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姨你好吗?---记张玉凤 [2014/09]
- 急诊室逸闻-----圣诞节的悲哀(1) [2010/12]
- 老年入花丛---男人大忌 [2013/01]
- 请教能人,怎样修烤面包机(toaster) [2011/08]
- 当月话题 《 退休之痛--金钱危机》 [2013/12]
- 回国相亲---丈母娘竟然是学妹! [2013/12]
- 江泽民与习近平的对话 [2012/06]
- 紧急求助!!! [2012/05]
- 为贪小便宜,摇身一变成穷人 [2012/09]
- 一瞬间的悲剧 [2014/02]
- 草垛情缘--1--血浓于水 [2011/04]
- 两位老先生的征婚闹剧 [2014/01]
- 父亲和江青的历史渊源 [2012/03]
- 如何驱除欠租房客?----急需帮助!!! [2012/06]
- 温哥华浮生奇遇记 [2011/04]
- 灵异事件(18+) [2012/03]
- 老丁赢官司---奇迹 [2012/12]
- 黑土地上的爱情-----写在父母的结婚纪念日 [2012/01]
- 天地举哀,鬼神共泣--爸爸您走好 [2011/06]
- 老李的湘缘--试婚(少儿不宜) [2010/06]
- 泣谢各位网友,明天准备回国 [2011/06]
- 忆父亲 [2011/11]
- 本人高悬免战牌,彻底退出论战 [2012/05]
- 青核桃的故事 [2012/12]
- 网上求实 [2010/01]
1945
年春,日本人在太平洋战场被美军打得节节败退,在中国的战场上的兵力大大地被削弱。此时此刻国共两党,组织军队共同抗日迅速反扑。眼看着小鬼子就要完犊子了。但是,日本人临死还要蹦三蹦,凭借他们在东北还有100万的精锐部队,号称天下无敌的关东军,在边境一带布防,欲与苏联红军决一死战。此时的母亲,正在哈尔滨的一所日本护士学校念书,即将毕业。由于她是名列榜首的优秀毕业生,据说毕业之后将要被充实到关东军的野战医院,并将委以重任,担任护士长。母亲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心急如焚。心说就是杀了我,也不能去给日本人当护士,继续做亡国奴,伺候鬼子伤兵!她在朋友的接应下,连夜逃跑,投奔了共产党军队,即当时的东北抗日联军。1945
年8月,日本人战败投降。东北这块富饶的黑土地成了国共两党争夺的一块肥肉。林彪带着十万军人和数百名延安干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到了东北,这其中就有我的父亲。到达东北之后共产党迅速招兵买马,建立根据地,扩大地盘。母亲所在的部队与林总的人马合并,新的番号是东北民主联军。驻扎在北满,如今的佳木斯一带。林总有眼光,当时收留了战败的日本俘虏近三千名,加入东北民主联军。其中90%的日本人是医生和护士,共产党把他们收编后,宣布了一个条件:目前战争时期,急需医护人员。请他们留下来用自己的技术为我们的军队服务,战争一旦结束,保证送他们回日本。这批人不久之后便为我所用,成为了野战医院主要的技术力量。母亲当时的职务是合江军区医院的总护士长。她管理着数十名日本护士和十几名军医,负责数百名伤病员的治疗和护理,还肩负着我军首长的日常保健工作。1948
年10月10日,东北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塔山阻击战打响。这是一场异常惨烈的激战。作为后方医护支援和战地救护,母亲被东野司令部派到前线,作为一个连级官员,她领导着几十名军医和护士,一个担架连和一个大车队,组成战地救护大队。塔山叫山而实际上并没有山的存在,只是一个百来户人家的小村庄。它东临锦州湾,西接台山。山与海之间仅有
12公里宽。蒋介石派侯镜如率领11个师,在海军舰艇的炮击和空军飞机轰炸掩护下,下定决心打开这只有12公里狭窄的通道,以驰援被围困的锦州。当时我军的装备和兵力都远不如国军的实力,敌强我弱,我军战士宣誓:“人与阵地共存亡!”一个连被打得只剩下一个人,一个团被打剩下不到一个连。阵地的争夺十分激烈,几乎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浸透。母亲冒着枪林弹雨,瘦小的身躯背着急救包,在交通壕里飞奔,炮火遮天蔽日,她奋不顾身,身先士卒,一口气背下来7名伤员,止血包扎后交给担架连运走。事后她才发现:帽子上有两个弹孔,军衣已经被伤员的血水浸透,一摸两手发粘,裤子也被打得稀烂。这场战役非常惨烈,从10月10起至10月15日结束。历经6天的鏖战,我军打援成功。以牺牲几千官兵的代价,阻击了几乎两倍于我的敌人,最后以国军死伤6549人,经海上撤退而告结束。在这场载入史册的著名战役中,母亲战地救护英勇,组织救护工作出色,不怕牺牲,获得纵队指战员的好评如潮。她因此立功授奖,被东野评为战地救护模范。我的小姨叫群,
18岁时追随母亲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小姨人老实憨厚,长得慈眉善目。她是东野后勤部的一名军需会计。她的特长是脑子清楚,条理性强。无论是多么复杂纷纶的账目都被她理得井然有序。保证东野几十万军队的粮草,弹药,被服的供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而小姨却应对自如,每天经她手出入的钱财成千上万,小姨工作极其认真,她的账目清楚,从来没有出过错误。可惜的是,在东北解放前夕,小姨牺牲了。她把一腔热血和20岁的青春献给了这块黑土地。作为革命烈士她被东野后勤部葬在松花江畔的小山坡上。60
多年过去了,小姨的坟还在那里,并且还经常有人献上鲜花。很令人感动的是,为东北解放献身的她多年后没有被人民忘却。(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