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要不要学钢琴? [2009/12]
- 《圣母颂》没唱成 [2009/12]
- 网聊的千万好处和一个坏处 [2009/11]
- 莫扎特的音乐和绛紫湮的“打倒” [2009/12]
- 汉译趣味美国俚语(2) [2009/12]
- 一个美国老人的退休生活 [2009/10]
- 入了外国籍,让同胞说两句又何妨--答陈九先生 [2009/09]
- 母女恋爱记 [2009/11]
- 穷聊什么,吃饭! [2009/12]
- 网上“成名”速成班 [2009/11]
- 汉译趣味美国俚语(1) [2009/12]
- 转贴不标明的做法可以停了:这可是欺诈,剽窃,侵权啊 [2009/10]
- 海归报导中的几个谬误 [2009/11]
- 上别处“打”为好 [2009/10]
- 再谈谈幸福与不幸福的相对性 [2009/11]
- 网上为友之道 [2009/12]
- 怎么回答这个著名的难题? [2009/12]
- 什么是朋友? [2009/11]
- “礼”的问题 [2009/12]
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
那你这句话是绝对的吗?
这个问题是很“著名”的,两千多年来,被人无数次地提过。在上一篇日志里,我说:
“这早就不是一个问题了。至少在希腊被罗马占领后,或最迟在中世纪快结束时(中世纪还是有一些学生吃饱了饭没事做而做这样的哲学习题),就已经是一个(一类)报废的问题了。这个问题是由诡辩哲学家。。。想出来的诸多嚼舌的问题中的一个,稍后的古希腊辩证法家Zeno of Elea 就已经讨论并在语词及逻辑形式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而对这类哲学问题的意识形态上的解决,则是由近代哲学开始的。。。”
猫兄看了后对我说,你能不能别卖关子,如果篇幅不大,说一说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我对他说,这个问题可以在两个层次上谈:哲学上(或神学上)和语言逻辑上。日志的篇幅无法容纳哲学讨论--也没人要听。猫兄的意思是,那就说说在第二种意义上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他说,好吧,不过我得假定你受过《矛盾论》的训练。当然,他是受过的。
剔出了哲学本体论的意义, Zeno of Elea 的辩证逻辑大致是这样的:对问题“你说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那你这句话呢?”的回答是:对这个问题“是”或者“否”的回答,结果都是一样的。若你回答“是,我这句话也是相对的”,那这句话就是对“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对的”这个观点的肯定,或对“相对”的一个“绝对”的肯定。若你回答,“不是,就我这句话是绝对的”, 那么你这个“绝对”(语义上对“相对”的否定)不过是--又是--对“相对”的“绝对”的肯定。所以,对这个问题“是”和“否”的回答是一样的,即:这是绝对和相对的矛盾体。既然相反的答案是一样的,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形式)逻辑上的“非问题”,或用日常语言说,一个傻问题。不过,哲学家们后来发现这不是一个傻问题。中世纪有些哲学家(也是神学家)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探讨,经过发展发展再发展,后来有了康德的“二律背反”, 然后再发展,就有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再到马克思,再到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然后我们就听到了我们所熟悉的湖南口音,大声地说:“同志们,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矛盾就是世界。”
辩证法也存在于语言游戏中。比如,一个骗子,你问他是不是骗人,他怎么回答?如果他说“我没在骗人”,他在骗人;如果他说“我在骗你”,那就是说他没有骗你他在骗你,所以他也在骗你。。。这个推论可永远进行下去,就像镜子照镜子。现在你懂了老毛为什么说事物是无限可分的?头晕了没有?如果还没有,做个文字游戏,找出一些不能回答“是”的句子。我给你开个头:“你难道耳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