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要不要学钢琴? [2009/12]
- 《圣母颂》没唱成 [2009/12]
- 网聊的千万好处和一个坏处 [2009/11]
- 莫扎特的音乐和绛紫湮的“打倒” [2009/12]
- 汉译趣味美国俚语(2) [2009/12]
- 一个美国老人的退休生活 [2009/10]
- 入了外国籍,让同胞说两句又何妨--答陈九先生 [2009/09]
- 母女恋爱记 [2009/11]
- 穷聊什么,吃饭! [2009/12]
- 网上“成名”速成班 [2009/11]
- 汉译趣味美国俚语(1) [2009/12]
- 转贴不标明的做法可以停了:这可是欺诈,剽窃,侵权啊 [2009/10]
- 海归报导中的几个谬误 [2009/11]
- 上别处“打”为好 [2009/10]
- 再谈谈幸福与不幸福的相对性 [2009/11]
- 网上为友之道 [2009/12]
- 怎么回答这个著名的难题? [2009/12]
- 什么是朋友? [2009/11]
- “礼”的问题 [2009/12]
写博文有一万种理由。我的一个极为个人的体会是,这种活动有点象唱卡拉OK。本人一破嗓子,五音倒是全的,节奏感也没毛病,选的歌好象也不错,就是“乐器”不灵,唱出来不好听,所以兴致不高,只是节日聚会,在别人的起哄下偶尔唱一下。虽然偶尔为之,倒是体会到了这卡拉OK为什么会流行的道理。有人说卡拉OK流行是因为这个东西能让普通人也尝尝当歌星的滋味。这个解释好象有道理,不过我认为这只是解释了很小一部分人唱卡拉OK 的心理。我不认为有那么多的人想当歌星,自己的嗓门怎么样自己有数,而且许多人,特别是“老派的”人,根本就看不上歌星这种职业。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唱卡拉OK呢?关键在这个“唱”字上。唱让人抒发一下,抒发产生一种快感,精神因为这个物理活动“refresh”了一下(我不知道怎么用中文确切地描述这种精神效益)。旁边有人听,有鼓掌,不坏,有时候唱者可能还真的受到了鼓励,忍不住再唱一个。但唱者不会因为有人鼓掌便做起了歌星梦,他(她)知道别人是捧场,是礼貌,是客气。我知道许多人独自也唱卡拉OK,独自唱时唱得更响,更肆无忌惮,哇啦哇啦地唱,反正没人听见。这是怎么回事呢?神经病?不是。秘密也就在这个“唱”字上。
网络虚拟世界(一般情况下,没有人真正知道或在意你是谁--不然这个特殊世界的意义和价值也就失去了)提供了一个类似于“独唱”的舞台。写博文的意义是“写”。写了,抒发一下,自己能高兴,目的就达到了。如果同时还能给别人带来一点快乐或教益,那自然是锦上添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