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要不要学钢琴? [2009/12]
- 《圣母颂》没唱成 [2009/12]
- 网聊的千万好处和一个坏处 [2009/11]
- 莫扎特的音乐和绛紫湮的“打倒” [2009/12]
- 汉译趣味美国俚语(2) [2009/12]
- 一个美国老人的退休生活 [2009/10]
- 入了外国籍,让同胞说两句又何妨--答陈九先生 [2009/09]
- 母女恋爱记 [2009/11]
- 穷聊什么,吃饭! [2009/12]
- 网上“成名”速成班 [2009/11]
- 汉译趣味美国俚语(1) [2009/12]
- 转贴不标明的做法可以停了:这可是欺诈,剽窃,侵权啊 [2009/10]
- 海归报导中的几个谬误 [2009/11]
- 上别处“打”为好 [2009/10]
- 再谈谈幸福与不幸福的相对性 [2009/11]
- 网上为友之道 [2009/12]
- 怎么回答这个著名的难题? [2009/12]
- 什么是朋友? [2009/11]
- “礼”的问题 [2009/12]
许多人都知道笑有利于健康,我为此写过一篇日志公告村民:笑比愁省力,牵动的面部肌肉少。这儿再加一句:从健脑的角度,微笑(Smile)比大笑(Laugh)要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另一个面部运动:打哈欠,上海话雅致,叫“打花絮”。打哈欠的好处,倒是真的世界上没有几个人知道。打哈欠特别有利于健脑,还有很多别的好处。朋友们搬张椅子过来,泡杯茶,听我一一道来(不过来听也不要紧,我可以说给任飞飞一个人听,她上课打花絮,需要知道这样做好不好--我希望她能听到底,中间不打花絮)。
我不学神经医学,但我对人脑怎么工作一直有莫大的兴趣。买了,读了不少这方面的书。前一阵读过一本由一个得了自闭症的大学教育学副教授写的,关于自闭症与人的认知系统的书,很受教益。该书作者认为,自闭症患者的主要麻烦,不是智力上的,而在于情感认知上的缺失。 许多自闭症患者,显然包括他本人在内,智商一点都不低,特别是数学很好。但是自闭症患者谈恋爱会有问题。自闭症儿童不懂得玩躲猫猫,他们不知道妈妈躲在那里干什么。
回到打哈欠上面来。最近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精神和心智研究中心(Center for Spirituality and the Mind)主任 Andrew Newburg博士的一本书《上帝如何改变你的头脑》(How God Changes Your Brain)。我不是任何一教的教徒,Newburg的书也不谈宗教。我在他的书里读到的是打哈欠的秘密。
每个人差不多每天都打哈欠。打哈欠是每天发生,却没有多少人知晓的大秘密。甚至许多研究沉思打坐(Meditation),放松(Relaxation)和压力舒解(Stress Reduction)的学者都没有注意到打哈欠是个强有力的增强人的神经功能的手段。其实,打哈欠一直是语音疗法(Voice Therapy)中的重要一招(停下来想象一下:有男的做了变性手术后希望说话能有女声,语音疗法的训练师就让他/她打哈欠发出女声来!谁看到这儿能忍住笑,这语音疗法训练师的活儿就是你的)。 打哈欠能有效地降低演出性紧张 (Performance Anxiety)和高血压引起的喉咙不畅(Hypertension in the throat,不知道这个翻译对不对)。
一些脑成像研究发现,打哈欠会在大脑中主导人的社会意识和引起同情心的一些部位引发一种特殊的神经活动。其中的一个部位叫“契前叶”(Precuneus),这个微小的结构藏在顶叶(Panetal Lobe)的皱褶中。脑科学已经发现,这个领域与语言和记忆有关,也与痛觉,触觉有关。目前,根据位于英国伦敦的一个神经研究所对这个领域的进一步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契前叶这个小结构好象在意识,自我反省以及记忆获取的活动中扮演关键的角色。你可知道,气功和瑜伽的运气也能刺激这个契前叶?这是为什么各种沉思默念的练习有助于提高自我意识的科学依据。契前叶也是最容易受到老年性疾病和注意力缺失症影响的一个地方。所以,多打哈欠有助于改善你脑子里面这一重要部位的功能。
因为这些原因,有些心理疗法,比如压力舒解,认知和记忆增进,沉思打坐等,应该加入打哈欠的内容。而且,因为最近的研究发现,契前叶与脑子里掌控人的情感交流的一个部位有关,打哈欠甚至能够帮助我们提高社会意识,增强怜悯同情之心,加强与别人的沟通。
为什么要说这么一大堆打哈欠的好处呢?因为,如果我现在叫你打10个哈欠,说这样做能养脑,你不会照着做的。即便你完全相信打哈欠有许许多多的好处,你也不会我叫你打哈欠,你就打哈欠。这个社会有约定俗成的看法,当着人的面打哈欠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大多数人从小就受到这个教育。比如,你知道上课打哈欠,让老师看到很不好。
累了打哈欠,这一点错也没有。打哈欠是你的脑子温和地提醒你:该休息了。另一方面,早上醒来,看见阳光,你可能也会打哈欠,这是醒来的一部分。打哈欠不仅仅是让你放松,打哈欠还提高你的意识状态。学生在课堂上打哈欠,不一定是因为老师的讲课太枯燥了(虽然枯燥的讲课也的确会引人打哈欠--打哈欠在这里的作用是让你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以便跟上枯燥的讲课),打哈欠是让脑子摆脱睡眠状态,由此帮助你集中思想。打哈欠管理着我们的意识和自我意识,帮助我们进行内省。当然啦,如果你不得不听一堂枯燥的讲课,打哈欠可以帮助你度过难关。打哈欠还是夜猫子熬夜的好帮手。打哈欠还能减缓乘飞机长途旅行的不适和高原反应。
研究发现,如果你想放松,让你的头脑变得敏锐,打哈欠比其它任何手段都有效。而且因为打哈欠有神经性传染性,打哈欠疗法特别适合在集体中进行。有人曾经成功地用哈欠技法让一个争吵不休的董事会议在一分钟内恢复秩序。秘密就在于,打哈欠有助于让一个人与其他人的行为协调起来。
人很早就有了打哈欠的本事。生命在娘胎里20个星期就开始学习打哈欠了。古人用打哈欠来表示同情。狗在攻击前打哈欠。鱼在改变行为前打哈欠。运动员在比赛前打哈欠。大多数脊椎动物都打哈欠,但是打哈欠只在人,大猩猩,黑猩猩,猕猴中能传染。在人这里传染得特别厉害。有证据表明,打哈欠能使军事行动变得较为容易,还能增加军事操作的准确性。绝不能小看打哈欠,打哈欠可是所有哺乳动物的生存技能之一呢。
所以,如果你想要你的大脑保持最佳功能状态,你一定要打哈欠。当然,不停地打哈欠可能是神经系统出了点什么问题的朕兆,这可能与周期性偏头痛,血管硬化,中风,或药物反应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打哈欠可能是大脑试图消除这些病态所做的一种调节神经功能的努力。
最后我要说,专家的建议是,每天尽量多地打哈欠:当你醒的时候,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当你准备睡觉的时候,或当你生气时,焦虑时,紧张时。当你要发表重要演说前,打个哈欠;考试前,打个哈欠;沉思时祈祷时,你也打哈欠,因为这样能提高你的精神状态。
有意识的打哈欠需要练习,需要努力,需要克服社会性的禁忌。人们经常为不打哈欠找借口:“我不想”,“我不累”,或--这个最有意思--“我不能”。什么“我不能”!你当然能。你需要做的不过是打6至7个假哈欠,然后一个真的,很深的哈欠就会随之而来。不妨你现在就试试看,当你打假哈欠打到第5个时,你会感到一个真哈欠上来了。不要就此停住,当你打第10个,或第12个哈欠时,你就会领教打哈欠这一招的神奇力量:你的双眼开始涌出泪水,鼻子开始流鼻涕,可是你也获得一种非常愉快的感觉,极其放松,又极其警觉。一分钟的工夫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很划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