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毛新宇的智商和情商 [2009/10]
- 杨振宁的性能力和他的废话 [2011/07]
- 郭美美挑动了中国社会最敏感的神经 [2011/08]
- 都市两性生活速写(没虚构的原创微小说四篇) [2011/09]
- 歼20宣告韬光养晦的结束 [2011/01]
- 这是一个黄世仁扬眉吐气的时代 [2011/08]
- 暈!即便喜欢八卦的人也会晕! [2010/08]
-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巴菲特,只会出刘老根? [2011/08]
- 中国当上世界老二的沉痛代价 [2011/09]
- 下一代中国领导人的日子不会好过 [2011/08]
- 人类将走上衰亡之路 [2013/12]
- 人杰与人鬼 [2011/07]
- 海外中国人是咖啡中的茶叶 [2011/07]
- 女人不简单 [2012/11]
- 造假,人性在造假中泯灭 [2011/07]
- 愚蠢的中国人 [2012/01]
- 其实有一招比9.18游行示威更妙 [2010/09]
- 为什么日本人会对中国人如此傲慢? [2011/10]
- 看看两岸政治人物的书法 [2009/10]
- 人民,是毛泽东把握得最精准的另两个字 [2011/10]
- 为什么日本人不去“北方四岛”撞船? [2010/09]
- 比傻,中国绝对是世界第一 [2010/11]
- 为“贝壳村”中秋共庆求下联(续二):佳句越来越多 [2009/09]
- 冒牌先生为“贝壳村”断章测字 [2009/09]
- 这里的对子,你肯定对不了! [2009/09]
- 为“贝壳村”中秋同庆求下联 [2009/09]
翻开“百科全书”,便可得知:蝉是半翅目昆虫的一科,蝉具有透明的有脉纹的翅膀和分得很开的小眼睛。又因为所有会发出声响的蝉又喋喋不休地自称:知了!知了!所以又获别名:知了。
蝉种类很多,有约1,500种。美國有“周期蝉”,澳大利亚有“毛蝉”,在台灣岛上有“熊蝉”和“爷蝉”,在中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金蝉”,成虫又称黑蝉,成虫俗称知了龟、知了猴等。“金蝉” 不仅因“金蝉蜕壳”的成语而出名,而是“金蝉”本身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有多种滋补药效功能。民间早有把吃金蝉子比喻成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唐僧肉”。
学名各异,无法一名以蔽之。既然有那么多的蝉的种类,就有不同的蝉的鸣叫声,一切纯属自然,“存在即是合理”。
说起蝉,很难不联想到很多写“蝉”的诗句。如清代朱受新的“抱叶隐深林,乘时慧慧吟。如何忘远举,饮露已清心”;唐朝薛涛的“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宋朝苏东坡的“蜕形浊污中,羽翼便翾好。秋来闲何阔,已抱寒茎槁。”
史上咏蝉诗中,最受人称道的是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写的咏蝉《五绝》:“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唐太宗称赞他:“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反观虞世南不以大鹏而以一只小蝉来自喻,除了他的处世老成和伴君谨慎之外,完全是其有自知之明的品行使然。 “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沈德潜-“唐诗别裁”)
有道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是否可改为:人过留名,蝉叫留声?蝉的生命更短,唯有蝉鸣声仍留在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