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姨你好吗?---记张玉凤 [2014/09]
- 急诊室逸闻-----圣诞节的悲哀(1) [2010/12]
- 老年入花丛---男人大忌 [2013/01]
- 请教能人,怎样修烤面包机(toaster) [2011/08]
- 当月话题 《 退休之痛--金钱危机》 [2013/12]
- 回国相亲---丈母娘竟然是学妹! [2013/12]
- 江泽民与习近平的对话 [2012/06]
- 紧急求助!!! [2012/05]
- 为贪小便宜,摇身一变成穷人 [2012/09]
- 一瞬间的悲剧 [2014/02]
- 草垛情缘--1--血浓于水 [2011/04]
- 两位老先生的征婚闹剧 [2014/01]
- 父亲和江青的历史渊源 [2012/03]
- 如何驱除欠租房客?----急需帮助!!! [2012/06]
- 温哥华浮生奇遇记 [2011/04]
- 灵异事件(18+) [2012/03]
- 老丁赢官司---奇迹 [2012/12]
- 黑土地上的爱情-----写在父母的结婚纪念日 [2012/01]
- 天地举哀,鬼神共泣--爸爸您走好 [2011/06]
- 老李的湘缘--试婚(少儿不宜) [2010/06]
- 泣谢各位网友,明天准备回国 [2011/06]
- 忆父亲 [2011/11]
- 本人高悬免战牌,彻底退出论战 [2012/05]
- 青核桃的故事 [2012/12]
- 网上求实 [2010/01]
今天凌晨4时15分,91岁的父亲在协和医院闭上了双眼。经过十几天的抢救,医治无效,他终于咽下了最后的一口气。这也算是寿终正寝,可惜的是6个子女都不在国内,没有一个在床前送终。我们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能是含着满腔热泪,下周回去奔丧。
父亲生于1919年10月22日,祖籍安徽合肥。后来全家迁至江苏省浦口乡下,那时父亲才几岁。他在上海长大,少年时代师从陶行知先生,曾在山海工学团生活和学习数年。十九岁他来到延安,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马列学院三班。由于他文采过人,头脑清楚,逻辑条理性强。人称他是一支神笔。在延安他曾经当过徐特立的秘书,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任张闻天的秘书,解放战争后期来到东北教育部工作。这便是教育部的前身。他是中国教育部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被称作是中国教育史的活字典。他在教育部工作了50几年,官虽不大,但可谓是一个老教骨。
七十年代末,他在清华大学担任副校长。他的任务是管理6个系,为清华大学做好文革后期的拨乱反正工作,恢复新的教学秩序。给受牵连的教授们及讲师们落实政策。包括政治上平反,生活上解决困难,解决子女的就学等等琐碎杂事。同时开始实施新的教学大纲。他为所有的人操心,就是无暇去管自己的孩子和家庭。好在我们6个都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学校,继而攻硕读博。总算没有辱没这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他的一生,全部贡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我为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他是一个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个慈父,一个出色的家庭教师。他是北师大几十年的兼职教授。在他的一生中,永远不知疲倦地写书,可以说是著作等身。再有几个月,他就92岁了。在最后的日子里,他与疾病抗争的好苦。每天高烧39度多,心衰,肾衰,肝衰,以至全身衰竭。最后是输液过多引起全身水肿,无尿。血压不升,心跳停止。他走了,就是一种解脱。他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和我的妈妈团聚在一起。
我在此写了一副16字碑文,准备刻在墓碑上。不知谁有更好的主意,请提建议。先谢了!!!
碑文如下:自幼师陶,育人华夏。鞠躬尽瘁,兴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