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温疯狂陷害薄熙来的阴谋已经败露。。。 [2012/03]
- 图文:草泥马艾未未, 草泥马德国之声。。。 [2011/04]
- 图文: 《学习汤唯好榜样》 --- 恶搞汉奸形象 [2011/06]
- 陷害忠良卖国求荣当代秦桧温家饱暴露无遗 [2012/04]
- 薄熙来用行动回应温家宝的污蔑 [2011/05]
- 轱辘总理温家宝的末日已经来临。。。 [2012/05]
- ★★★ 声援国内网友公诉茅于轼签名活动现在开始★★★ [2011/05]
- 茅于轼和带路党是真正的文革遗毒 [2011/05]
- 解读拉登死前最后一句话:“那不是我” [2011/05]
- 中共处置温家宝已经别无选择! [2011/06]
- 图文: 温家宝遭到党内批判, 左派胜利在望 [2011/05]
- 习近平戳穿反毛汉奸制造假新闻 [2011/05]
- 原创:胡温里通外国卖国求荣。。。 [2012/03]
- 独家泄密:温家饱审讯薄熙来。。。 [2012/03]
- 图文: 乌有之乡是胡温挥之不去的噩梦。。。 [2012/04]
- 美国被惩罚, 大多数中国人能不高兴吗? [2011/05]
- 向为反腐败而牺牲的六四学生致敬 [2011/06]
- 解滨的行为艺术让全国人民笑晕了! [2011/04]
- 原 创:毛 泽 东 思 想 万 岁 方 阵 最 震 撼 ! [2009/10]
- 在 德 国 思 考:十 万 个 为 什 么 ? [2009/09]
- 海外华人声援公诉茅于轼已有38名网友签名! [2011/06]
- 图文: 揭开汉奸茅于轼幕后黑手 [2011/05]
- 中 国 崩 溃 论 [2009/09]
从我长期的观察发现, 普世派往往与极左分子是一样的。 看完铁流的文章, 让我找到又一个可靠的证据, 见附件一。 铁流声称曾经是狂热的拥毛者, 现在却是反毛的极端分子。
我相信铁流就是当年跳忠字舞最起劲的拥毛者。 很多人都认为江青是极左, 而事实上江青是反对用封建方式崇拜毛泽东的忠字舞的, 制止忠字舞的正是江青, 见附件二。
当年搞极左最凶的竟然是刘少奇邓小平, 搞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放卫星、粮食亩产万斤的浮夸风的正是刘邓, 刘少奇主管的四清运动成为残酷的极左清洗运动。
刘少奇最后被林彪江青等批斗可谓极左批斗极左的右派。
当今中国谁是极左呢? 反对妥协主张暴力夺权的, 全盘否定邓小平理论的, 都是极左分子, 对这些人, 我们要反对! 对那些坚持毛泽东思想支持社会主义的左派, 我们要支持。 对爱国的、支持共产党自我改良的的自由派, 我们也要支持和团结, 共同对付极左和极右分子。
铁流这种由狂热的毛左变为极右汉奸的最大特点是机会主义, 哪一派占上风他就极端地支持哪一派, 以谋求个人最大利益。
广龙
2011年6月8日
附件一
铁流:公诉毛泽东无惧断头
【多维新闻】茅于轼痛骂毛泽东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茅于轼,连中共党内老人辛子陵也成为中国左派狂热分子的箭靶,以乌有之乡为代表号召公诉二人的声音高潮迭起,将中国的左右之争与毛泽东的重新评定再次推向前台,与之相对,曾被定为右派的中国作家铁流也针锋相对,连连发声,指责左派与某政治野心家上下一气,企图借毛泽东知名谋取权力,将中国再次拉到毛时代的恐怖社会中,称自己将坚持公诉毛泽东,即使断头也在所不辞。
自6月6日《参与》连续发表铁流的《我为什要倡议全国五七难友团结起来起诉毛泽东》、《乌有之乡左先生,你们“公诉”错了人》两篇文章。
铁流在文章中称,毛泽东这个一心想“万岁”的暴君死去了几十年,可他的“思想”没有死,“精神”没有死,他的头像至今还挂在天安门楼,他的孝子贤孙大有人在。不少政治野心家和中共党内极其顽固的左派,无时无刻不在利用他不散阴魂反对箝制党内外的改革派和民主派,企图扭转时代前进的车轮。
他说,现在一些政治野心家和毛派分子上下勾结串通一气,以高举红旗为名,大搞“尊毛去邓”的复僻活动,公开叫嚷为“四人帮”翻案,“打倒现代走资派”,重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近来他们借用毛派老巢的“乌有之乡网站”,在全国发动所谓的“公诉汉奸、卖国贼茅于轼、辛子陵”的违法活动,大有“黑云压城城有摧”之势。他们不是在“公诉”茅于轼一人,是在“公诉”全国五十多万受毛泽东长达二十多年政治迫害的亡灵和倖存不多的老人。同样,他们不是在“公诉”辛子陵,是在“公诉”党内所有的民主派和改革派。
乌有之乡号召的公诉运动还吸收了毛泽东生前警卫的联署声援以及来自北京和地方的左派支持力量,他们纷纷利用座谈的形式向茅于轼等人发难。不过,到目前为止中共高层对此未置一词。
铁流指,今天乌有之乡一伙毛派分子敢如此含血喷人,定有暗藏在高层里面个别毛左在支持。似有意指责在重庆举起红色大旗的薄熙来,乌有之乡网站据称也在此前前往重庆,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
这些躲藏在高层里面的个别毛左人物,为了抢班夺权进入十八大领导班子,借用纵用乌有之乡一帮利令智昏的狂热分子,制造了这个“公?”闹剧,企图再次把全国人民拖入红色血腥的争斗旋窝。
铁流还在文章中揭露,毛泽东创制的特权专制体制造成了他的穷奢极慾、好大喜功。那个年代全国人均存款不足2.5元人民币情况下,他个人却拥有1.4亿元巨额存款,是毛中国第一首富。毛在农民饿死三千七百多万的恐怖大饥荒时期,耗费巨资在全国各地为自己修建豪华行宫,仅相关专题
中朝将合作开发黄金坪经济区 中国的香格里拉承诺打动了谁? 民调:92%美受访民众相信上帝 温家宝受孤立将不会挫伤中国民主进程 韶山滴水洞就耗资一亿多。如果把用于毛建造豪华行宫的钱用于购买粮食,三千七百多万饿殍就可以活下来。毛泽东的豪华行宫在全国有61座。毛泽东剥夺全国作家创作的稿费,自己一人却独占巨额稿酬,文革期间全国印刷机构差不多在为他一人服务。
在国际上,好大喜功的毛泽东为了谋求第三世界的“老大”,不惜慷国民之慨,超出国力援助亚、非、拉那些与本国人民为敌的无赖政权。即使是在饿死几千万农民的大饥荒时期,中国对外援助的力度也有增无减,本来应该用于中国人救命的大批粮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流氓国家。
他列举阿尔巴尼亚,称这个“躺在中国人身上过日子”的国家1954年以来接受中国近90亿元人民币援助。平均40个中国人养活一个阿尔巴尼亚人。与此同时,受援国对中国援助的物资却肆意挥霍。中国援助的水泥、钢筋到处用来修建烈士纪念碑,阿尔巴尼亚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修建了1万多个,平均每两公里就有一个。
铁流引述,一位历经毛泽东灾难年代的网友的话说:“不只三年大饥荒时期大批饿死人,整个毛中国时期饿死人的现象一直没有间断过。多数人尤其是农民长年吃不饱肚子,依靠今天连猪狗都不吃的野菜杂粮充饥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普遍景观。”
另外,文化生活异常单调贫乏。“没有舞厅、没有歌厅、更没有茶室咖啡馆。中外名著和文史巨著全被打为“封、资、修毒草”,要看书只能看毛选和毛语录;年轻人若胆敢看言情、武侠小说,一经发现就会被“举报”,就会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批斗、坐牢甚至枪毙。
还有,个人行动自由完全被剥夺。农村青年只能在自己村的土地上没日没夜按村官的指令超负荷劳作,外出或进城要村官出具“介绍信”,否则寸步难行。城镇青年的一举一动则受到街道居委会的严密监督管辖。婚姻恋爱基本不能自主。个人婚姻多靠“组织”安排或事先要向“组织”请求报告,谈个自由恋爱要冒坐牢风险。
在没完没了的造神仪式和无聊庸长的大会小会。城镇职工法定的周末和节假日,都被这些节假日大多被开会、学毛著和没完没了的政治活动所侵占。无休止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害得人人自危互为仇寇。毛中国的政治迫害摧毁了一切温情脉脉的 亲情友情为了表忠或自保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夫妻为敌,多数人惶惶不可终日。
他警告并提醒,乌有之乡公诉错了人,从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与投机者。中共当权者必须正视历史,彻底和毛泽东切割,逐步地有限地开放舆论,建立和键全党内三权分治的制衡机制,然后加大民主进程扩大到党外群团。这条创新思维的建国之路’必然有风险、有争论、有起伏,有斗争,但只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就会民富国强开万世太平。至于在前进路上所出现的一些失误,例如分配不公,官员贪腐,权钱交易等诸多弊端,究其原因是毛泽东专横体制未彻底清除所留下的怪胎,决不是改革开放的结果。
铁流强调虽然自己曾经是个狂热的拥毛分子,但现在主张倡议起诉毛泽东绝非个人恩怨,而是六十年来所见所闻形成的爱恨观念,所以绝不允许他的黑恶势力捲土重来,国家民族再回到啼饥号寒年代。“为此批毛揭毛是自负的历史使命,纵掉头断脑在所不辞!”
铁流发出倡议:“全国受害的五七人团结起来,向最高人民法院起欣毛泽东践踏宪法,破坏党章,无视生命,枉法杀人的血腥罪恶”,收到诸多回应。
(穆尧 编辑)
附件二
忠字舞历史真相
作者:千流
作者:千流
忠字舞,是文革高潮时期的一段历史现象,生于群众,死于政客。笔者之所以刻意写此文为忠字舞号辩白,一方面是因为右派常拿此嘲笑左派及广大百姓,另一方面是因为唯物左派也站在右派立场上贬斥忠字舞,是左右合伙判了忠字舞的“死刑”,所以要辩白,希望去伪存真,使真相得到复活。
一、 世界舞蹈之林
舞蹈分类包括东方的,西方的,古典的,现代的,百舞争艳。
芭蕾舞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一词本是源于古拉丁语ballo的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芭蕾最初是欧洲的一种群众自娱或广场表演的舞蹈,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严格的规范和结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起舞。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芭蕾17世纪在法国宫廷形成。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七个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这五个基本脚位一直沿用至今。芭蕾作品编导是关键人物,他根据文学剧本(或一个故事、一首诗、一部音乐作品)构思出舞剧结构或舞蹈结构,再由演员来体现。编导和演员都必须掌握芭蕾语言(或芭蕾语汇)--芭蕾技术技巧,以及运用芭蕾语言表现特定内容或情绪的能力,编导应该深谙它们长于表现什么,不能表现什么。芭蕾结构形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群舞等,编导运用古典舞、性格舞(舞台化的民族舞蹈和民间舞蹈)、现代舞等,按上述形式可以编出多幕芭蕾(分场或不分场,如《天鹅湖》)、独幕芭蕾(如《仙女们》)、芭蕾小品(如《天鹅之死》)等。芭蕾的这种结构形式在19世纪后期发展到高度规范化和程式化,以致影响和限制了芭蕾的发展。
标准舞(Standard)又称"摩登舞"。体育舞蹈项群之一。内容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特点是由贴身握抱的姿势开始,沿着舞程线逆时针方向绕场行进。步法规范严谨,上体和胯部保持相对稳定挺拔,完成各种前进、后退、横向、旋转、造型等舞步动作。具有端庄典雅的绅士风度。曲调大多抒情优美,旋律感强。服饰雍容华贵,一般男着燕尾服,女着过膝蓬松长裙。
华尔兹舞(Waltz) 用w表示。也称"慢三步"。摩登舞项目之一。舞曲旋律优美抒情,节奏为3/4的中慢板,每分钟28~30小节。每小节三拍为一组舞步,每拍一步,第一拍为重拍,三步一起伏循环。通过膝、踝、足底、跟掌趾的动作,结合身体的升降、倾斜、摆荡,带动舞步移动,使舞步起伏连绵,舞姿华丽典雅。是维也纳华尔兹(快三步)的变化舞种。19世纪中叶,维也纳华尔兹传到美国,当时美国崇尚舒缓、优美的舞蹈和音乐,于是将快节奏的维也纳华尔兹逐渐改变成悠扬而缓慢、有抒发性旋律的慢华尔兹舞曲,舞蹈也改变成连贯滑动的慢速步型,即今之华尔兹舞。
维也纳华尔兹(Viennese Waltz) 用V表示。也称"快三步"。摩登舞项目之一。舞曲旋律流畅华丽,节奏轻松明快,为3/4拍节奏,每分钟56~60小节,每小节为三拍,第一拍为重拍,第四拍为次重拍。基本步伐是六拍走六步,二小节为一循环,第一小节为一次起伏。基本动作是左右快速旋转步,完成反身、倾斜、摆荡、升降等技巧。舞步平稳轻快,翩跹回旋,热烈奔放。舞姿高雅庄重。源于奥地利的一种农民舞蹈,由男女成对扶腰搭肩共同围成一个圆圈而舞,故被称为"圆舞"。著名的约翰·施特劳斯为华尔兹谱写了许多著名的圆舞曲。
探戈舞(Tango) 用T表示。摩登舞项目之一。2/4拍节奏,每分钟30~34小节。每小节二拍,第一拍为重拍。舞步有快步和慢步,快步(quick)占半拍,用Q表示;慢步(slow)占一拍,用S表示。基本节奏是慢、慢、快、快、慢(S、S、Q、Q、S)。舞曲节奏带有停顿并强调切分音;舞步顿挫有力,潇洒豪放;身体无起伏、无升降、无旋转;表情严肃,有左顾右盼的头部闪动动作。源于阿根廷民间,20世纪传入欧洲上层社会,后流行于世界各国。
狐步舞(Foxtrot) 也称"福克斯"。用F表示。摩登舞项目之一。舞曲抒情流畅,节奏为4/4拍,每分钟28~30小节,每小节为四拍,第一拍为重拍,第三拍为次重拍。基本步伐是四拍走三步,每四拍为一循环。分快、慢步,第一步为慢步(S),占二拍;第二、三步为快步(Q),各占一拍。基本节奏为慢、快、快(S、Q、Q)。以足踝、足底、掌趾的动作,完成升降起伏,注重反身、肩引导和倾斜技术。舞步流畅平滑,步幅宽大,舞态优雅从容飘逸,似行云流水。20世纪起源于欧美,后流行于全球。快步舞(Quickstep) 用Q表示。摩登舞项目之一。舞曲明亮欢快,舞步轻快灵活,跳跃感强,是体育舞蹈中一种轻快欢乐的舞蹈。节奏为4/4拍,每分钟50~52小节。每小节四拍,第一拍为重拍,第三拍为次重拍。舞步分快步和慢步。快步用Q表示,时值为一拍;慢步用S表示,时值为二拍。基本节奏是慢、慢。快、快、慢。舞步组合有跳步、荡腿、滑步等动作。起源于美国,20世纪流行于欧美和全球。
拉丁舞(Latin) 体育舞蹈项群之一。内容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特点是舞伴之间可贴身,可分离。各自在固定范围内辐射式地变换方向角度,展现舞姿。步法灵活多变,各舞种通过对胯部及身体摆动不同的技术要求,完成各种舞步,表现各种风格。舞姿妩媚潇洒,婀娜多姿。风格生动活泼,热情奔放。曲调缠绵浪漫,活泼热烈,节奏感强。着装浪漫洒脱,男着上短下长的紧身或宽松装,女着紧身短裙,显露女性曲线的美。
伦巴舞(Rumba) 用R表示。拉丁舞项目之一。节奏为4/4拍,每分钟27~29小节。每小节四拍。乐曲旋律的特点是强拍落在每小节的第四拍。舞步从第4拍起跳,由一个慢步和两个快步组成。四拍走三步,慢步占二拍(第4拍和下一小节的第一拍),快步各占一拍(第二拍和第三拍)。胯部摆动三次。胯部动作是由控制重心的一脚向另一脚移动而形成向两侧作"∞"型摆动。具有舒展优美,婀娜多姿,柔媚抒情的风格。其产生与西班牙和非洲的舞蹈有密切关系,后在古巴得到发展。
恰恰舞(Cha-Cha-Cha) 用C表示。拉丁舞项目之一。节奏为4/4拍,每分钟30~32小节。每小节四拍,强拍落在第一拍。四拍走五步,包括两个慢步和三个快步。第一步踏在第二拍,时间值占一拍;第二步占一拍:第三、四两步各占半拍;第五步占一拍,踏在舞曲的第一拍上。胯部每小节向两侧摆动六次。舞曲热情奔放,舞步花哨利落步频较快,诙谐风趣。源于非洲,后传入拉丁美洲,在古巴得到发展。
桑巴舞(Samba) 用S表示。拉丁舞项目之一。舞曲欢快热烈,节奏为2/4拍或4/4拍,每分钟52~54小节。强拍落在每小节的第二拍或第四拍。每小节完成一个基本舞步。舞步在全脚掌踏地和半脚掌垫步之间交替完成,通过膝盖上下屈伸弹动,使全身前后摇摆,并沿着舞程线绕场行进,属"游走型"舞蹈。特点是流动性大,动律感强,步法摇曳紧凑,风格热烈奔放。源于巴西,是巴西一年一度狂欢节的舞蹈。
斗牛舞(PasoDoble) 用P表示。拉丁舞项目之一。音乐为旋律高昂雄壮、鲜明有力的西班牙进行曲。节奏为2/4拍,每分钟60~62小节。一拍一步,八拍一循环,特点是舞步流动大,沿着舞程线绕场行进,游走型舞蹈。舞姿挺拔,无胯部动作及过分膝盖屈伸。用踝关节和脚掌平踏地面完成舞步。动静鲜明,力度感强,发力迅速,收步敏捷顿挫,源于法国,盛行于西班牙,系据西班牙斗牛场面创作而成。男为斗牛士,气宇轩昂,刚劲威猛,女为红色斗篷,英姿飒爽,柔美多变。
牛仔舞(Jive) 用J表示。拉丁舞项目之一。旋律欢快,强烈跳跃,节奏为4/4拍,每分钟42~44小节、六拍跳八步。由基本舞步踏步、并合步,结合跳跃、旋转等动作组合而成。要求脚掌踏地,腰和胯部作钟摆式摆动。特点是舞步敏捷、跳跃,舞姿轻松、热情、欢快。源于美国,原是美国西部牛仔跳的踢踏舞,50年代爵士乐的流行,加速和完善了这种舞蹈,但风格上还保持美国西部牛仔刚健、浪漫、豪爽的气派。
迪斯科
20世纪70年代风靡世界的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是美国黑人创造的爵士舞之一。从70年代兴起,最初只流行在美国小城镇的黑人聚居区和拉丁美洲下层社会中,并不为人所注意,甚至被上层社会所不齿。但没多久,它就迅速流传,直至风靡全世界。迪斯科音乐强调以夸张的强弱力度的交替反复诱发内在的节奏冲动来支配舞步,比传统的华尔兹、探戈等,更为自由,突出个性。舞蹈动作可随着音乐节奏即兴发挥。
踢踏舞
一种用脚击打地面的节奏性舞蹈。源于爱尔兰和兰开夏的木鞋舞。它的基本技巧是用脚跟、脚掌、半脚掌、脚尖击打地面发出响声,以丰富而复杂的节奏变化取悦观众。表演时需要在舞鞋的前掌部分加装金属片,使击地的响声清脆悦耳。踢踏舞于20世纪初在美国的杂耍剧场中风行,并出现了不少专门从事踢踏舞表演的职业演员,其中最有名的有B.鲁宾逊、E.鲍威尔、F.阿斯泰尔、P.德雷伯、R.博格和A.米勒等。这种舞在20世纪70年代曾再度流行,风靡一时。
方舞
由4对舞伴站成四方形跳的舞蹈形式,尤指美国方舞,它已成为美国民间舞蹈文化的一个很有特色的部分。方舞起源于英国乡村舞的两种派生物:一是源于英国轮舞、节奏鲜明、复杂的花样舞蹈——肯塔基跑步舞;一是路易十五时代十分流行的、四方型的法国对舞——科蒂荣。方舞通常包括一连串的“花样”,每个“花样”中的舞蹈队形都是对称的,而舞步则比较简单,“花样”的顺序是事先安排好的,由一位领舞者(可以是舞路者之一,也可以是不参加舞蹈的另一个人)用呼喊声来指挥“花样”的及时转换,他能够即景生情地呼喊出押韵的词句(有时还使用方言)来激励舞者,使气氛活跃起来,有时舞者也呼喊出与他相互应和的词句。美国方舞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英格兰、苏格兰、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以及墨西哥舞蹈或民间游戏的因素,形成种类繁多的变体。
街舞
街舞(英:Hip Hop,日:ヒップホップ)最早起源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爵士舞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的产物,它的动作是由各种走、跑、跳组合而成,并通过头、颈、肩、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振、波浪形扭动等连贯组合而成的,各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健身效果,既注意了上肢与下肢、腹部与背部、头部与躯干动作的协调,又注意了组成各环节各部分独立运动。80年代传人中国,并逐渐作为健身活动传播开来。
二、世界舞蹈之巨树忠字舞
忠字舞是文革高潮时一种群众创造的一种表示对毛泽东忠心、忠诚为内容的一种新式集体舞蹈。
较为典型的是以《大海航行靠舵手》、《敬爱的毛主席》、《在北京的金山上》、《满怀豪情迎九大》、毛泽东语录歌等歌曲为伴唱、伴奏。流行于文革高潮期,时间约在1966—1968年间;九大以后渐趋衰微。
其舞蹈语汇是从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里衍生出来的,也有人认为舞蹈源自内蒙古一带的“安代舞”,为了通俗易用又给予简化。舞蹈动作粗放、简单、夸张,大多采取象形表意、图解化的表现手法。主要动作设计有: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斜出弓步表示永远追随伟大导师毛主席; 手指怒指地面表示彻底砸烂资产阶级;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跳舞时手里通常以《毛主席语录》(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
它的动作近似于广播体操,但又非常单调、机械。舞蹈者全身心充溢着朝圣的庄严感,情绪激荡。但舞蹈动作粗糙、僵硬、稚拙,缺乏美感。跳舞者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白天黑夜,在车间、操场、码头、街头、田间……每天早晨,随处可见跳“忠字舞”的人群。忠字舞因此也成了一个时代的象征。
例如: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有多少知心的话儿要对您讲” 舞者双手按着自己胸部;“我们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您唱” 舞者两手放到腮帮,仰头望,手指呈放射状地一闪一闪;“千万颗一颗红心”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并,画成一个心的形状比在胸前;“要献给您”舞者单腿的脚尖跳跃着,另一条腿不断后踢,双手把那一个心形向右上方一下、一下地送上去。
跳舞时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它的动作有点像广播体操,多僵直的、生硬的、对机械的物理位移的模拟。舞蹈者全身心充溢着朝圣的庄严感,情绪激荡,但由于舞蹈粗糙、僵硬、稚拙,却又让人产生滑稽的感觉。专业人士和一般民众多批评说没有美感,但也有人说舞蹈姿势优美者可与后来劲舞媲美。无意间给革命时代的娱乐匮乏提供了某种补偿。
游行时的忠字舞方阵动辄成百上千人,前后相连可达上万人、队伍逶迤数里,同时载歌载舞前进,有时竟持续十多里路、好几个小时。跳一会儿,步行休息一会儿,交替行进。其场面、规模之庞大,气势之磅礴,为史无前例地恢宏无比、狂热亢奋。举行“早请示、晚汇报”仪式和庆祝性的游行时,都要表演这样的舞蹈。无需特别舞蹈基本功和专门训练,易学易会,男女老少都可以完成。
湖南诗人胡遐之曾以古风为之写照:“忠字舞,手应锣,脚应鼓;一声号令为军伍。忠字舞,心应鼓,口应锣;舞时更唱语录歌。忠字舞,狂且野,飙轮火被金光射;忠字舞,野且狂,舞兴浓处昼夜忘。左旋右转无已时,男女老少俱难辞。爹娘仆地儿孙赞,忠于领袖有何碍。曲终舞罢祝无疆,更有林总永健康!”
笔者以为,忠字舞是舞蹈艺术的一种,判“死刑”实在荒唐。笔者对忠字舞是有发言权的,少年时亲身跳过。综合起来忠字舞还有如下特点:
节奏强,刚阳有力。
忠字舞伴曲多为革命歌曲,故节奏必强,逾跳逾有力。
动作大
比如脚过头顶,手落地是经常的。
有利健康
由于跳忠字舞节奏强、动作大、逾跳逾有力,跳几分钟就会出一身汗,是极佳健身之道。由于边跳边唱,唱的内容都阳光向上,故也利身心健康。
心体合一、曲舞合一
跳忠字舞时要求心体合一,心想红太阳,手也要比划红太阳,很容易感染自己和观众。曲舞合一是指不同内容的歌曲配不同的舞蹈动作。
易学、创造性强、不限场地人数
没有规范动作,任你想象发挥,不限场地和人数,深受百姓欢迎。
忠字舞是空前绝后的,其人数众多,其情溢于表,即使是三大宗教的教主也没获此殊荣。
通过对忠字舞的了解,公正的人们会看到忠字舞不亚于任何舞蹈,理所当然应当成为世界舞蹈之林的一部分。
三、忠字舞兴起和消亡原因
忠字舞的兴起和文革历史大环境有关,文革高潮时亿万群众对毛泽东的热爱和崇拜登峰造极,所以一经产生便传遍大江南北,兴起并无哪个政治家引导,说林彪支持忠字舞没有任何根据。恰恰相反,其消亡却是政治家及马派理论家的促成的。
据说江青、康生等在九大前后有谈话不赞成忠字舞,认为是封建主义特色,不是马克思主义,制止了这种所谓形式主义的忠字舞活动。文革初期跳忠字舞的风气不但不是像右派们指控是江青等鼓动,相反,恰恰是在江青干预下逐步停止的。文革后,邓小平时代全面清算文革,忠字舞自然成了靶子,成为文人墨客的笑料。在忠字舞问题上左右是合流了,这不令人深思吗?
笔者认为,忠字舞之所以至今不能得到公正评价,其深层原因是改革后非毛化的需要,忠字舞问题出在是忠于毛主席;如果换了忠于党、忠于人民,讨伐者就不会有哪么多;如果换了忠于官僚、文化精英、资本家,说不定忠字舞要获诺贝尔奖金的。如果不是这样,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不堪入目的肚皮舞、脱衣舞都没人禁,而单禁忠字舞了。
笔者讨厌庸俗唯物论和庸俗马克思主义。庸俗唯物论和庸俗马克思主义不懂任何事物要生存发展必须有其形式保证,传播理想需要有多种形式,忠字舞也是一种形式。在人类灵魂严重丧失,庸俗唯物主义大行其道,各阶级都以追求物质第一的动物化时代,旧宗教日益削弱并不能拯救人的灵魂的时候,只有毛泽东思想才能解黩人们的灵魂,毛泽东思想是人民解放的心灵启明星,所以自然会有人荣当毛教徒,什么是教徒?教徒就是一种有形式的理想的信仰者、传播者和捍卫者,作为毛主义者,就是要甘当毛主义的信仰者、传播者和捍卫者,用庸俗唯物主义和庸俗马克思主义看待忠字舞是错误的,忠于理想和忠于皇帝不是一回事,百姓跳一跳忠字舞有益无害,不必大惊小怪,基督徒等可做礼拜,百姓为何不可跳忠字舞呢?
(本文舞蹈资料源于百度)
20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