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姨你好吗?---记张玉凤 [2014/09]
- 急诊室逸闻-----圣诞节的悲哀(1) [2010/12]
- 老年入花丛---男人大忌 [2013/01]
- 请教能人,怎样修烤面包机(toaster) [2011/08]
- 当月话题 《 退休之痛--金钱危机》 [2013/12]
- 回国相亲---丈母娘竟然是学妹! [2013/12]
- 江泽民与习近平的对话 [2012/06]
- 紧急求助!!! [2012/05]
- 为贪小便宜,摇身一变成穷人 [2012/09]
- 一瞬间的悲剧 [2014/02]
- 草垛情缘--1--血浓于水 [2011/04]
- 两位老先生的征婚闹剧 [2014/01]
- 父亲和江青的历史渊源 [2012/03]
- 如何驱除欠租房客?----急需帮助!!! [2012/06]
- 温哥华浮生奇遇记 [2011/04]
- 灵异事件(18+) [2012/03]
- 老丁赢官司---奇迹 [2012/12]
- 黑土地上的爱情-----写在父母的结婚纪念日 [2012/01]
- 天地举哀,鬼神共泣--爸爸您走好 [2011/06]
- 老李的湘缘--试婚(少儿不宜) [2010/06]
- 泣谢各位网友,明天准备回国 [2011/06]
- 忆父亲 [2011/11]
- 本人高悬免战牌,彻底退出论战 [2012/05]
- 青核桃的故事 [2012/12]
- 网上求实 [2010/01]
印地安人与鱼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捕鱼便成了他们谋生的主要技能。他们住在河边,吃在河边。鱼肉构成了70%的食物组成部分。幼儿的snack是鱼干。那东西是将半条生鱼去骨后,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鱼肉块连皮一起自然风干,吃的时候掰下一块搁在嘴里干嚼,一股子咸腥味。孩子们爱吃之极,奉之如天下美味,胜似糖果和饼干。家里的各种摆设也都是鱼的艺术形象。成人的主要肉类蛋白质来自于三文鱼,烤鱼,熏鱼,鱼干,一日三餐全都离不开鱼。
悉尼带着我来到他们的母亲河Frasor rever,让我用印地安人的方法亲自实践一下,身体力行地打一回鱼。这是一条美丽的河流。青灰色的河水自西向东湍急地流去,泛着微微的细浪。河面上弥漫着淡淡的腥味。远处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铁桥,凌驾在300米宽的水面上。桥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河边有8条摩托艇一字排开。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
为了节约时间,悉尼让我捷足先登,不必久等。我登上了悉尼侄女婿的摩托艇,穿上救生衣,装好网具,脖子上挎好照相机,船长便立马发动机器起航。天哪,太刺激啦!只见船头高高翘起,船尾水花飞溅。小艇以每小时70迈的速度飞向河的对岸。我的感觉是扮演了一回007的邦女郎。心在急速地跳动,手紧紧抓住船帮不放。细小的灰沙迷住了我的双眼,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千万别掉进水里,我要活命!!!我手忙脚乱,协助船长飞速下网,几乎与摩托艇的速度同步。眨眼之间,一张大网自东向西均匀地锁住了整个河道,鱼群顺流而下,一瞬间,全部进网。收网了,每扯一米网,就摘下一条大鱼。摩托艇满载而归。整整打到了50条1米多长的大三文鱼,学名叫做:spring salmon.每一条都有20-30磅重。打鱼本是无本生意,河边收购价一磅3加元,真可谓是一船黄金呀!
午饭就吃在河边。主菜是洋葱烤鲜鱼,主食是大米饭加煮玉米豆。虽不是什么珍肴美味,但也鲜香扑鼻,一扫而光。
天将晚,归心似箭。悉尼全家留我过夜,情真意切。本来想要一条大鱼带回美国去,但海关有政策不准带鲜肉及水果蔬菜过境,违者重罚。最后只拿了两小条熏鱼,和十几个家制成品鱼罐头打道回府。望着悉尼的白头发和脑后垂着的一条小辫子,我大声喊着:“欢迎你们来我家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