机会。这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如此, 更严重的是过分地为孩子做事,实际上等于告诉孩子他什么也不会做,是个低能儿,他必须依靠父母,否则就不能生活。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旦走上社会便会 无所适从,会到处寻找帮助,然而家庭之外是找不到父母式的照顾的,独立意识更无从谈起,这实际上是害了他们。

勇气的价值

    无论一个人有多么好的才华,无论他掌握了多少丰富的知识,如果他是一个懦弱的人,如果他没有勇敢精神,那么他最终只能成为一个无能的人。
   
对此,我深信不疑。因为勇气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动力。
   
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不可否认的天性。然而,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爱似乎有些过分了。他们常常因担心孩子受到伤害而不顾一切地呵护孩子,使孩子像温室里的花朵一般成长。这无疑是愚蠢的事。
   
我想,如果仅仅担心孩子的安希,而忽略他们勇敢精神的培养,那么这样的孩子即使将来变得体魄强壮,也只能是个无用的人。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块看似坚强实而软弱的沙石,不可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人才。
   
我在对儿子的教育中,把对他勇气的开发和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现在儿子的心目中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勇敢和坚忍是受人尊重的,懦弱和胆小是被人瞧不起的。
   
他从小就明白勇气的价值。
   
有一次,他和别的孩子一起做游戏。不小心手指被同伴弄出了血,疼痛异常,实在令他难以忍受。但他在心里告诫自己,一定要忍住。最后,他强忍住快要流出的眼泪,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和同伴们继续玩耍。
   
后来,卡尔告诉我,他不能让同伴看到他的软弱,一旦眼泪掉下来,同伴会瞧不起他,也许从此不再和他一起玩了。
   
勇气与其他方面的能力一样,不是天生而来的,也是通过训练和培养而产生的。在卡尔很小的时候,我就非常注意对他勇气的培养,让他懂得勇敢精神对于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正如我所说的那样,卡尔并非天生就是有勇气的孩子。小时候,他的胆子非常小,有时还不如一个小姑娘。
   
有一次,邻居的孩子莫丽在玩耍时由于太高兴便把帽子向空中抛起表示欢喜之情。可是,她却没有正确把握方向,这样,帽子就挂在了一棵树的树枝上。
   
莫丽想尽了一切办法,或是摇树杆,或是用石块打,但无论如何都弄不下来。于是,她便决定爬上去。
   
可是,由于她是个小姑娘,个子又小,也没有多大力气,努力了几次都无法爬上树杆。怎丢办呢?她只好向正在旁边玩的卡尔求救。
   
卡尔的年龄比莫丽大一些,个子也高出许多,按理说他应该能爬上去,可是卡尔却拒绝了她。
   
恰巧我看到了这一场面,便走过去问卡尔:卡尔,你为什么不帮助莫丽呢。
   
卡尔说:那太危险了,会摔下来的。
   
我说:这棵树并不高,不会有什么危险,只要牢牢抓住树枝是不会摔下来的。
   
虽然我一再告诉卡尔没有危险,但他还是显得很害怕。于是,我便脱掉外衣,开始攀爬。虽然我已经能够取下那只帽子,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在树上对卡尔说:卡尔,爸爸都快是个老头了,都能爬上来,你也可以,你看, 没有危险,对吧。
   
见我这样,卡尔再也没有拒绝的理由,当我从树上下来之后,他答应试一试。
   
起初,卡尔仍然很害怕,可是当他一步步地爬上高处时,便不再害怕了。他大声对我说:原来这并不可怕呀!说着,他取下了莫丽的帽子并扔还给了她。
   
从此以后,卡尔再也不像以前那么胆小了。
   
尽管我教孩子爬树在许多人的眼里是一种有失风雅的举动,但我确实这样做了。在我看来,让孩子变得有胆量,有勇气战胜自己的弱点比那些所谓的保持风雅更为重要。
   
我非常赞同英国人培养孩子的某些做法,因为他们总是把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放在第一位。英国的小学生有所谓的童子军,经常组织小学生探险。很显然,他们的目的正是要孩子在险恶的环境中学习生存的本领,锻炼他们的勇气以及探索新鲜事物的热情。
   
某些成年人看来是危险的事情,认为不适合孩子们做的,实现上孩子是可以胜任的,只是父母出于爱心或对孩子的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阻止孩子去探索新的事 物,熟悉新环境,剥夺了孩子锻炼自身的机会。我一直认为,受到过多呵护长大的孩子,自然会具有缺乏勇气的弱点,对他的人生会有不良的影响。
   
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一个碰伤的膝盖是容易治愈的,而受了伤的自信心和没有被开发出来的勇气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对此,我深信不疑。
   
有很多事实可以证明,父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和勇气,变成一个没有勇气精神的人。这样的孩子有很强的依赖心理,甚至认为自己无能儿。其他小伙伴能做的,我却不能做,这是多么的不公平!
   
不难看出,父母越是怕孩子冒险,去阻止孩子做事,孩子越是反感,内心感到失衡,有时会产生逆反心理,执抛地去做父母不让他做的一切事情。
   
在锻炼孩子勇气方面,英国人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听说过这样的事:英国西南部的瓦伊河畔,有一所由少年探险组织上建立的河流探险训练中心,专门为孩子们提供进行探险活动的机会,以训练他们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在这里,孩子们每天一早就来到河边,由专门的人负责教他们游泳和划船。训练是艰苦而紧张的,每一次练习都有孩子落水,也有些人受伤。在激流中拼博,需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气。孩子们在这里不仅仅学习了划船等技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出勇敢持精神,同时也懂得了互相敬爱和团结合作。
   
在英国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活动,目的不是为了学习某种技巧,而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勇敢精神,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我认为,这是一种值得提倡和推广的做法。

独立意识

    我反复地强调,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去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准则。我对儿子的教育,一直是按照这个准则去做的。
   
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此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这样就等于在对他们说:我不相信你的能力、勇气。
   
有个孩子的父亲去世了。他的母亲倍加疼爱他。当孩子4岁时,母亲还是整天喂他吃饭,给他穿衣穿鞋。当他长得再大一些的时候,他仍然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 扣衣服上的纽扣,也不会穿鞋。而和他同龄的孩子做这些小事都做得很好,相比之下,他显得手忙脚乱,而且很可怜。有人告诉他的母亲,让他学习自己去做这些事情,因为像他这么大的孩子应该学会穿鞋戴帽。可是他的母亲却说:我爱我的儿子,他现在是我的一切,我宁愿为他做出更多的牺牲。
   
这位好母亲并不知道,她这样做对孩子的发育是有害的。实际上,她对儿子的爱是对儿子的可怜。她认为她是一个好母亲,她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孩子,却不知道她的做法实际是在告诉儿子:你是无能为力的,没用的,不行的。这种超常或过分的爱引起的负效应是很多的。 孩子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 他可以什么都不干,不想学习做什么事情,只顾自己玩耍。而有一天妈妈不再这样照顾他,便会有失落感。
   
母亲这样的无私行为实际上是自私的,因为她忽略了儿子本身成长发展的需要。
   
等孩子长大之后,这位母亲还是一如既往,不断地替他做事情。孩子这不会做,那不愿学,更使他感到自己不如别人,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的人,没有勇气和同学们在一起。
   
这样的孩子,他将面前一个陌生的世界,毫无准备。
   
我们要是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融,我们就是告诉孩子,我们比他们强,比他们灵活,能力比他们大,比他们有经验,比他们重要。我们显示无们的伟大,他们的渺小。如此教育成长的孩子,人高体大,仪表堂堂,却是畏畏缩缩,缺乏勇气与能力。他们失去了独立的能力,怎么能有一个美好的将来呢?
   
卡尔的母亲在培养儿子自己做自己的事上表现得很好。
   
当卡尔应该学会自己穿衣服的时候,她就开始让他自己尝试,并不是替他穿好了事。她一边指导示范,一边看着他自己穿好。她不催促他快点,而是慢慢地说:你可以自己穿上,慢慢来,不行妈妈再帮你。你忘了,你已是一个大孩子。如果卡尔还坚持他不能自己穿,她也并不理会这些,继续鼓励他:你肯定能自己穿上。 妈妈闭着眼睛数十下,看你能不能穿上。这时卡尔可能继续下去,也可能开始哭起来,不再做任何努力。母亲这时就不再理他,当卡尔发现他的哭闹并不能引起母亲的同情时,他愿继续尝试靠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事实证明,卡尔很快就学会了自己穿衣服。
   
我和卡尔的母亲就是从这些小事上开始培养儿子的独立意识的。
   
在德国古代的时候,儿童就被当作独立的成人来对待。贵族们往往让自己的孩子离家到另一个城堡的其他贵族家里进行学习怎样作真正的骑士。他们认为就是在离 家独立成长的过程中,可以使孩子具备一个骑士所应有的素质和知识。可见对孩子独立意识的重视,是我们民族的一个优良的传统,这对我们民族和国家发展何等重要。
  
其实,注意考虑到了孩子作为一个未成年人的能力范围和性格特点,但是放手让孩子去锻炼去挑战困难,以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品质,这种传统意识至今并未遭到摒弃,我们周围有很多父母甚至认为这是比传授孩子知识更重要的职责。这种做法应该得到极力推崇。我也是这样教育卡尔的。
   
孩子在感到不安和无能的时候,会习惯本能式地到父母那里寻求慰藉,他们知识父母的爱会给自己以温暖与支持,因此为了确保可以一直获得这种舒适的感觉,有些孩子一直把情感的支点靠在父母身上。而这些人在交出了自己情感的独立权的同时,也就不得不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情绪支配。
   
一些在此方面有心理障碍的人,情绪上通常高度依赖别人。因为他们没有自我感,自己不能为自己创造心理上的满足。为了支持自我以致在思想、价值和行为上,他们都依靠别人。他们按照父母或其他权威者的样式思考和行动。他们的自我感实际上是他人的反映,而由于他们精神世界的寄生性,所以当他们依赖的权威体系一旦坍塌,他们通常会陷入一种绝望而危险的境地。
   
我认为,真正具有独立精神的人对自我意识有一种强烈的需要,他们不借助这样那样的依赖就形成自己的意向,作出他们自己的决定,自我实现的方向指引着他们履行自己的动机和纪律。伟大的人们立定志向来满足他们自己,而不是满足别人。
   
由于这类依赖意识相对而言更具隐蔽性,所以就对父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父母必须追问自己对孩子的爱当中是否有这样的成分:固然知道应该让孩子独立,但由于害怕失去孩子,而总希望孩子生活在他们为孩子所设想安排的状态里。
   
替孩子做太多的事,会使孩子失去实践和锻炼的机会。这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如此,更严重的是过分地为孩子做事,实际上等于告诉孩子他什么也不会做,是个低能儿,他必须依靠父母,否则就不能生活。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旦走上社会便会无所适从,会到处寻找帮助,然而家庭之外是找不到父母式的照顾的,独立意识 更无从谈起,这实际上是害了他们。
   
我在对卡尔的教育中,十分注意对他独立精神的培养。儿子刚出生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往往单独睡在摇篮中,而不是母亲的怀抱里。儿子的哺乳时间有严格的规定,如果不到规定的时间,即使他怎样哭闹,他母亲也不会随便喂奶。
   
有人认为这种行为有些残酷。实际上从幼年开始教育训练孩子的独立精神是十分必要的。其实,无微不至的关怀往往会造成孩子的能力低下,同时也不为孩子全部接受。进入少年的孩子经常与父母发生冲突,有许多情况是对父母关怀他们的一种反抗。他们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是个无能无用的人。他们需要在人们面前显示自己的存在,显示自己的能力,父母的包办自然造成他们的反抗。

磨炼儿子的心理承受力

    从一个人成长的一般规律看,逆境、挫折的情境更容易磨砺意志,顺境当然可出人才,逆境更可出人才。在逆境中经过挫折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人更具有生存力和更强的竞争力。因为,逆境中奋斗的人既有失败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更趋成熟。他们能把挫折看成一种财富,深谙只有失败才可能成功,成功是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上的,因此更具有笑对挫折、迎难而上的风范。
   
要想让孩子具备能够勇气面对挫折的能力,必须从小磨炼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挫折,简言之就是遇到困难,或者失败。挫折就是这种困难或失败在心理上的感受。当然这种感觉是不好过的,因为它使你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难以得到满足。然而对不同的人而言,确切地说是对意志品质不同的人来说,挫折的意义极为不同。
   
我时常告诫儿子,人的一生要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必须成为一个坚强的人。我告诉卡尔,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很容易被困难打垮,而一个坚强的人往往在挫折中找到成功的途径。我教育他必须能够接受失败,否则无法养成持之以恒的性格。我教他从一开始就学会忍受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勇敢地面对它。
   
我告诉儿子,为了避免失败而逃避工作,是那些劣等性格中最顽固不化的东西。那些坏孩子就是这样,他们通过拒绝参加学习来逃避考试,越是这样,自卑心就越来越膨胀。那些坏孩子为了给自己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找出正当的理由,他们往往会自我美言,贬低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或攻击勤奋的人虚伪愚蠢无知等。 他们会自我安慰,失败标志着独树一帜,标志着个性强等,借此给自己创造一份虚假的自豪感。
   
我尽力教育卡尔懂得一个道理:犯错误,甚至失败都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关键是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我告诫卡尔: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走极端。有些爱走极端的孩子,甚至用自残来避免失败,因为他们害怕不能满足父母、老师的期望而焦虑甚至恐惧。少年时代,掩盖对失败的恐惧感的最普遍方式就是酗洒、打架。我认为,这些坏行为都是孩子到了最在乎别人对自己看法的年龄后才开始的,并非巧合。
   
许多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从小培养孩子勇敢、坚强、自信的心理,采用理解、信任、鼓励、谈心的方式帮助他们,那么,一些不良的极端行为自然能够避免。
   
我认为,人的自我欺骗的能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我对教会儿子以现实为基础进行思考,是非常重视的。一个人只有面对现实,才会有所成就。很多人不能面对现实,整日沉浸在幻想之中,就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心理。
   
虽然,人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制于逃避现实的心理,但也必须学会面对现实。我时常这样教育儿子,尽量让他的行为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别人。
   
为了防止儿子形成自我欺骗的心理,我教育他要按照世界真实的样子认识它,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和决定。
  
许多的父母没能教会孩子这方面的技能,反而教得孩子不能面对现实。有些人总想保护孩子不受残酷现实的影响,结果更加强化了他们的逃避心理。在我看来,这些父母不在自觉中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后果,可以说是一种犯罪。
   
我对卡尔采取的做法是:不管有多么痛苦,都要帮助他正视现实。当我向儿子解释事实,教他处理问题时,他就会渐渐明白:父母有能力来面对和应付那些哪怕是最困难的处境。
   
每当这时,卡尔会说:我也能做到。

和儿子玩平静下来的游戏

    我们知道,人有多大的力气也难以把自己提起,人要战胜自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能战胜自己就是对自己控制的成功。
   
情感的自我控制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心理要素之一。我认为,要想让孩子学会控制情感,必须以毒攻毒,用以以情感为基础的解决办法来解决情感问题。
   
我曾经用名为平静下来的游戏来训练儿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卡尔全神贯注,要把绿棍下的红棍取出来。因为他太专心,他的手都有些发抖。他只有在不碰到黄棍的情况下,把红棍移动四分之一英寸,才可以把红棍拿出来。这时我对着他的耳朵吹了一下,弄出点噪声,并不停地与他说话逗他,试图分散人了的注意力。但卡尔完全不为所动,慢慢作深呼吸,放松肌肉,眼睛紧紧盯着目标。 他知道,要想赢得这场游戏,就必须不受我的影响,集中注意力。他暗暗告诉自己:只看眼前的目标。果然,他把红棍取出来了,而且没有碰到其他棍子。
   
我认为和卡尔玩的这种平静下来的游戏,可以帮助他对付别人的干扰。这个游戏的规则是要求参加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堆木棍中移走一根,不能碰其他木棍。
   
虽然内容很简单,但需要参加者能集中注意力,具备很好的动作协调能力,目的是教会儿子情感控制技能。卡尔玩时,我可以在一旁以任何方式取笑他,但不能碰他。每取出一根木棍,每人得一分,如果对取笑毫无反应,就得两分。
   
我认为,此种游戏对教会儿子情感控制技能很有用。儿子在遭到我取笑时,光告诉他怎么做是不够的,同时还要告诉他应该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感。
   
训练儿子认识和了解情感在身体上的反应非常重要。这样他就能逐渐学会自我控制。
   
当孩子生气时,脸色通红,身体发紧,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在姿势、面部表情和体态上都有表现。而这种平静下来的成功的训练方法是要孩子首先认识这些标志,然后通过深呼吸、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使自己身体平静下来。
   
有了好的控制能力,孩子就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且对周围的干扰无动于衷,以一种轻松的心情面对一些不好的事情,而不是一怒而起。这对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极好的作用,并能够在将来的生活中谐调地处理发了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尽量争取与果断放弃

    我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全面的人才,这一点已在前面叙述过。在儿子的早期教育中我特别强调多方面的培养。只要儿子愿意,他所想学的我都尽量满意他。只要是对儿子成长有利的事,我都不会去反对他,也不限制他的某些事情。
   
很多父母先入为主地希望孩子成为他们想像中的人才,过早地为孩子选定专业方向,凭自己的喜好地培养孩子,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某些父母由于自己喜爱艺术就逼着孩子去学习绘画、音乐,根本不顾孩子的感受,也不会用有效而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这样的做法只能令孩子反感,还有可能反将 孩子本身就具有的爱好抹杀掉。每当看见那些被父母逼迫坐到钢琴前的孩子,我就感到心痛。我认为,那些孩子根本就不是在受教育,而是在受折磨。从小就在痛苦之中学习,他们怎么能够热爱学习呢?在父母的皮鞭下涂抹颜色的孩子可能成为画家吗?
   
卡尔在早期教育中学到了大量的知识,也有许多非常有意义的爱好。但这些都是他主动要求学的,并且每做一件事都充满强烈的兴趣。他在学习之中找到了乐趣,在爱发了之中享受了美好的童年。
   
但是,对于卡尔,我并没有要求他把所有的知识都学到登峰造极。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培养全面的人才并不等于造就无所不能的超人。人都有缺点,人不是万能的神,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
   
我一直鼓励儿子从事艺术方面的活动。他喜欢画画,喜欢音乐,我都给予他支持和鼓励,因为这些爱好有助于增强他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他培养成一个艺术家。当然,如果是出于他的本意,如果他想成为艺术家又是另外一回事。
   
当孩子迷上了某种与他先天条件不相适应的事物时,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做出选择。因为多方面培养并非要求面面俱到或平均使用力量,还必须视环境、条件是否许可,尤其是要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发展前景而因材施教。年幼的孩子天生都很自信,即使面对无法逾越的困难和无数次失败,这种自信丝毫不减弱,这当然是非常好的事。尽管有经验的人早就看出没有可能成功,小孩子却天真地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最终会成功的。我认为,孩子有这样坚韧的毅力是令人赞叹的。但是,在孩子不能对自己做出正确判断的时候,父母应该承担起这一重任。
   
我认为,不能让孩子在没有成功可能性的路上白白耗费宝贵的生命。一旦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应该抓住机会教他学习现实地思考问题。这是孩子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所在。
   
我时常对卡尔说,能够争取的就尽量争取,应该放弃的果断地放弃,因为这是一种智慧,也是对人生的一种考验。
   
在儿子学习演奏乐器的时候,因为我们的出发点在于培养他的爱好,让他持手指变得特别灵巧,目的在于通过音乐陶冶他的性情、开发他的智力,所以在他偶尔弹错几个音时并不会遭到到责骂,也不会为这些失误而感到失望。孩子喜欢练琴,即使弹得不十分完美,也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不仅培养他的兴趣,也促进了他智力的发展。
   
记得在卡尔大约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告诉我他不想学习语言、数学等知识了,他想成为一个英勇的武士,想成为一个威武的将军。
   
八、九岁的孩子都有成为英雄的欲望,这几乎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情结。我了解孩子的心情,他们这时正处在既懂事又不懂事的阶段,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而又显得太着急,他们想成功,想征服世界,几乎所有孩子的远大抱负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我本人在八、九岁时也是这样。这个阶段,父母对孩子的正确指 导特别重要。否则,孩子会在不成熟的心理中做出错误的选择,浪费宝贵的时光。卡尔想当武士,想成为将军就是基于想作英雄的情结。为了让他在内心深处懂得做 人的道理,我并没有像一些父母那样简单地否定他,而是先给他讲当武士必需的条件后,再来慢慢开导他。
    “
儿子,你忘了我给你讲过的那些故事吗?那些东方的武士是多么的英勇啊!
    “
是啊,我就是想成为那种英勇的武士,行侠仗义,杀富济贫,救助穷人。儿子充满憧憬地说。
    “
他们从小苦练武功,访遍名山拜师求艺,最终成为大英雄
    “
你想当武士很好,但我又不会武艺,在我们这里又没有哪些身怀绝技的老师,你怎么学呢?我问道。
    “
我就去东方,去中国,去日本……”
    “
那当然好,可是到了东方,你就一定能找到那样的老师吗?找到后他就一定会教你吗?还有更重要的,我给你讲的那些故事毕竟是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你想想,一个人能够一下跳得几十米高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那是人类的极限无法达到的。那些故事是为了给人娱乐,给人想像力。我之所以给你讲那些故事,是为了让你学习那些武士的勇敢精神,并不是一定要让你成为武士。
   
这时,我看见儿子的表情显得特别失望,于是又继续开导他。
    “
再说,现在的时代已经与古代完全不同了。古代的英雄和将军,必须亲自赤膊上阵,必须自己拿着刀剑上战场上拼杀,因为那时的科学比较落后、原始。现在的将军必须要有过人的智慧,必须掌握各种各样的知识,而不是仅仅凭凭自己的武艺去拼杀。
    “
儿子,你要记住,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自己的缺点。你要清醒地把握住自己的长处。你看,你的数学、语言、文学都有非常优秀的,干嘛要放弃它们呢?每一个领域里都有英雄,而不单单是在战场上。如果你成为文学家,会为人类带来极大的精神财富,如果成为发明家,会为人们创造出多少有用的东西啊。只要你发挥自己的长处,你就会在不同的领域中成为不同的英雄。一些你不适合做的事,你应该勇敢地放弃。其实,能够真正面对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大英雄。
   
卡尔听我这样说,顿时恍然大悟。他这时对英雄的涵义有了真正的认识,也懂得了既会争取又会放弃的道理。这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面临怎样的境况,他都能够凭自己的理智做出正确的选择。

儿子的精神卫生

    对于卡尔的教育,我非常注重发挥他追求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就是从愚昧的深渊里走向光明的过程。
   
很多父母的教育完全无视孩子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求和欲。他们在自己的无知中把孩子训练成市侩的人、只会点手艺的人,或者是圆滑的店员。他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教育孩子如何赚钱。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些庸碌之辈。
   
努力发展自己的智力和品质是每个人应享有的权利。我建议那些愚蠢的父母应该抛弃处世哲学和赚钱术,而把精力放在协助孩子发展追求真理的精神上,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尽量发展智力。如果真能实施这种教育,孩子们表达出的思想一定会使那些旧脑筋的人感到愕然。然而,只有真正的教育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只有这种教育才能积极努力地发挥孩子的智力。
   
有些愚味的父母不仅不能耐教育孩子去追求真理,反而想各种乌七八糟的东西都往他们的脑子里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孩子变得愚蠢和无能。不仅没有让孩子学到真正有意义的知识,还损害了他们本来健康的神经。
   
有些父母为了某种原因,或是为了管教孩子,或是因为闲着无聊,给孩子单纯的头脑中灌输恐怖和迷信的故事,让孩子从小就失去了探求真理的信心。他们的做法使孩子不能正确地判断周围的一切事。本来孩子因为幼小而脆弱,他们正处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而那些迷信的认识却将他们的思维引向了歧途。
   
在幼儿时期灌输到孩子头脑中的恐怖和迷信等,如同病菌一样,会在孩子的内心之中恶劣地蔓延,是致使孩子精神异常的病因。所以,我坚决反对给孩子讲幽灵、恶鬼、地狱、妖怪之类的故事。用这些故事来恫吓孩子则有害的。它直接影响到孩子形成光明的内心世界,也直接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生活中,特别是在民间给予孩子以恐怖和迷信等方面的影响很多,所以我们要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尽力不要它们给孩子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
   
我认为,对于那些不良的东西,不仅仅要预防,还要给孩子采取免疫的办法。让孩子在干干净净,没有病毒的精神世界中健康发展。这样,孩子就会像种上牛豆、打上预防直一样,即使碰到精神病菌,他们受到的毒害也少。
   
据我所知,一个人精神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幼儿时期被灌输了恐怖和迷信等,这些东西一直会在人的头脑中作怪。甚至长大成人之后,也会时常受它们的困扰和危害。我曾经就这事请教过精神病专家,他告诉了我外行想不到的数字:有几百万被称之为机能性精神病患者的人,他们的病因大多是在细儿时期遭到过惊吓,或遇到过恐怖的事,或是听到过让他永远无法忘记的恐怖故事。他还告诉我,如果小时候教育得法,是可以避免的。而且,得法的教育会使机能性精神病大大减轻。由此看来,除了医学,教育就是拯救人类的主要手段了。
   
为了让我弄得更明白,那位热心的精神病专家还特地让我见到了他的病人。其中有一个26岁的青年,他的病叫抑郁病。他陷入了自己犯有不可饶恕的罪行的胡思乱想中,认为自己将来一定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他就是被这样的一种恐怖缠身,样子非常可怜。医生对他的病情进行了分析,了解到在他5岁时,在学校里被一个无知的女老师灌输了地狱的恐怖情景所致。
   
还有一个抑郁病患者,她是一位牧师的妻子。她什么都怕,怕天黑,怕黑暗的地方,不敢一个人呆着,夜里不敢睡觉,睡着便做噩梦。因而,她骨瘦如柴,只有眼睛还有点光泽,令人怜悯。医生告诉我,他曾将她的病进行了解一番细致的分析,最后证明,她同样是因为小时候,教会的某个牧师总是给她讲恶鬼的故事所致。
   
当我听到这样的事,顿时感到悲哀。牧师的职责在于帮助他人,从黑暗之中走向光明。可是我的牧师同行却做了相反的事。他的愚蠢做法,他的那些鬼故事,却把一个本来善良的人引向了黑暗。他不是一个尽到责任的牧师,简直是一个罪人。我想他才会真正地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他的做法,上帝是永远不能宽恕的。
   
我给儿子讲过许多故事,但从来没有给他讲那些可怕的东西。我只给他讲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光明的故事。我让他在故事中体会人生,让他懂得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卡尔问我世界上有没有魔鬼。我对他说既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他觉得我的回答很奇怪,因为我没有给他确切的答复。
    “
我认为是有的。卡尔说。
   “
为什么呢?你见过魔鬼吗?我问儿子。
    “
没有见过,可是人们都说有。
    “
既然没有见到过,你就不能说有,因为人只相信亲眼见过的事物。
    “
可是,为什么人们都说有呢?
    “
因为,那是无知的人瞎猜想。我说道。
    “
那么,爸爸,你为什么说又有呢?卡尔一定要把这件事问明白。
    “
其实,魔鬼只会存在于人的心中。看着儿子那副认真的模样,我认为有必要给他说清楚其中的道理,善良的人,心中没有魔鬼,而那些坏人,心中就一定有魔鬼。你看那些无恶不作的坏人,他们不就和魔鬼一样吗?他们整天无所事事,还要做些有损他人的坏事,他们不是魔鬼又是什么呢?
    “
儿子,你要记住,一个人心中充满光明,正直地做人,能够帮助别人,尽力行善,为他人着想,那么他就是天使。如果总是想着自己,只干坏事,那么他就是魔鬼。一个人只要心中光明,就能战胜邪恶,就能战胜无恶不作的魔鬼
    “
爸爸,我明白了。世界上是有魔鬼的,就是那些无恶不作的坏人。我一定要做一个正直的人,那么我就不怕魔鬼的了。卡尔神采飞扬,他不但解开了心中的迷惑,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1 回复 putongren10 2009-9-9 06:52
受教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5-11 10:4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