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毛新宇的智商和情商 [2009/10]
- 杨振宁的性能力和他的废话 [2011/07]
- 郭美美挑动了中国社会最敏感的神经 [2011/08]
- 都市两性生活速写(没虚构的原创微小说四篇) [2011/09]
- 歼20宣告韬光养晦的结束 [2011/01]
- 这是一个黄世仁扬眉吐气的时代 [2011/08]
- 暈!即便喜欢八卦的人也会晕! [2010/08]
-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巴菲特,只会出刘老根? [2011/08]
- 中国当上世界老二的沉痛代价 [2011/09]
- 下一代中国领导人的日子不会好过 [2011/08]
- 人类将走上衰亡之路 [2013/12]
- 人杰与人鬼 [2011/07]
- 海外中国人是咖啡中的茶叶 [2011/07]
- 女人不简单 [2012/11]
- 造假,人性在造假中泯灭 [2011/07]
- 愚蠢的中国人 [2012/01]
- 其实有一招比9.18游行示威更妙 [2010/09]
- 为什么日本人会对中国人如此傲慢? [2011/10]
- 看看两岸政治人物的书法 [2009/10]
- 人民,是毛泽东把握得最精准的另两个字 [2011/10]
- 为什么日本人不去“北方四岛”撞船? [2010/09]
- 比傻,中国绝对是世界第一 [2010/11]
- 为“贝壳村”中秋共庆求下联(续二):佳句越来越多 [2009/09]
- 冒牌先生为“贝壳村”断章测字 [2009/09]
- 这里的对子,你肯定对不了! [2009/09]
- 为“贝壳村”中秋同庆求下联 [2009/09]
对中国人的想法,日本人感到不解。其实,问都不用问,他们肯定不解。除了日本人,欧洲人和美国人也肯定不解。为什么?在中国,房子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空间,而是一个面子。蜗居者,为什么千方百计想搞到房子,因为有了房子就有了面子。中国人不是看重房子。而是看重面子。房子不过是一个看得见,可让人羡慕的面子。光脚的人,在光脚的时候,羡慕过别人的鞋子;当自己有鞋穿了,也希望别人象以前自己羡慕别人一样地羡慕自己。在农村,某家造起了新楼,可以被在地里劳作的男男女女赞美很久,羡慕很久,直到另一棟更新更大的新楼矗起为止。在城里,男的找老婆,有无房子绝对是一条底线,接下来就是调查这个面子的百分比了:头款付了多少,还欠多少?所贷款部分是自己还,还是父母帮助还?如果没有贷款,就是一张百分之一百的面子。但这张面子极易贬值,因为随时会有新的更大的房子出现。一旦出现,有面子又变得无面子了。
房子就是光脚人的鞋子,是一个放大了的面子。住!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比,在别人的嘴巴里比,在别人的羡慕中比。中国人喜欢比,和邻居比,和同事比,和同学比,和朋友的朋友比,和亲戚的亲戚比。光脚的时候比鞋子,有了鞋子比家具,有了家具比电器,有了电器比装修,有了装修比房子,有了房子比大小。。。因为喜欢比,结果只有两个:超过了别人就是幸福,超不过别人就是蜗居。超过永远是相对的,暂时的,超不过倒是绝对的,永久的,房外有房,天外有天,有话道:退一步,海阔天空。但中国人不喜欢退,喜欢比。普通人比公寓,有钱人比豪宅,明星们比档次,中国人就是为攀比而生,为别人的羡慕而活。
现在比有房,以前比没房。在文革的时候,无房的阶级属于无产阶级,是最有面子的。有房子的黑五类最喜欢找无房子的红五类。如果家里无子女谈婚论嫁,有房子者会找些理由把房子送给政府。那个年代,无房户,租房子,最幸福,因为无房子者是领导阶级,有房子者是斗争对象。再说,都没房子,没房子和没房子相比,光脚的和光脚的相比,面子一样大,没有大小可比。就隔了一代的时间,羡慕无产者变成羡慕有产者,无产有面子变成有产有面子。这两本不同的戏,不是中国人,不是了解历史的中国人,肯定搞不懂。
蜗居,是一种自卑的心理。蜗居者,不是居住的空间小,而是在一个势利的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空间小。因为房子是租的,把你划到了另一个社会阶层,使你没有面子,使你心情压抑,使你没有爱情,没有家庭,没有朋友,没有幸福。基于此,几乎近七成的受调查的中国人认为房子是幸福家庭所必须的。因为有了房子就可以减少鄙视的眼光,就可以减轻世俗的压力。以前文革的时候,有房子就有压力,有大房子就有大压力,如今“有”和“无”置换,六十年风水轮流转。无房子者,为了面子要承担经济上的压力,如不想承担经济压力就要承受面子上的压力,就象光脚的人要承受穿鞋人眼光的压力一样。外国人只顾及自己的感觉,中国人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为了别人的眼光,为了有面子,有房子的确等于幸福。外国人,即便懂汉语也不无法理解“蜗居”,因为他们对面子,喜欢两手一摊:“WHO CARES”。
爱面子的民族文化已根深蒂固,中国人会继续“蜗居”在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