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毛新宇的智商和情商 [2009/10]
- 杨振宁的性能力和他的废话 [2011/07]
- 郭美美挑动了中国社会最敏感的神经 [2011/08]
- 都市两性生活速写(没虚构的原创微小说四篇) [2011/09]
- 歼20宣告韬光养晦的结束 [2011/01]
- 这是一个黄世仁扬眉吐气的时代 [2011/08]
- 暈!即便喜欢八卦的人也会晕! [2010/08]
-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巴菲特,只会出刘老根? [2011/08]
- 中国当上世界老二的沉痛代价 [2011/09]
- 下一代中国领导人的日子不会好过 [2011/08]
- 人类将走上衰亡之路 [2013/12]
- 人杰与人鬼 [2011/07]
- 海外中国人是咖啡中的茶叶 [2011/07]
- 女人不简单 [2012/11]
- 造假,人性在造假中泯灭 [2011/07]
- 愚蠢的中国人 [2012/01]
- 其实有一招比9.18游行示威更妙 [2010/09]
- 为什么日本人会对中国人如此傲慢? [2011/10]
- 看看两岸政治人物的书法 [2009/10]
- 人民,是毛泽东把握得最精准的另两个字 [2011/10]
- 为什么日本人不去“北方四岛”撞船? [2010/09]
- 比傻,中国绝对是世界第一 [2010/11]
- 为“贝壳村”中秋共庆求下联(续二):佳句越来越多 [2009/09]
- 冒牌先生为“贝壳村”断章测字 [2009/09]
- 这里的对子,你肯定对不了! [2009/09]
- 为“贝壳村”中秋同庆求下联 [2009/09]
香港《大公报》20日刊文称,凭借手中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很多官员在博士考试中“脱颖而出”,甚至有的官员连正式的大学毕业学历都没有,却能一帆风顺摘得“博士帽”。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居然在官场,着实让人感到尴尬。
如果作为旁观者,香港《大公报》的记者完全属自作多情,没必要为之而尴尬。
一旦黑暗中的东西摊在阳光下后,尴尬的应是把“博士帽”象烟酒一样当礼品巴结为官者的学店,更尴尬的是那些有名无实的博士官员。你想:能当官和读博两不误之人定然有天才级的智商,一旦在众人面前题个词却在常人之下,难免遭人议论;一旦和洋人见面,仍旧有个翻译伴随左右,极易被人笑话。如同你大言不惭说自己有国际象棋大师的称号,却不敢和低级业余选手对弈一样。别人取笑你也怨不得人,因为这是你自找的。
在美国,博士学位通常需4至6年时间全职才能完成。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博士生在7年中完成学业的比例分别为78%和80%。但在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居然在官场。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读博结束,官场开始。孔子在两千四百多年前就提出了:“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读书做官论”已流进了中国人的血管,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第二,如西南大学研究生部相关人士所透露的那样:“重庆区县党政一把手中,大约有一半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对既兼官职又要读博士学位的人,“攻读”之词已显得苍白无力,有时间才能“攻”,这是一个连上卫生间和吃饭的时间都要放弃的伟大之举啊!
如果作为中国人,不仅仅香港《大公报》的记者,所有人都应为之而尴尬。为这些大学而尴尬,虽然这些大学已沦学店,但是,毕竟不是私立学校,毕竟还堂而皇之的冠之以中国的国名!
希望有一天在中国,“博士帽”也能象人民币一样升值!不然,“帽子”将成为敝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