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的水哲学思想 [2010/02]
- 《帮我买个单》——2010年度中国最佳故事......(转贴) [2010/12]
- 家..... [2009/12]
- 生命密码(连载10) [2010/03]
- 哲人的话 [2012/02]
- 四个儿女皆于 9-12 岁考进华盛顿大学----华人幼儿早期教育经验 [2009/08]
- 《三字经》全文解释 [2009/08]
- 老年人不讨嫌的10个切记 (ZT) [2011/08]
- 道家辟谷 [2010/02]
- 生命密码(连载13) [2010/03]
- 成了家的朋友看看今年是你们什么婚年? [2009/11]
- 一封日本人写给中国人的信 [2010/03]
- 智慧禅语(十九) [2010/02]
- 水以柔克刚 [2010/01]
- 生命密码(连载12) [2010/03]
- 网络流行生僻字一览 [2009/12]
- 问 [2009/12]
- 我對佛說... [2009/12]
- 了解孩子大脑的发育变化 [2009/07]
- 男人真像圆葱----没有心? [2009/11]
- 母鸟和她的孩子们 [2009/12]
- 智慧禅语(九) [2010/01]
- 非常识字---- “给废了”的山寨版 [2009/11]
《山海经》在古代一直是被作为的地理书看待的,《山海经》确实也像一部地理书,因为其 中通篇皆是关于山川方国、珍奇博物的描写,但是,自汉迄清,任凭学者们上下求索,却谁也说不清书中那些山在何方?水流何处?现代学者因为受了西方神话学的 影响,又见书中充斥着缪悠荒诞、非常奇怪之言论,因此又将此书视为神话之渊薮,但对于那些所谓神话的解释却仍是人言言殊,众说纷纭,到头来,《山海经》还 是一个不解之谜,《山海经》,就像一个虚无飘渺的海外仙境,依然是烟波微茫信难求。
《山海经》果真是一个不解之谜吗?古人为什么要留下这样一部著作?是像希腊神话中的那 个故意盘踞在人们必经之路上的司芬克斯一样,故意留下这本书考验后人的智慧吗?在《山海经》那异彩闪烁的表象下面究竟是否隐藏着什么秘而不宣的奥秘?书中 那些灵怪潜藏、神物出没的山川方国果真曾经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或者那只是古人道听途说、东拼西凑的无稽传说?书中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究竟是蕴涵 着深不可测、妙不可言的真理?或者那仅仅是一些荒诞无稽、浅薄无聊的故事?每一个人走进《山海经》世界的人,心中挥之不去都是诸如此类的一些思绪和疑惑。
《山海经》书本身就足以令人困惑,读了古今中外研究《山海经》的著作和书籍非但不能解 疑去惑,反而更令人如坠五里雾中,愈发四顾茫然。汉代学者刘秀、王充相信此书是大禹和伯益在治理九州、周流天下时记载山川风土的地理风俗志;东晋学者郭璞 认为此书是荟萃方外珍奇、阐发要道妙论的博物之书;朱熹称此书是依托《楚辞•天问》凑合之作,又称此书与《天问》一样,是摹写图画而成;元代学者胡应麟视 此书为古今语怪之祖,纯为战国好奇之士搜采异闻诡物编造而成;明代学者杨慎说此书记载的是禹贡九鼎上那些魑魅魍魉的图像;清代学者毕沅、吴承志、郝懿行都 把《山海经》当成地理书解读,毕沅实地勘查西北地理,欲把《山海经》中的山川风物落到实处,吴承志则兼采史传与传闻,把《山海经》的地域扩展到当时的四夷 边疆。到了现代,西学输入,学者眼界大开,对《山海经》的认识也异彩纷呈、众声喧哗,鲁迅说它是古之巫书,记载的是古代巫师祭神厌鬼的方术仪典;茅盾、袁 珂说它是远古神话,寄托了华夏先民丰富而奇丽的想象。古人眼界有限,故一直将《山海经》的世界局限于华夏九州,现代人视野恢阔,因此,说起《山海经》来也 没了遮拦,卫聚贤说《山海经》是印度人写的,苏雪林则称《山海经》是古巴比伦人做的,书中的“海内”、“海外”的“海”就是现在的黑海、里海、地中海、阿 拉伯海、印度海,法国人维宁称《山海经》中的汤谷就是北美洲科罗拉多大峡谷,《山海经》又被从古巴比伦扩展到了新大陆。当代学者更是放眼全球,雄心勃勃地 用《山海经》征服全世界,据说,北到冰天雪地的北冰洋,南到烈日炎炎的撒哈拉沙漠,西到埃及的金字塔、英格兰的史前巨石群、古希腊的雅典神庙,东到秘鲁森 林里神秘消失的雅典太阳神庙、亚马孙雨林中的食人族、古墨西哥阿兹特克人的杀人祭都曾进入华夏先民的视野,都在《山海经》中留下了记忆。如今,随着人类把 探险的疆域拓展到太空,关于《山海经》的想象也摆脱了万有引力的束缚和尘世常识的羁勒而神游宇宙,于是,《山海经》就成了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X档案”, 而《山海经》中记载的华夏诸神则是曾经涉足人间的天外来客。……《山海经》越来越被说得天花乱坠,《山海经》研究成了妖怪手中的乾坤袋,什么都装得下,什 么都掏得出,竟比《山海经》还“山海经”了,民间俗语不是就将漫无边际的聊斋称为“说山海经”吗?
自古迄今,人们一直用一种神秘的眼光看《山海经》,或许,《山海经》原本并无什么神秘 的意味,神秘的不是《山海经》,反倒是读《山海经》的人和研究《山海经》的学者,《山海经》也许原本是一本很平淡无奇、朴素无华的书,讲的只是古人司空见 惯的事情,只是由于读者的少见多怪,注疏家的东拉西扯,研究者的故作高深,反倒为一本原本朴素的书遮盖上了神秘的色彩,从而把平常的事体变成了不解之谜。 因此,要读懂《山海经》,要成为《山海经》的知音,首要的倒不是随波逐流地汇入猜谜者的行列,让前人的凌乱足迹引入歧途。前贤有言:经为解晦,当求无解之 初;史为例拘,当求无例之始。因此,要揭开《山海经》之谜,当务之急倒是撇开种种关于《山海经》的陈词滥调和奇谈怪论,甚至撇开古往今来的注释和疏解,断 然回到起点,回到文本本身,静下心来体贴地阅读文本,细致地辨识文本本身的差别和层次,系统地把握文本内在的结构和体例,遵循文本本身脉络的引导,倾听文 本自身的讯息,或许,《山海经》的秘密就会在此之际楚楚然地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