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毛新宇的智商和情商 [2009/10]
- 杨振宁的性能力和他的废话 [2011/07]
- 郭美美挑动了中国社会最敏感的神经 [2011/08]
- 都市两性生活速写(没虚构的原创微小说四篇) [2011/09]
- 歼20宣告韬光养晦的结束 [2011/01]
- 这是一个黄世仁扬眉吐气的时代 [2011/08]
- 暈!即便喜欢八卦的人也会晕! [2010/08]
-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巴菲特,只会出刘老根? [2011/08]
- 中国当上世界老二的沉痛代价 [2011/09]
- 下一代中国领导人的日子不会好过 [2011/08]
- 人类将走上衰亡之路 [2013/12]
- 人杰与人鬼 [2011/07]
- 海外中国人是咖啡中的茶叶 [2011/07]
- 女人不简单 [2012/11]
- 造假,人性在造假中泯灭 [2011/07]
- 愚蠢的中国人 [2012/01]
- 其实有一招比9.18游行示威更妙 [2010/09]
- 为什么日本人会对中国人如此傲慢? [2011/10]
- 看看两岸政治人物的书法 [2009/10]
- 人民,是毛泽东把握得最精准的另两个字 [2011/10]
- 为什么日本人不去“北方四岛”撞船? [2010/09]
- 比傻,中国绝对是世界第一 [2010/11]
- 为“贝壳村”中秋共庆求下联(续二):佳句越来越多 [2009/09]
- 冒牌先生为“贝壳村”断章测字 [2009/09]
- 这里的对子,你肯定对不了! [2009/09]
- 为“贝壳村”中秋同庆求下联 [2009/09]
寒山寺因七绝《枫桥夜泊》才名扬四海
寒山寺,坐落在苏州古城西阊门外七里古运河畔,比邻枫桥,曾称枫桥寺。
提起寒山寺,让人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日前,记者来到千年古刹寒山寺,寒山寺文化研究院院长姚炎祥等专家学者向记者介绍了两者之间的故事。
姚炎祥说,历史上,寒山寺几易其名。相传,寒山寺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在唐代改名寒山寺,北宋时改名“普明禅院”,南宋年间称枫桥寺,元代始复称寒山寺,沿用至今。关于寒山寺一名的由来,又与民间传说中的“和合二仙”分不开。“传说,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和拾得来到这里住持,才改名寒山寺。”
据姚炎祥介绍,提起寒山、拾得,在民间流传的故事很多。有的说,在唐代一个村里有一对很要好的异姓兄弟,同时喜欢上同村一位美貌的姑娘,哥哥得知弟弟的心事后,就离家当了和尚,没想到弟弟也放弃结婚,找到了哥哥要一起做和尚。两兄弟相见,悲喜交加,哥哥手捧盛放素斋的竹篾盒,弟弟从荷塘里采来一枝多苞大荷花,两人都敞开胸怀,手舞足蹈起来。因哥哥法名寒山、弟弟法名拾得,寒山手里拿的是“盒”,拾得拿的是“荷”,便被称作“和合二仙”。另一说是,寒山是隐居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外寒石山的编外和尚,拾得是国清寺烧饭和尚,经常给寒山送饭,情谊很深。“不过,历史上的确有寒山和拾得其人,其中寒山的300多首诗流传至今。”
“在唐代以前,寒山寺是不知名的小寺,自从有了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才让寒山寺名声大振。”姚炎祥告诉记者,唐代诗人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天宝十二年 (公元753年)中进士。张继诗现存约40首,主要是纪行游览酬赠送别之作, 多为五七言律诗及七言绝句,以《枫桥夜泊》最为著名。如今,寒山寺老和尚性空和现任住持秋爽都说,寒山寺屡毁屡兴屡建,能延续千年,张继功不可没。
寒山寺三块《枫桥夜泊》诗碑的来历
据《重修寒山寺志》记载,千年以来,寒山寺饱经战火和磨难。在日军侵占苏州时,寒山寺殿堂房舍曾一度沦为日军仓库马厩,仅有二三寺僧局处一隅厮守而已,其生活来源,唯赖经营浴室菜馆或卖字卖帖,勉强糊口。
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时,千方百计大量掠夺沦陷区文物,苏州寒山寺的许多文物也都在窥伺之列。姚炎祥说,他看到过曾被日军偷走的一幅古画,“是被一个日本军官侵华时从寒山寺偷走的,其临终前,让后人将画送回寒山寺。上世纪九十年代,该画回归寒山寺时,我见了一次,上面有青松和腾云驾雾的仙人。”
在寒山寺内,记者所见的俞樾《枫桥夜泊》诗碑,除了正面、背面均有题字外,碑身的两侧也分别有数行小字。同行的苏州科技学院教授、寒山寺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汪祖民介绍,这样四面刻字的诗碑在寺庙中很罕见,也与南京“总统府”内的俞樾《枫桥夜泊》诗碑截然不同。“南京那块是仿制的,寒山寺内才是正宗的。”不过,在该古碑旁边,又竖起了一块俞樾《枫桥夜泊》诗碑,上下有浮雕龙,碑石也比原碑高大许多。汪祖民介绍,连同寺外新立的“中华第一碑”,寒山寺有三块俞樾所书的《枫桥夜泊》诗碑。“同一人所书的诗碑在一个寺有三块,这在全国寺庙中绝无仅有。”
说起南京那块仿碑的缘由,汪祖民说,有资料称,抗战时期,日本侵略军大肆掠夺中国文物,著名的《枫桥夜泊》诗碑尤为日人所瞩目。当时,日本大阪朝日新闻社企图以举办“东亚建设博览会”的名义,把诗碑运到日本,大汉奸梁鸿志不敢冒此天下之大不韪,逆人民之意把诗碑运出国门,于是就请原刻俞樾诗碑者、曾随苏州一批碑刻艺人承制南京中山陵碑刻工程的苏州刻碑高手钱荣初,依照原样以假代真刻碑。不料,后来仿制的诗碑因故没能运往日本。
然而,苏州一位对历史颇有研究的学者认为,这一阴谋的幕后推手就是臭名昭著的甲级战犯、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
松井石根,1878年7月27日出生在日本名古屋市,日本甲级战犯,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元凶之一。曾先后任日本参谋本部中国班班员、驻中国广东武官、驻上海武官、驻台湾日军司令官、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等职,驻华13年,是一个“中国通”。1937年11月24日,松井石根制定《第二期作战大纲》,决定12月上旬进攻南京。12月1日,日本参谋本部根据松井石根的要求,电令华中方面军攻占南京。同日,松井下达了准备攻克南京的作战命令。不久,日军第6师团以重炮猛轰南京中华门,炸塌城墙数处,日军蜂拥而入,南京沦陷。
南京被攻下的消息传到苏州后,当时盘踞在苏州的松井石根欣喜若狂,他亲率百余护卫策马狂奔到寒山寺,在《枫桥夜泊》诗碑前与另8名日本人合影。
松井石根在寒山寺拍照后,因其与日本天皇裕仁的叔父、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中将私交甚厚,并深得裕仁天皇的宠信,知晓裕仁和朝香宫鸠彦也喜欢《枫桥夜泊》一诗,他便将在寒山寺拍的照片分别寄给裕仁和朝香宫鸠彦。
请看:名碑传奇:日本甲级战犯也惧唐武宗下的诅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