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泪控诉万恶的美国离婚法 [2012/03]
- 职场中如何防范印度人 [2012/03]
- 华人修房被骗记(图组) [2012/03]
- 卖房遇骗,无损失,却也发懵 [2021/05]
- 看看这家美国中产阶级的惨状:住大房吃粮券 [2012/05]
- 华女乱划小刀惹大祸 [2015/11]
- 快讯:电击门被扭曲的几个事实 [2012/12]
- 美国同事如何对待老年痴呆母亲 [2013/03]
- 美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几大浪费 [2012/05]
- 被禁忌的冤魂--薛紫梦 [2017/02]
- 看看这家美国中产阶级的惨状:带孩子的沉重负担 [2012/07]
- 能跟彭丽媛比的只有肯尼迪夫人杰奎林 [2013/03]
- 美国这么严重的人权案竟然找不到律师 [2011/04]
- 美国孩子争相留级的怪现象 [2013/11]
- 离婚大妈比较中国男和美国男 [2014/11]
- 盘点几种正在消失的优越感 [2012/11]
- 拜访李女士,不敢讨公道,反而是被告 [2012/12]
- 有这么一个胆小的华人精英 [2013/01]
- 桑兰案抑强扶弱人之常情,打压弱者胜之不武 [2011/05]
- 快讯: 电击门李女士指责店家撒谎 [2012/12]
- 快讯: 李晓洁女士申明书和委托书 [2013/01]
- 谈谈中国对外的国格缺陷 [2012/11]
- 等你的孩子摔成桑兰那样再请骂桑兰 [2011/05]
- 严厉批评yzfoto逃避陪审团义务! [2011/02]
很多人曾经问我:上海人为何鄙视(或歧视)别人?
[鄙视]得有鄙视的资本,否则就是阿Q,阿Q就是典型的精神上的乡下人。
人类为什么有[鄙视]这个词汇?因为一部分人有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是来自于自己觉得某个方面超过别人,比如上海人就是觉得在很多观念上自己是中国流行领域最时代的代表,因此上海人的服装也好,思维也好可以说是中国流行的最前线,相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思维方式是需要有坚固的文化背景的。 上海人其实因为种种原因并不是中国特别的有钱人,跟其他地方一样很普通,上海人甚至鄙视比自己还有钱的人,可见上海人鄙视的和优越的并不是在金钱方面,所以单纯以金钱作为鄙视人的人,上海人鄙视他们,哪怕他是个再如何了不起的城里的大户,在上海人眼里也是个精神上的[乡下人]。
上海人因为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最快,因此既有中国江南雄厚的文化背景,又始终是瞄准现代最时新文化的先锋,所以即使口b袋里不太富裕也照样改不了优越感,要不让上海人鄙视,那就是被鄙视的人的思维赶快赶上时代。 当今世界是个信息时代,上海可算是国内信息最集中的大都市,上海的优越感在于无形的日新月异地对变化的适应和发挥。
上海人的素质在下降,这与最近10几年上海的精英出国有这很大的关系,上海大量的出国人员给上海造成了很大的空洞,因此各地来沪的人就填补了上海的空挡,说实话每年回上海看到的上海的确变化很大,但是觉得少了些上海味。在我出国的那一年,我所在的单位办公室12个人除了一个交通事故有大脑后遗症的,一个结了婚的,我们走了10个人,整个单位的我前后三届毕业的大学生都自费出国了,那时出不了国的人压力很大,留下的似乎就是不求上进,按上海话说就是没有花头的人,事实上的确出国的上海人使上海的人口素质大大下降,这种下降是至今各地蜂拥而至的所谓[新上海人]无法弥补的,[新上海人]也有很多优秀的佼佼者,但是他们还没有真正融合在上海的文化中,因此这就是我每年回国看到的上海的异样,上海独特的文化正在渐渐消失。
上海人,上海的地理位置,上海人独特的心态,一切都构成了上海人不同于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我说过了上海人虽然实际上不是很有钱,但是上海人整体对人情世故的纤细操作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对新事物的不断最求也是决定了上海人的心态始终是领先于中国的。上海不需要跟中国任何一个地方争高低,我们很多人在国外为中国人争国际发言权这才是只有上海人有那么多人靠自己的省吃俭用敢于冲出国门的上海人脾气。
老上海也好,新上海人也罢,上海的文化称谓海派文化,不仅是海外的,就是中国各地的都在上海集于一体,如果把中国比喻为世界的话,上海是否有点美国移民文化的特征呢?历史虽然短暂,但是中国人中思维最活跃,最喜欢新时髦, 具有洞察新潮流的sense的不得不说是上海人,因此难免遭受其他地方人的妒嫉。何况上海人心里知道这一点,觉得没有必要去争一份明摆着的事实,于是又落得个看不起人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