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晓波要西方再奴役中国300年,仅此一点就应死罪! [2010/12]
- 人民将永远记住: [2010/06]
- 赞:胡温-盛世:........迟到的'敬礼==》胡温 [2010/07]
- JUST NOW: 谁?==》 缺少自信! [2010/12]
- 冠军--当属--盎格鲁-萨克森人(Anglo-saxon)-日耳曼人 [2010/07]
- 重新定义6.4 [2010/04]
- 不愿做奴才的中国人! [2010/04]
- 从“火鸡”看: 刘晓波的“三百年殖民地”(转贴) [2010/12]
- I LOVE 贝壳村博客论坛 [2010/12]
- 美国墨湾原油污染让全球生灵愤怒! [2010/05]
- 刘晓波的“换位思维”! [2010/12]
- 海外华人,齐声怒吼吧! [2010/04]
- 钓鱼岛事件之 中日美 关系 [2010/09]
- 海外华人,齐声怒吼吧! [2010/04]
- 30年“和平”历练, 诞生世界新星---“中国模式” 1/3 [2011/02]
- 在美国: 有病看不起! (z T) [2010/11]
- “USA’ TODAY”------美国人民的2011的 “ 圣诞大餐” [2010/12]
- 海明精神赞: 为海外华人“ 生存” 而战 [2011/02]
- 世博欢迎您! [2010/04]
- 80代父辈的痕迹 [2010/05]
第二、谈谈中国模式。国内学者喜欢讲“中国道路”,我这里借用国际通用话语,称之为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有八个特点。
一是实践理性
实践理性也就是实事求是,我们比较能够从实际出发。西方主导的变革第一步总是修宪,而我们的第一步总是试验,然后总结调整推广。世界实践表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多党制和一人一票实现现代化。
二是强势政府
我们有比较中性、现代化导向的强势政府。它能制定并执行符合自己民族长远利益的政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称印度政府为“软政府”,执行力极弱——计划生育都推行不了,怎能消除贫困呢?这也是西方模式在非西方国家的困境。
三是保持稳定
我们比较好地处理了稳定、改革和发展三者的关系。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1980年的140年间,我们最长的稳定时间没有超过8到9年,现代化进程总是一次一次被打断。一直到邓小平这位杰出的领导人,以非常强势的姿态来保持政治稳定,改善民生,我们才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跨越式发展。
这使我联想到法国政治浪漫主义的高昂代价。法国人总是先确定一个抽象的大目标,如民主、自由、公正,然后激烈斗争,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到1962年戴高乐的第五共和国,整整173年,法国政治体制才稳定下来。其间经历了五个民主政体,三个皇室政权,两个帝国,一个法西斯政权,所有这些政权都 是通过暴力推翻的,而法国的人口才两三千万。中国不能这样折腾,一定要走稳健的改革之路。
四是民生为大
我们坚持把民生放在第一位,所以中国消除贫困领先世界。世界贫困人口还在增加。印度把每日收入从2美元到13美元的就定位为中产阶级。按这个标准,2005年在印度中产阶级是2.64 亿,中国则是8亿人。但这个标准太低。你入住印度的饭店,帮你搬行李的服务生,住在贫民窟,会说几句英语,就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但你到上海星巴克问喝咖啡的小白领,他说我算什么中产阶级,我只有一套房子。中国人的要求高。
五是渐进改革
我们没用激进主义的“休克疗法”。邓小平比戈尔巴乔夫高明的地方就是不放弃现有的不完善的制度,而是尽量利用现有体制来运作,为现代化服务,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改进。实践证明“共产党+市场经济”比西方的市场经济制度更有作为。
六是顺序正确
改革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持续渐进、讲究轻重缓急。我们大致是先易后难,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后政治。
七是市场经济+宏观调控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力求把市场优势和宏观调控优势结合起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曾说,这场经济危机“是对不采用民主制度的国家的惩罚”。那么如今这场源自于美国的金融海啸该如何解释呢?我套用他的话,这是对信奉民主原教旨主义和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惩罚。
八是对外开放
在国际竞争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但以我为主,有选择地适应外部世界,学习别人的经验。中国模式有极强的竞争力,因为它源于激烈的国际竞争。
当然中国模式还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些相当严重。比如政府干预过多,造成某些市场发育不足;某些政治改革相对滞后,导致一些行业垄断和寻租腐败;贫富差异、生态问题、医疗教育,引起了很多人不满。但只要我们头脑清醒,意志坚定,集思广益,所有问题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问题就是机遇。
我自己一直套用丘吉尔的句式,把中国模式称为“最不坏”的模式。它确实有很多弊端,但是比较下来,其他模式弊端更多。
美国曾在整个非洲推行“结构调整方案”,大力削减政府的作用,结果非洲政治和经济全面恶化。美国专家曾在俄罗斯推行“休克疗法”,现在被俄罗斯人称为对俄的第三次浩劫。“华盛顿共识”要求各国开放资本市场,结果引发了一场又一场危机。有时候想起来都后怕:如果当初我们没有自己的立场,而是盲从西方模式,给中国带来的可能是灭顶之灾。
30年来,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社会革命;大部分人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我们避免了1997年的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金融海啸。纵观世界任何国家,只要取得其中一项成就已经很了不得了,但我们几乎全部实现了,这表明中国模式至少是“最不坏”的模式。
中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中国话语变得响亮的过程,我们拒绝西方“民主和专制”话语,认为“良政”与“劣政”才是关键所在,“游戏民主”只会带来灾难。 -- 2/3 --
一是实践理性
实践理性也就是实事求是,我们比较能够从实际出发。西方主导的变革第一步总是修宪,而我们的第一步总是试验,然后总结调整推广。世界实践表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多党制和一人一票实现现代化。
二是强势政府
我们有比较中性、现代化导向的强势政府。它能制定并执行符合自己民族长远利益的政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称印度政府为“软政府”,执行力极弱——计划生育都推行不了,怎能消除贫困呢?这也是西方模式在非西方国家的困境。
三是保持稳定
我们比较好地处理了稳定、改革和发展三者的关系。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1980年的140年间,我们最长的稳定时间没有超过8到9年,现代化进程总是一次一次被打断。一直到邓小平这位杰出的领导人,以非常强势的姿态来保持政治稳定,改善民生,我们才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跨越式发展。
这使我联想到法国政治浪漫主义的高昂代价。法国人总是先确定一个抽象的大目标,如民主、自由、公正,然后激烈斗争,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到1962年戴高乐的第五共和国,整整173年,法国政治体制才稳定下来。其间经历了五个民主政体,三个皇室政权,两个帝国,一个法西斯政权,所有这些政权都 是通过暴力推翻的,而法国的人口才两三千万。中国不能这样折腾,一定要走稳健的改革之路。
四是民生为大
我们坚持把民生放在第一位,所以中国消除贫困领先世界。世界贫困人口还在增加。印度把每日收入从2美元到13美元的就定位为中产阶级。按这个标准,2005年在印度中产阶级是2.64 亿,中国则是8亿人。但这个标准太低。你入住印度的饭店,帮你搬行李的服务生,住在贫民窟,会说几句英语,就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但你到上海星巴克问喝咖啡的小白领,他说我算什么中产阶级,我只有一套房子。中国人的要求高。
五是渐进改革
我们没用激进主义的“休克疗法”。邓小平比戈尔巴乔夫高明的地方就是不放弃现有的不完善的制度,而是尽量利用现有体制来运作,为现代化服务,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改进。实践证明“共产党+市场经济”比西方的市场经济制度更有作为。
六是顺序正确
改革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持续渐进、讲究轻重缓急。我们大致是先易后难,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后政治。
七是市场经济+宏观调控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力求把市场优势和宏观调控优势结合起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曾说,这场经济危机“是对不采用民主制度的国家的惩罚”。那么如今这场源自于美国的金融海啸该如何解释呢?我套用他的话,这是对信奉民主原教旨主义和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惩罚。
八是对外开放
在国际竞争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但以我为主,有选择地适应外部世界,学习别人的经验。中国模式有极强的竞争力,因为它源于激烈的国际竞争。
当然中国模式还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些相当严重。比如政府干预过多,造成某些市场发育不足;某些政治改革相对滞后,导致一些行业垄断和寻租腐败;贫富差异、生态问题、医疗教育,引起了很多人不满。但只要我们头脑清醒,意志坚定,集思广益,所有问题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问题就是机遇。
我自己一直套用丘吉尔的句式,把中国模式称为“最不坏”的模式。它确实有很多弊端,但是比较下来,其他模式弊端更多。
美国曾在整个非洲推行“结构调整方案”,大力削减政府的作用,结果非洲政治和经济全面恶化。美国专家曾在俄罗斯推行“休克疗法”,现在被俄罗斯人称为对俄的第三次浩劫。“华盛顿共识”要求各国开放资本市场,结果引发了一场又一场危机。有时候想起来都后怕:如果当初我们没有自己的立场,而是盲从西方模式,给中国带来的可能是灭顶之灾。
30年来,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社会革命;大部分人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我们避免了1997年的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金融海啸。纵观世界任何国家,只要取得其中一项成就已经很了不得了,但我们几乎全部实现了,这表明中国模式至少是“最不坏”的模式。
中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中国话语变得响亮的过程,我们拒绝西方“民主和专制”话语,认为“良政”与“劣政”才是关键所在,“游戏民主”只会带来灾难。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