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米洛舍维奇到卡拉季奇,国人的思想进步

作者:竹叶连  于 2009-7-12 23:0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关键词:

从米洛舍维奇到卡拉季奇,国人的思想进步
http://view.QQ.com  2008年07月24日08:44   光明网  李水山  我要评论(0)

据中新网报道:2008年7月21日,北京 时间7月22日,塞尔维亚总统办公室发表声明说,被联合国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前南刑庭)通缉近13年的波黑前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当晚在塞尔维亚境内被 捕。曾在一些塞尔维亚人眼中,卡拉季奇都是一个国家与民族英雄。在1992至1995年波斯尼亚爆发内战期间,他以“塞族人的捍卫者”自居,带领塞族人对 宿敌伊斯兰教徒进行种族大清洗,与西方强国对抗,但在西方国家眼中,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杀人狂魔,令他成为20世纪最残酷的战犯之一,并被冠上“欧洲拉 登”的称号。卡拉季奇将要面对11项控罪,包括进行大屠杀、违反人道、逼害、非法使用恐怖手段对付平民、挟持人质等。在他领导下,军人开枪射杀的目标,包 括正在排队买面包、在球场内踼足球、只是和孩子或朋友在街上散步的无辜平民。

这个消息让人们想起米洛舍维奇。2001年1月29日,米洛舍维奇被软禁在家中,4月1日凌 晨因涉嫌“滥用职权和合伙犯罪等”被塞尔维亚警方逮捕入狱,6月28日被引渡到前南国际刑庭。2002年2月12日,前南国际刑庭正式开庭审理米洛舍维奇 一案。他被指控犯有包括战争罪、反人类罪和种族屠杀罪在内的60多项罪行。

看到和听到这一消息,会有些复杂的心情,那是过去的信息和印象搅和的缘故。但是随着信息的公 开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世界万物的看法、普世价值与标准逐渐走向趋同,与世界同步正是体现在这些视野、思考和认识的变化上。上述两人让人想起,波 尔布特、乔森潘这两个红色高棉的领袖,他们也是悲剧人物。人们不怀疑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但是浪漫而极不现实的农业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彻底地毁灭 了这两个人的政治智慧、人性和生涯,也让无辜的柬埔寨人民生灵涂炭。在普世价值面前,他们顺理成章地成为死有余辜或阶下囚。人们还记得那时侯国内的主要画 报刊登的柬埔寨人民英勇抗争的英雄事迹,还有那位通过摄影记者的高超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女民兵“不爱红装爱武装”飒爽英姿。后来,得知一位女民兵一人就 迫害致死900多名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

人们也不会忘记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号召全国人民反击的电视形象。面临美军重兵压境,他还沉着、 慈祥地抱起女娃娃展示他领袖风采,国内著名军事专家分析说伊拉克人民的斗争会转入地下持久。然而,没过多久,这位总统成为阶下囚,曾经下令用化学毒剂屠杀 他那些“不听话的人民和民族”,成为他被处以绞刑的最有力的法律依据。

国人也曾看到米洛舍维奇与卡拉季奇的领袖风采,授予英雄们共和国勋章,接见排队迎候的群英代 表后照相,他们走在军人中间,欢呼声此起彼伏。人们没有想到这些昨日的国家、民族和军队的领袖,都有不可饶恕的战争罪和反人类罪、种族屠杀罪,双双被称为 “巴尔干屠夫”。富有哲学意义的真实历史还在后边:那就是这两个昨日的领袖和英雄毫无保留地被本国政府和人民送进国际法庭。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进步。人们不理解的事情,原来是由信息不对称、不全面或认识水平有限所 致。如今,信息漫天飞,人们无论身份高低、什么角色,都很平等、公开地享受科技、信息革命的恩泽,毫不费力地浏览世界任何角落发生的最新状况,不允许人知 道、思考和评说的做法似乎发生在古代王国里和童话故事中。

早年,我们的文化人乃至领导干部经历文革动乱后痛心回首,提出人道主义和人文思想,却被僵化 的人们所遗弃、批判,如今党中央、国务院倡导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的认识水准也大为提高,知道在街上吐痰是不卫生的,翻看自己孩子的 书包和日记是不对的,而且是耻辱的,群众关心的事情一定要做好,国际上都不同意的事情还要斟酌矫正。

从这一点延伸看世界,不让人民过好的日子甚至生灵涂炭的领导人波尔布特不管动机如何都是罪恶的。下令屠杀“不听话的人民和民族”的总统也是凶残、卑鄙而丑陋的。屠杀100个村民是不可饶恕的罪行,屠杀8000人,唆使种族清洗、强奸妇女的行为更是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人已经老了,那是过去的事情记不得了,当时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都是凶残、愚昧、荒谬而不可饶恕的,写小说、给小朋友讲故事 也只能说是在忏悔,历史、人民、国际社会是不会忘记曾经有过的血腥历史,因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以人为本的时代,我们可以讲人道主义、人文精神、人性和人权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时代的进步,这是和谐、文明制度与社会建设。我们的思想认识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转帖)


1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 15:2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