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毛新宇的智商和情商 [2009/10]
- 杨振宁的性能力和他的废话 [2011/07]
- 郭美美挑动了中国社会最敏感的神经 [2011/08]
- 都市两性生活速写(没虚构的原创微小说四篇) [2011/09]
- 歼20宣告韬光养晦的结束 [2011/01]
- 这是一个黄世仁扬眉吐气的时代 [2011/08]
- 暈!即便喜欢八卦的人也会晕! [2010/08]
-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巴菲特,只会出刘老根? [2011/08]
- 中国当上世界老二的沉痛代价 [2011/09]
- 下一代中国领导人的日子不会好过 [2011/08]
- 人类将走上衰亡之路 [2013/12]
- 人杰与人鬼 [2011/07]
- 海外中国人是咖啡中的茶叶 [2011/07]
- 女人不简单 [2012/11]
- 造假,人性在造假中泯灭 [2011/07]
- 愚蠢的中国人 [2012/01]
- 其实有一招比9.18游行示威更妙 [2010/09]
- 为什么日本人会对中国人如此傲慢? [2011/10]
- 看看两岸政治人物的书法 [2009/10]
- 人民,是毛泽东把握得最精准的另两个字 [2011/10]
- 为什么日本人不去“北方四岛”撞船? [2010/09]
- 比傻,中国绝对是世界第一 [2010/11]
- 为“贝壳村”中秋共庆求下联(续二):佳句越来越多 [2009/09]
- 冒牌先生为“贝壳村”断章测字 [2009/09]
- 这里的对子,你肯定对不了! [2009/09]
- 为“贝壳村”中秋同庆求下联 [2009/09]
具有右翼倾向的长谷川,一直不把中国放在眼中,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曾出版书籍预言中国会发生内战,并像苏联一样解体而分裂成多个小国家。毫无疑问,假如这位老兄早出生几十年,肯定是一位骑洋马拿武士刀的,绝对不会放弃到中国的土地上去一展其才华的机会。假如这位老兄出生更早的话,定然会让“老佛爷”和李鸿章的头更大脑更胀。
就像上个世纪的日本人崇尚武士道一样,立场右翼,言语激进的长谷川庆太郎崇尚的是日本的软实力。他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受制于日本,中国的未来掌握在日本和美国手中的理由是:日本拥有优秀的技术实力和为确保技术优势而对研究开发的巨大投资。只要这把软实力的武士刀搁在中国的头上,日本就可以继续做从甲午战争就开始做的美梦。
对于日本如何利用这些优势,长谷川认为:不要降低对华出口的技术和产品的价格,要保持技术差别。如果中国继续大规模仿制日本产品,侵害日本的知识产权,那么日本可以拒绝卖给中国专利,使中国陷入经济困境。这样一来就可以把中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了。
这位老兄自说自话,打的是如意算盘。
不能讳言美国欧洲日本仍处于世界科技前列,在重要发明专利方面也遥遥领先,2005年在三大专利总数中都占30%以上。2007年,世界范围内有效专利的总数预计约630万件,美国(180万)和日本(120万)仍旧是拥有最多有效专利的国家。
但是,长谷川忘了一件事,专利创造者们都希望把自己的专利转换成利益,加上并非所有的专利拥有者都是日本人,为什么都要听你日本人的呢?为什么一定要和中国人作对呢?在如今经济不景气的国际大环境下,和中国人过不去,就是在和钱过不去,就是在和自己的口袋过不去,有那么傻得洋人吗?在当口上,可以叫作为专利,一旦过了时辰,不就是一张废纸吗?中国人迄今为止在国际上有专利的发明创造上肯定不如日本人,但有一绝活可以弥补这个不足,这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纵横捭阖之术,完全可在国际的商场上各个击破。可惜的是,能玩此术的中国人中既有孙膑,也有庞涓。如果是后者,要高价才肯出卖技术和产品的长谷川不仅能如愿以偿,还能自动加价,只要能满足庞涓们自己的口袋。
但是靠买专利、买技术,如同以前有过一说: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一样,只能顾眼前无法顾将来,只能治表无法治本。其实可以从长谷川所讲的话反面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日本人总是想得比中国人远?
以IT行业2005年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获得专利为例:IBM公司获得了2941,日本佳能公司申请了1828项专利,惠普开发公司获得了1797项专利,日本松下电气公司的专利数量为1688项,韩国三星电子公司获得了1641项专利。而中国在美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少得可怜,甚至远远低于韩国的三星电子一个公司在美国的授权量。中国申请国外专利最多的企业是华为公司,华为公司获得美国专利最多的一年也只有几件。
这说明中国的技术创新至今还不是一种企业行为,并未形成企业依市场的变化来进行产品开发,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这一方面是由于基础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企业家的意识水平,都把眼光局限于企业的眼前利益上,急功近利。就像地方政府把有限的资源急于投入到一目了然的城市建设上一样,以此来创造自己的政绩。这种短视的投入反过来又在资助了外国企业的再创新。
如日本产的建筑机械虽比中国造在价格上要贵3倍,但由于质量好用得时间久,大部分建筑商都喜欢用日本产品,中国的所有新建筑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和日本产的建筑机械有关,这些机械制造商赚的钱是可想而知了,其中一部分又会投入到新的研发上,三十年后,又是他们的机械先进,正好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也是三十年,到那些高楼大厦又要重建的时候,日本人又能赚大钱了,中国不过是增加了无数的建筑垃圾。。。建筑机械的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中国人挖土不止,日本人赚钱不止。假如中国人继续只顾眼前不顾将来,有了钱,只想翻建形形色色的政府大楼,满足于眼下的享受,热衷于一些短期行为,那么,或许会被长谷川一语中的: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日本,或许会如一篇传遍中国的夸张的网文一样:日本的机床决定中国的坦克大炮。
其实,技术不先进,专利数量少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至今还没有意识到,至今还在沉湎于造了拆、拆了造的表面文章,至今还不认为一个泱泱大国创造发明的专利数还赶不上一家外国企业是一种耻辱。
中国的未来会取决于日本吗?三十年后中国建筑工地上的机械可以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