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姨你好吗?---记张玉凤 [2014/09]
- 急诊室逸闻-----圣诞节的悲哀(1) [2010/12]
- 老年入花丛---男人大忌 [2013/01]
- 请教能人,怎样修烤面包机(toaster) [2011/08]
- 当月话题 《 退休之痛--金钱危机》 [2013/12]
- 回国相亲---丈母娘竟然是学妹! [2013/12]
- 江泽民与习近平的对话 [2012/06]
- 紧急求助!!! [2012/05]
- 为贪小便宜,摇身一变成穷人 [2012/09]
- 一瞬间的悲剧 [2014/02]
- 草垛情缘--1--血浓于水 [2011/04]
- 两位老先生的征婚闹剧 [2014/01]
- 父亲和江青的历史渊源 [2012/03]
- 如何驱除欠租房客?----急需帮助!!! [2012/06]
- 温哥华浮生奇遇记 [2011/04]
- 灵异事件(18+) [2012/03]
- 老丁赢官司---奇迹 [2012/12]
- 黑土地上的爱情-----写在父母的结婚纪念日 [2012/01]
- 天地举哀,鬼神共泣--爸爸您走好 [2011/06]
- 老李的湘缘--试婚(少儿不宜) [2010/06]
- 泣谢各位网友,明天准备回国 [2011/06]
- 忆父亲 [2011/11]
- 本人高悬免战牌,彻底退出论战 [2012/05]
- 青核桃的故事 [2012/12]
- 网上求实 [2010/01]
1977
年春,66岁的老将刘达被中央一纸命令调到清华大学去做党委书记兼校长,军令如山,必需立即执行,不得有丝毫怠慢。此时此刻的刘达,经过十年文革的折磨,坐过飞机挨过批斗,当过三反分子戴过高帽;他早已经身心俱疲,满身伤痛。重返教育岗位做领导,虽然是心有余,但也明显地感到力不从心。清华大学经过十年文革,已经是被折腾得千疮百孔,冤假错案堆积如山,每位教授头上都有顶帽子,各种分子的头衔满天飞。教学质量低下,文革中毕业的学生只有文革前的中专水平。两位钦差大臣迟群和谢静宜统治清华十年,留下的是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一个名符其实的重灾区!刘达唯一能做的是,依靠中组部调集精兵强将,建立一个坚强能战斗的领导班子,携手重整这个难以收拾的残局,早日重振清华雄风,恢复中国顶尖大学的声誉。
刘达一个电话打到北京市委,找到了正在某重要部门当领导的父亲:“老张,如今中央派我去清华当校长。清华大学是个重灾区需要拨乱反正,重振中国顶尖大学的雄风,进入世界常春藤大学的行列。老弟你今年
58岁,年富力强,正是干事的时候。我很需要你来清华做我的助手。如果没有几个得力的干将相帮,我根本不可能接下这个棘手的差使!我知道你是个能人,你如果能帮助我过五关斩六将度过难关,是我求之不得的!我等着你的一句话!”父亲没有丝毫的犹豫,二话不说立即答应老领导的调遣。说实话,当时他工作的那个市委单位是个非常好的去处,不但福利和待遇很高,而且父亲在那里处处得到尊重和爱戴,心情很愉快。他做出这个决定简直就是舍了福窝去跳苦海,这岂不是吃错了药,自讨苦吃!有些人便在背后说风凉话,说父亲糊涂,讥笑他是鬼迷心窍,刚刚摘掉三反分子的帽子就去涉足教育界的老大难单位,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1977
年冬,父亲带着简单的行装,肩负清华大学副校长的任命来到了清华园,入住在荷花池第二招待所(简称荷二)。那是一间位于一楼西北角的北房,阴暗潮湿,纱窗残破不全,屋里老鼠横行。父亲的小跟班是上中学的小弟,每天这个小男孩要给父亲上食堂打饭,提着暖壶打开水,然后再匆匆忙忙地骑车上学。
父亲来到清华之后,立即发表就职演说。他说干就干,大刀阔斧地给教职工平反摘帽,恢复名誉。至78年2月,清华最后一个著名的右派得以平反摘帽,并恢复了二级教授的待遇。他就是最敢说真话,最能坚持真理;全国最刚直不阿的海瑞式学者,水利系的黄万里教授。与平反摘帽并行的措施是:父亲着手制定了教授住房回迁的方案和举措。他下了死命令,文革期间非法入住者必须限期搬家,违者以自动离职处理。这样做的后果是得罪了一批人,他们多是文革期间的造反派,由于切身利益遭到了威胁,总是愤愤不平,伺机寻求报复。
那时,父亲吃完晚饭后习惯散步二十分钟,他经常从荷花池走到工字厅的办公室,晚上再继续办公直到深夜。然而在路上,父亲常常受到突如其来的袭击:有一些骑着快车的男孩,他们会突然经过父亲的身边,掠走父亲的帽子,扔进水沟;有时候在夜间的回程路上,父亲会受到不知何方而来的石头和瓦片的攻击。最有戏剧性的一次是趁父亲上班时撬了宿舍的门锁;入侵者将弟弟的教科书扔了一地,洗手的肥皂被小刀割的像个刺猬,床上的被褥和枕头通通被扔在地上,踩满了黑色的脚印!可是抽屉里的饭票居然没有被偷,这显然是一次泄私愤的报复事件。当时招待所的领导要报警,而父亲却哈哈一笑,根本不当回事。(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