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在法拉盛收到我的第一张罚单 [2009/07]
- 去了jones beach。 [2009/07]
- 鲁豫啊鲁豫,真是雷死我了啊。网上看到的,转来大家一起看看吧。 [2009/08]
- brainwasher进来看伪娘 [2009/08]
- 我,从小就喜欢听张学友的歌,有些都没听过呢。 [2009/07]
- 关于烧饼的做法 [2009/07]
- ML是什么意思 [2009/10]
- 关于洗澡 [2009/07]
- 人比较懒,所以请客就做下面的这几道菜,大家看看,提点改良意见 [2009/08]
- 看了娃娃姐的记录后,说说小三的事 [2009/08]
- 揭露同学聚会的真实面目!!!(转) [2009/07]
- 你知道什么是BF和GF么?挺老土的,但是看了觉得也是那么回事 [2009/08]
- 美瞳很重要,MM们,学习了 [2009/07]
- 北大“关机门”事件最全版 [2009/10]
- 连成人都不宜的11部顶级伦理电影!!!(我在淘宝上看的,ZT) [2009/07]
- 万能的坛子啊,你能告诉我,中国30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吗? [2009/07]
- 哪有那么多帅哥美女啊?!说说整容 [2009/10]
- 有些事,说说大家看看的 [2009/08]
- 我转的,我转的。永远不要作的事情,,切忌切忌~~~~!!!!! [2009/08]
- 太吓人了!毛骨悚然!绝对真事!绝对真事 绝对真事 【小童转帖】<我接着转一下> [2009/07]
- 娃娃姐姐,看过来,腰果鸡丁,京酱肉丝还有麻婆豆腐 [2009/08]
- 我的不靠谱的朋友们 [2009/07]
- 婚礼上的一百元 [2009/10]
- 一个小测试,做做玩吧,测试你是不是个“疯子” [2009/08]
- 菜谱继续。本来想偷懒,过两天再说,结果,明后天事情还不少,今儿都弄完了得了 [2009/08]
再见北京
— 赠予我同时代出生在北京,成长在北京的80后兄弟姐妹
说起再见北京,但离开的不是我,却是这座城市。
北京变了。伴随着现代化,却带来了陌生。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早已不是我们出生,成长的那个北京。我不否认人们热爱着无数的钢铁玻璃怪兽拔地而起,也不否认人们需要逐渐延长的地铁,像病毒那样复制着自己。但回想20年前,你们是否需要这些?人口无限制的膨胀,八百万?一千万?一千八百万?你究竟还要多少商品房来容纳这些市民?既然户口控制不住这个庞大的数字,那么就用房价来当这个杠杆吧。规则适应不了你,那就只好咱们适应规则~
回想2000年后的这九年,我渐渐的越来越看不清你,和你也越来越生疏。
想想我们儿时的北京,那翠绿的爬墙虎永不疲倦的覆盖着邻街的部委大楼。大家最喜欢坐的红白相间的公共汽车。北冰洋汽水,魔奇软包装,解暑的冰壶。拍画,弹球,气枪。爸妈骑着车,我们坐在后面的架子上。无论是胡同里的平房还是大院里的筒子楼,红砖楼,那是真实,那是鲜活。看着二环边上的高层居民楼,当时住在和平里的我,心想要是每天坐电梯回家一定很有意思。顺着东直门的铁路走到北三环感觉是那么的神奇,从樱花西街往东流的土城河又是那么的神秘。
在看看现在的胡同和大院,你们还会觉得亲切吗?胡同成为了统一包装的旅游模型,一个个大院变成了粉饰的社区沙盘。同样的距离,路却越修越远…….. 汽车的车牌由绿方块儿变为了蓝长条。夏天里,身着浅绿短袖,永远那么亲切的民警同志,现在也换上了蓝色制服。街头的国营饭馆,国营粮店,信托商店也都消失在城市的剧变中。
北京的庙会变味了。
现在的电影院不是儿时那梦想的电影院。
我们也不天天骑自行车了。
二环路的立交桥当年很雄伟,现在已经有六环了。
再也没有黄色的面的了,没有香摈色的皇冠出租车。
我们有了T3航站楼,但它给予不了我们曾经对首都机场的向往。
我们有了地铁4号,5号,10号线,但它们给予不了我们曾经坐环线,坐1号线的幸福。
我们有了奥运村鸟巢,水立方,但它给予不了我们曾经对亚运村的期盼和热情。
我们有了国贸3期,但说起北京最高楼,脑子里不会忘记京广大厦这四个字。
但是北京需要这些,这是她成长所需的骨肉。她的成长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失去的不仅仅是我们看见的北京,更多是北京人的那份心。心变了,人也散了。曾经的朴质,善良,义气现在已经无影无踪,被欺骗,谎言,善变所代替。城市越来越大,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北京不是20年前那座真诚的城市了,20年前的北京变成了远在云端的乌托邦,我们不畏惧竞争,我们可以适应生存环境,但我们看不惯的是变态的竞争,是不属于北京的生存环境。总之现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没有一件是用北京方式来解决的,既然这样,那么这里就不再是北京了。
我们心中的北京,你不会回来了,只因历史不可逆。失去的北京,那是故土。是我们心中的家乡,那个陪伴我们成长的母亲,我们跟你告别了。今后,在我的心底,这做城市已不再叫做——北京。
— 赠予我同时代出生在北京,成长在北京的80后兄弟姐妹
说起再见北京,但离开的不是我,却是这座城市。
北京变了。伴随着现代化,却带来了陌生。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早已不是我们出生,成长的那个北京。我不否认人们热爱着无数的钢铁玻璃怪兽拔地而起,也不否认人们需要逐渐延长的地铁,像病毒那样复制着自己。但回想20年前,你们是否需要这些?人口无限制的膨胀,八百万?一千万?一千八百万?你究竟还要多少商品房来容纳这些市民?既然户口控制不住这个庞大的数字,那么就用房价来当这个杠杆吧。规则适应不了你,那就只好咱们适应规则~
回想2000年后的这九年,我渐渐的越来越看不清你,和你也越来越生疏。
想想我们儿时的北京,那翠绿的爬墙虎永不疲倦的覆盖着邻街的部委大楼。大家最喜欢坐的红白相间的公共汽车。北冰洋汽水,魔奇软包装,解暑的冰壶。拍画,弹球,气枪。爸妈骑着车,我们坐在后面的架子上。无论是胡同里的平房还是大院里的筒子楼,红砖楼,那是真实,那是鲜活。看着二环边上的高层居民楼,当时住在和平里的我,心想要是每天坐电梯回家一定很有意思。顺着东直门的铁路走到北三环感觉是那么的神奇,从樱花西街往东流的土城河又是那么的神秘。
在看看现在的胡同和大院,你们还会觉得亲切吗?胡同成为了统一包装的旅游模型,一个个大院变成了粉饰的社区沙盘。同样的距离,路却越修越远…….. 汽车的车牌由绿方块儿变为了蓝长条。夏天里,身着浅绿短袖,永远那么亲切的民警同志,现在也换上了蓝色制服。街头的国营饭馆,国营粮店,信托商店也都消失在城市的剧变中。
北京的庙会变味了。
现在的电影院不是儿时那梦想的电影院。
我们也不天天骑自行车了。
二环路的立交桥当年很雄伟,现在已经有六环了。
再也没有黄色的面的了,没有香摈色的皇冠出租车。
我们有了T3航站楼,但它给予不了我们曾经对首都机场的向往。
我们有了地铁4号,5号,10号线,但它们给予不了我们曾经坐环线,坐1号线的幸福。
我们有了奥运村鸟巢,水立方,但它给予不了我们曾经对亚运村的期盼和热情。
我们有了国贸3期,但说起北京最高楼,脑子里不会忘记京广大厦这四个字。
但是北京需要这些,这是她成长所需的骨肉。她的成长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失去的不仅仅是我们看见的北京,更多是北京人的那份心。心变了,人也散了。曾经的朴质,善良,义气现在已经无影无踪,被欺骗,谎言,善变所代替。城市越来越大,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北京不是20年前那座真诚的城市了,20年前的北京变成了远在云端的乌托邦,我们不畏惧竞争,我们可以适应生存环境,但我们看不惯的是变态的竞争,是不属于北京的生存环境。总之现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没有一件是用北京方式来解决的,既然这样,那么这里就不再是北京了。
我们心中的北京,你不会回来了,只因历史不可逆。失去的北京,那是故土。是我们心中的家乡,那个陪伴我们成长的母亲,我们跟你告别了。今后,在我的心底,这做城市已不再叫做——北京。
现在的北京,只是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