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要不要学钢琴? [2009/12]
- 《圣母颂》没唱成 [2009/12]
- 网聊的千万好处和一个坏处 [2009/11]
- 莫扎特的音乐和绛紫湮的“打倒” [2009/12]
- 汉译趣味美国俚语(2) [2009/12]
- 一个美国老人的退休生活 [2009/10]
- 入了外国籍,让同胞说两句又何妨--答陈九先生 [2009/09]
- 母女恋爱记 [2009/11]
- 穷聊什么,吃饭! [2009/12]
- 网上“成名”速成班 [2009/11]
- 汉译趣味美国俚语(1) [2009/12]
- 转贴不标明的做法可以停了:这可是欺诈,剽窃,侵权啊 [2009/10]
- 海归报导中的几个谬误 [2009/11]
- 上别处“打”为好 [2009/10]
- 再谈谈幸福与不幸福的相对性 [2009/11]
- 网上为友之道 [2009/12]
- 怎么回答这个著名的难题? [2009/12]
- 什么是朋友? [2009/11]
- “礼”的问题 [2009/12]
我在 kylelong“如何理解‘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https://www.backchina.com/space-250647-do-blog-id-36042.html)一文后跟了一帖。作为跟帖,略嫌长,转贴在这里,骗点分。
(按:kylelong 兄在读了同往锡安与63君对“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那么你这句话呢”的辩论后,写了该文,说是“参照物”的观点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供了问题的答案。读龙兄大作前,鄙人喝了点酒,不胜酒力,有点喝迷糊了。这个跟帖,你可闻出一点酒气--语言放肆,有点像争辩,把平日彬彬有礼伪装下的丑恶面暴露了,望龙兄体谅啦。)以下便是我的跟帖:
鉴于这个问题涉及宗教信仰等大问题,龙兄,对不起,弟要造一点反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讲的仅仅是时空的相对性,哲学课上老师没讲哲学和物理学的关系,没有讲爱因斯坦么?“参照物”是个什么概念?如果你进行的是哲学讨论,你必须先进行语词上的严格定义,规定好这个词的哲学语境,或建立起你要用的这个词的确切意义的“参照物”,然后再用这个词,这样人家才能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借用老早的维也纳学派的术语,恕我无礼,“参照物”这个概念在你的文章的语境中空无一物,本身没有哲学上的参照。不是用自己的经历作为证据 (这个是不算的),我说这个只是想说明我不是在跟你乱谈哲学:我在国内教“自然辩证法”,在美国上philosophy 101 (许多学校实际标号是201)告诉学生“什么是,什么不是,哲学问题”时,其中一个例子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包括“参照系”的论点;相对论的意义当然远大于参照系理论)。
那么什么是这个 “哲学问题”的解答呢?任何一个学过哲学并记住了一些哲学的人会告诉你,这早就不是一个问题了。至少在希腊被罗马占领后,或最迟在中世纪快结束时(中世纪还是有一些学生吃饱了饭没事做而做这样的哲学习题),就已经是一个(一类)报废的问题了。这个问题是由诡辩哲学家(Sophists, 包括 Protgoras,Gorgias, Thrasymachus 等)想出来的诸多嚼舌的问题中的一个,稍后的古希腊辩证法家Zeno of Elea 就已经讨论并在语词及逻辑形式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没有人要在这里听一堂哲学课。感兴趣者可随便去翻一本对古希腊哲学介绍稍微详细一点的哲学史教科书 (如汉译本黑格尔的《哲学史演讲录》)。而对这类哲学问题的意识形态上的解决,则是由近代哲学开始的,是由讲究生产和效率的资本主义在交响乐的轰鸣声中把它扫荡出大学哲学系的。神学院里,除了搞历史的,现在也没有什么人花时间谈论这种问题。
这个问题在贝可亲出现,并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也正常,说明贝可亲不是个学术论坛, 而是个“生活”的论坛(生活可要比学术有趣的多呀)。kylelong 兄认认真真地写了似乎是一篇学术文章,让原不做学术争论的双方,或更重要的,因这个争论涉及的宗教意义而对这个争论感兴趣的读者,可能错以为这个争论被解决了。我的这个跟帖是要说明:这是哪和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