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姨你好吗?---记张玉凤 [2014/09]
- 急诊室逸闻-----圣诞节的悲哀(1) [2010/12]
- 老年入花丛---男人大忌 [2013/01]
- 请教能人,怎样修烤面包机(toaster) [2011/08]
- 当月话题 《 退休之痛--金钱危机》 [2013/12]
- 回国相亲---丈母娘竟然是学妹! [2013/12]
- 江泽民与习近平的对话 [2012/06]
- 紧急求助!!! [2012/05]
- 为贪小便宜,摇身一变成穷人 [2012/09]
- 一瞬间的悲剧 [2014/02]
- 草垛情缘--1--血浓于水 [2011/04]
- 两位老先生的征婚闹剧 [2014/01]
- 父亲和江青的历史渊源 [2012/03]
- 如何驱除欠租房客?----急需帮助!!! [2012/06]
- 温哥华浮生奇遇记 [2011/04]
- 灵异事件(18+) [2012/03]
- 老丁赢官司---奇迹 [2012/12]
- 黑土地上的爱情-----写在父母的结婚纪念日 [2012/01]
- 天地举哀,鬼神共泣--爸爸您走好 [2011/06]
- 老李的湘缘--试婚(少儿不宜) [2010/06]
- 泣谢各位网友,明天准备回国 [2011/06]
- 忆父亲 [2011/11]
- 本人高悬免战牌,彻底退出论战 [2012/05]
- 青核桃的故事 [2012/12]
- 网上求实 [2010/01]
我的籍贯应该是江苏省南京市。那是父亲的出生地。他和母亲在北京相识继而结婚,我们这几个孩子就因而成了北京人。属于外来户。京腔京味的北京话是永远也学不来的。父亲说上海味的普通话,因他在上海长大。母亲出生于黑龙江,则说东北味的普通话。爷爷和奶奶都是土里刨食的农民,没有文化。老太太住在我家小十年,帮助我父亲持家,做饭看孩子。她的南京土话我学的是维妙维肖。我也喜欢她做的江淮风味的菜肴。一直到我老叔有了头生子,她又去帮老叔。
2003年,老家的张姓亲戚突然发起了写族谱的倡议。我父亲积极响应,掏出了一万元。据说总共集资了20万。总家谱共50册。我家自然也分到了一部。我家列于第9册。按老一辈定下来的规矩我们中间的那一个字是“守”字。追随父亲那一辈的“富”字。我们于是都有了怪名字“张守某某”,甚至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谁是谁。我家的第三代因出生在国外,都是洋名字。于是他们的名字更怪:“张有戴维,张有希尔薇娅,张有凯西”,真是好笑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