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贴:很多学生死了,为何柴玲, 吾尔开希, 李录等发起人却还活着? [2010/06]
- 我在64中得到的一点教训 [2010/06]
- 为什么不平反64? [2010/06]
- 为什么刘晓波而非flg李洪志获诺贝尔和平奖? [2010/10]
- 谁试过说说经验,没试过的不要妄加评论:马铃薯鲜汁疗法 [2010/04]
- 从几种常见的死亡率看饿死几千万人的真实性 [2011/10]
- 邻居边叫床边骂人,叫床声、骂人声太响怎么办? [2010/06]
- 扣五毛帽子,目的就是不允许中国人为中国政府说一句好话 [2010/05]
- 柴玲接受采访 [2010/06]
- ZT基督教护教学与无神论的一次交锋:神与恶并存ZT [2011/08]
- 民运人士很丢脸 [2011/03]
- 日本强烈地震,到底谁兴奋了? [2011/03]
- 这个栩栩如生 [2010/04]
- 小号曲《DOLANNES MELODY ·德朗的微笑》 [2012/11]
- 喝汤降血压 [2011/03]
- 治疗过敏 [2012/04]
- 这个过瘾 1 [2010/05]
- 向O8码学习 [2011/01]
- 愚人节的一个小故事 [2010/04]
- 买5分钱的苣荬菜! [2010/05]
- 献给梦中的情人,爱丽丝 [2009/12]
动车追尾时,于菡雅和她的同伴儿都在D301动车的第一节车厢。这节车厢遭到了最猛烈的撞击,最后坠落高架桥下。可以说这节车厢是死亡车厢。
动车追尾5分钟之后她们就获救了。于菡雅被医生确诊为肺挫伤、软骨骨折以及脊椎挫伤。她的同伴儿小马断了一根肋骨。
从一些当事者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知道前面这几节车厢的布局类似于软卧车厢,车厢被分割成很多相对独立的小包间,乘客人数要比其他布局的车厢少。撞车时由于包间的束缚作用,包间里的人伤亡要比没有包间的车厢轻。这两种因素决定了事故中伤亡要远比想象中的伤亡要轻。于菡雅和她的同伴儿就这样幸运地受轻伤获救了
伤亡要比想象的轻,这让那些说死亡几百、说政府隐瞒死亡人数的人很受伤
参见: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53112-gb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