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毛新宇的智商和情商 [2009/10]
- 杨振宁的性能力和他的废话 [2011/07]
- 郭美美挑动了中国社会最敏感的神经 [2011/08]
- 都市两性生活速写(没虚构的原创微小说四篇) [2011/09]
- 歼20宣告韬光养晦的结束 [2011/01]
- 这是一个黄世仁扬眉吐气的时代 [2011/08]
- 暈!即便喜欢八卦的人也会晕! [2010/08]
-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巴菲特,只会出刘老根? [2011/08]
- 中国当上世界老二的沉痛代价 [2011/09]
- 下一代中国领导人的日子不会好过 [2011/08]
- 人类将走上衰亡之路 [2013/12]
- 人杰与人鬼 [2011/07]
- 海外中国人是咖啡中的茶叶 [2011/07]
- 女人不简单 [2012/11]
- 造假,人性在造假中泯灭 [2011/07]
- 愚蠢的中国人 [2012/01]
- 其实有一招比9.18游行示威更妙 [2010/09]
- 为什么日本人会对中国人如此傲慢? [2011/10]
- 看看两岸政治人物的书法 [2009/10]
- 人民,是毛泽东把握得最精准的另两个字 [2011/10]
- 为什么日本人不去“北方四岛”撞船? [2010/09]
- 比傻,中国绝对是世界第一 [2010/11]
- 为“贝壳村”中秋共庆求下联(续二):佳句越来越多 [2009/09]
- 冒牌先生为“贝壳村”断章测字 [2009/09]
- 这里的对子,你肯定对不了! [2009/09]
- 为“贝壳村”中秋同庆求下联 [2009/09]
在一个情节简单得不要再简单的电影中,一个因口吃而无法借助语言的演员,唯有靠表情和肢体语言,而且动作又不能太夸张,不能象卓别林和豆先生一样地演喜剧,难度可想而知。中国电影已经习以为常的五毒俱全,床上肉搏都不能入戏,甚至连露肩膀露大腿都没有。面对一只空火锅,要肉没肉,要汤没汤,要调料没调料。演国王而没有后宫的勾心斗角,演男人而没有女人的争风吃醋,中国演员必然是老革命碰到新问题,一筹莫展。可以靠演技打天下的演员,如今在中国能找到几个?要是中国也有演有口吃的英王乔治六世的英国著名演员科林·费斯,也有演语言治疗师的奥斯卡影帝杰弗里·拉什,那么靠鸭舌帽和罗圈腿起家的赵本山就不可能在春晚独领风骚几十年了。中国的那几个所谓名演员一上贺岁的或凑热闹的舞台,充其量就是来上一段诗朗诵。假如有演莎剧的功底,还会被演二人转的比下去?
说没有演技,中国演员肯定不服;如今有了《让子弹飞》的高票房,会更加不服。其实正是这个高票房害了中国的电影艺术,子弹把票房打到5亿,中国的电影艺术倒退5年;子弹把票房打到10亿,中国的电影艺术倒退10年。无数子弹飞起来,等于一根标杆竖起来。其他人都会向“子弹”看齐,都会认为那就是中国的最高电影艺术。有样学样,都会一哄而上,都会上演各类土匪、恶霸、骗子和妓女合演的闹剧。
不是笔者在有意贬低中国导演创造的光辉业绩。喜怒哀乐是演员最起码的演技。英国著名演员科林•费斯把英王乔治六世的喜怒哀乐演得非常到位,不仅入戏而且入情入理,丝丝入扣。一个演技高超的演员能把观众领到他所演的角色面前而且能让观众忘记他的存在。反观大红大紫的《让子弹飞》,电影开始在一列火车上,里面有两男一女的笑,笑声朗朗,但没有一声笑是真的。假笑声里,只能分出男女的不同,无法分出角色的不同。观众进电影院时记住的是演员的名字,出电影院时还是一样。都是演员自己的喜怒哀乐,不是电影角色的喜怒哀乐。演员走进电影,不是去塑造角色而是去拿钱的。很难想象在《国王的演讲》里也掺杂进这样假的成分。科林·费斯演的乔治六世,不仅演得真,演得层次分明,而且能让观众和他一起难过,一起高兴。光能调动观众的情绪还不够,还能调动电影行家们的情绪,这就是好电影的魅力,这就是实力演员的魅力。肤浅的演技骗骗看热闹的人还可以,要想骗过好莱坞的行家想都别想,所以中国导演送往好莱坞的电影几乎都是欣欣然去,悻悻然归。
据说《让子弹飞》有可能要拍好莱坞版,还据说美国制片商让姜文自己挑好莱坞的一线演员。笔者认为前者还有可能,后者的可能性不大。为什么?当年香港的《无间道》也因大红大紫而惊动了好莱坞。好莱坞的制片商用175万美元的高价买下《无间道》的版权,并重新改写,而后由好莱坞最擅长的黑帮片的马丁·斯科塞斯导演。香港版《无间道》的得奖在亚洲止步。好莱坞版《无间行者》获得了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四项大奖。其实,能被好莱坞拍出新版本,也有好处。至少可以有一个比较。
《国王的演讲》可以成为一面中国电影人的镜子。在这面镜子面前,至少可以让发烫的子弹冷却冷却,至少可以知道什么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