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空軍的一位將軍 在昆明基地的 演講 [2010/03]
- 中國空軍的一位將軍在昆明基地的演講(二) [2010/04]
- 李熬评论毛泽东的功过最有水平 [2010/06]
- 被淹没的史实:中国52军浴血奋战诺曼底,才使中国获得五常席位 [2011/05]
- 《中国不高兴》作者移民美国 所谓"英雄"的"华丽转身" 多维新闻 [2011/04]
- 老中医说;花心练大脑,偷情心脏好,泡妞抗哀老--------新年快乐 [2009/01]
- 99%的中国人不了解的中国历史真相 [2010/07]
- 吃掉被轮奸妇女的生殖器——原38师团230联队12队34小队宫本见二口述 [2009/09]
- 山西杀人犯胡文海的最后一段话 如果你是中国人请转载 [2010/01]
- 咎由自取--------日本大地震的真正原因!!!作者:西部铁骑 [2011/03]
- 于法无据!毛代表中国放弃日本战争赔款于法无据! [2011/03]
- 心脏支架暴利:纵容还是默许 [2011/01]
- 这是一个给力的一年,纠结的一年 再见!2010 [2011/01]
- 姻緣是否天註定 [2010/03]
- 中国人正在上的四个大当,你上了没? 转帖 [2009/11]
- 给小偷一个不偷你的理由——警察王大伟给您支招 [2009/08]
- 大学课堂有关点名的尴尬事 [2009/10]
- 最牛的评论[来稿] [2010/11]
- 乐一下 无名氏 [2009/09]
- 秋天的颜色 [2009/11]
- 提前用五国语言祝朋友们国庆快乐!!! 非原创 [2009/09]
- 没有人替你买单 [2009/08]
http://news.sina.com 2009年10月18日 18:00 中國青年報
本報記者 韓俊傑 通訊員 王曉凡
“媽,你要不把我們送回網吧,我們就在這兒把你掐死。”
小乾、小坤是雙胞胎,平時一起上學、放學,一起沉迷於網絡游戲不能自拔。母親將他們從網吧帶回家後,兩個孩子竟然合力架起她,拿着刀對她說出了上述的話。
“我沒想到小坤身上帶了一把刀,他把刀拔出來對着我,那時候我真害怕……也許是良心發現,孩子把刀對準了自己,在左手腕上劃了下去。”這對雙胞胎的母親在鏡頭前說。
銀屏以外,漆黑的劇場中不時傳出唏噓聲,更有人眼中含淚。
這是一部40多分鐘的紀實專題片《誰奪走了我們的孩子》,由河南省濟源市人民檢察院結合辦案實踐製作,剖析了全國近年發生的20多起典型的青少年網絡犯罪案例。9月以來,該片在濟源市中小學廣為播放,引起社會強烈關注。
為了143元網費犯罪的孩子
小乾、小坤的母親逃過一劫,可小顔的父母卻遠沒有那麼幸運。2004年5月20日早上,年僅15歲的小顔,趁父親熟睡之機偷錢去網吧,又怕父親醒來打他,竟然用鐵鎚將父親砸死,然後拿了143元到網吧如常上網。
小波,看上去瘦弱清秀,但卻是殘害3條人命的兇手。
長期以來,小波沉迷於網絡游戲,因為沒錢上網,他就到親戚傅某家偷錢,被發現後,他舉起菜刀將傅某和傅妻砍倒在地。在找到600元匆忙逃離現場時,又將鄰居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殺死。
無獨有偶,江蘇省一位14歲的少女,為了支付上網費而偷同學的錢,被老師發現受到批評後,心理扭曲的她居然用菜刀將老師活活砍死。
濟源市檢察院認為,由於青少年缺少經濟來源,長時間上網形成的高額費用確實是不小的壓力。為了獲取網費,有些青少年往往會鋌而走險,盜竊、搶劫甚至殺人。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目前我國18歲以下的網民已超過2300萬,而這些年輕的網民正是網絡成癮的高發人群。有的冷漠仇視周圍同學甚至親人;有的晝夜上網以至離家流浪,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了解網絡才明白,“這些孩子怎麼能對同齡人下那麼狠的毒手”
“她讓我沒有一點上網自由,我恨她,請幫我除掉她,願意者請與我聯繫。”
這是一個山西少年在網上雇兇殺母的帖子,只因為每次上網都受到母親的阻止。
可悲的是,幾天后山西省運城市一名同樣沉迷網游的初中生,為了200元“報酬”成為兇手,他們竟聯手將這位母親砍死。
鄭州青年小威沉迷網游几乎瘋狂。2006年10月3日,在“作戰”過程中,游戲對家將小威在網游中的“女朋友”“殺死”。一怒之下,小威竟找到了在另一家網吧上網的游戲對家,並將其活活打死。
無獨有偶,遠在合肥市新站開發區的胡某,年僅16歲,在網吧玩一種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戲時,由於技術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別的玩家“捅”倒。而坐在一旁的同齡少年也在玩同一種游戲,他忍不住對胡某冷嘲熱諷了幾句。
在網上“殺”紅了眼的胡某當即火冒三丈,抽出半尺長的防身刀具,捅向同齡少年的胸口,導致他當場死亡,而胡某則又坐回電腦前,依舊沉浸在暴力游戲中。直到警方趕到現場,胡某才驚醒:“我是不是殺死人了?會不會坐牢?”
據濟源市檢察院調查,大部分網絡引發的青少年犯罪,作案的誘因、作案的勇氣甚至作案方式都來源於游戲。
一些網絡暴力游戲從2D升級為3D,動畫效果極其逼真,游戲人物殺人或被殺時,血光四濺。這樣長期的、無數次的“殺人”訓練使玩家變得情感喪失,對生命麻木,血腥而直觀的畫面加上充滿挑逗性的文字,極大地刺激了他們的模仿欲,使他們由“網上搏殺”到“仿效殺人”,由網絡游戲高手演變成為現實中的凶犯。
“我以前就想不明白,這些未成年的孩子,怎麼能對同齡人下那麼狠的毒手!”濟源市檢察院檢察長李宏民說,“了解了網絡游戲,我才明白,他以為人被殺死之後,可以像游戲裡的人物一樣,在下一局中死而復生,繼續廝殺!可生命哪裏有下一局啊!”
手錶指針仍跳動,少女生命已逝
根據濟源市檢察院的調查,由於網絡傳播信息形象直觀,無論是赤裸裸的色情影視畫面,還是充滿挑逗性的文字,對青少年都充滿了誘惑,一些青少年由“嘗試”色情刺激發展到實施性犯罪。
19歲的楊小帥,是河南省太康縣人,初中畢業後便在外闖蕩,經常在網吧上網聊天。2006年4月,他結識了一位18歲的女性網友“冷心女”,聊了幾次後他們相約見面。見到身材苗條的“冷心女”後,楊小帥趁醉酒之機將其強姦。
受辱後,“冷心女”說要報案,於是楊小帥將其活活掐死,並拋屍河中。
同樣悲慘的命運,也降臨在了河南省東部兩名初中女生身上。
通過網上交友聊天,兩名案犯先後將她們誘騙到家中,強姦後殺害,並將屍體埋藏在自家院內。一年後案件被偵破,兩名女生的屍體被挖出時,其中一名死者戴的手錶指針仍在跳動,但如花的生命卻永遠凝固了。後來,這兩名案犯被槍決。
“追求浪漫,這是網絡情愛的一種時尚,幾行文字、幾個符號,便能使青年男女們愛得死去活來。然而,我們不能不警惕那些‘溫柔的陷阱’,別被網絡中的‘狼外婆’撕毀了理想中的愛情夢幻。”李宏民說。
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誰奪走了我們的孩子》專題片,從解說到案例情景再現,都是由濟源市檢察院的幹警們完成的,從今年9月1日起,已經在濟源市各大中小學校播放,下一步將嘗試在全省中小學校播放。
“看了這部片子,深感震撼,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當前青少年網絡犯罪應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政府要當好未成年人的最高監護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綜治委副主任、省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程鋒在觀片後說。
他說,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一是省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和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要進一步加大協調力度,特別是公安、文化、工商等相關職能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網吧監管力度,堅決取締“黑網吧”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場所。
二是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強對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督,對失職、瀆職,特別是對那些充當“保護傘”的相關部門要嚴厲查處。
三是要加大宣傳。財政部門要給予專款支持,教育部門要把該專題片作為教育宣傳教材,在全省各學校播放,時機成熟後要在省電視台播放,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上網意識,遠離“黑網吧”等的侵襲。
在濟源市檢察院的六樓,有一個“青少年警示教育基地”,十多間展廳內陳列着上千幅青少年網絡犯罪的照片,一幅幅慘不忍睹的場景令人震驚。
截至目前,濟源市的中小學生已有上萬人次到基地參觀。此外檢察院還創辦了針對青少年的內部雜誌《成長》,每期印刷兩萬多份,免費發放到學校。
青少年網癮矯治專家、同濟醫科大學國家級心理諮詢師沈鴻麗認為,不能一概將責任推給網吧和游戲,家長應該更多地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因為調查發現,90%的青少年上網成癮,都與不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關。家庭是天然的戒除網癮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網絡成癮問題研究專家沈綺雲指出,青少年接觸網絡游戲以後,“預防”二字非常重要。“在這方面,家庭、學校如何作為顯得異常重要。同時,孩子如果真的上網成癮了,要有專業機構來進行救助。”
“除了日常教育,還應該立法禁止網絡上的不健康內容。”河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李紀峰說,“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青少年網絡犯罪的問題就不可能解決。”
2008年5月20日早晨,河南省濟源市的中學生小明趁父親外出、母親上廁所之機,把四五瓶農藥倒進菜碗。午飯後他的父母出現中毒反應,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迷戀網絡,不好好幹活,也沒有及時和父母溝通。我想向其他和我一樣年齡的人說,網絡是虛幻的,別再沉迷其中了,父母管我們再嚴也是為我們好。”穿着監獄服,臉部蒙着馬賽克的小明在鏡頭前說。
16歲的他被法院判刑15年。他的聲音在巨大的幕布周圍迴蕩着,台下是一雙雙同齡孩子的眼睛。
(文中未成年人均為化名)
本報鄭州10月1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