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倒错?(清仓新日志)

作者:rebel  于 2009-12-23 06:4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社会主义成了富人的天堂?资本主义倒成了穷人的天堂?30年前,这样的问题会被轻易地说成是荒诞不经,或是对社会主义的恶毒攻击和诬蔑。30年后你仍然可以说,这是对社会主义的诬蔑,但是你批判的口气一定不象30年前那么强烈,你不会认为仅仅对这种论调嗤之以鼻,一笑了之就够了。你会认真地辩论,而且辩论时,你会觉得不轻松。有些事实,对比起来,令坚定的社会主义者,有点尴尬。

          先说资本主义。富人的日子当然在哪儿都比穷人的好过。但在最资本主义的美国,富人的日子,相比以前,看来要有点不好过了。比如,奥巴马要提高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富人们的所得税,用这个征来的钱,来帮助支付买不起医疗保险的穷人,获得医疗保险。这是明显的劫富济贫。这项计划目前还在国会那儿搁着,尚未通过。但有的劫富济贫措施,已经实施了。比如,限制慈善捐款的抵税额。不光作为慈善捐款主体的富人叫冤了,接受慈善捐款的教会,也对这项政策大为不满。

          美国的穷人,又是怎么个穷法呢?在美国,极端穷困的人家是有的,但不多。穷人中,多数只是“有点穷”而已。比方说,一家四口人,家庭年收入3万。这个情况,你不光不用交所得税(即便扣了税你也可以拿回来),你还可以从政府那里拿到补贴 Earned Income Credit 加上Child Credit等)。四口之家年收入3万美元,日子过得当然不富裕。即便加上政府补贴,和各种各样的福利(比如,孩子可能有资格在学校享受免费午餐等),日子依然是紧巴巴的。但是,如果这是一家中国人家庭,把中国人勤俭持家的美德也算进去的话,这日子就不差了:有房有车有玩,电脑电视手机什么的,更是不在话下。这日子堪比中国的中产阶级了。这还是美国,实行着相对严格的资本主义。在高税收的加拿大,贫富差别就更小了。

          中国的穷人和富人,对比之下,是怎么个情况呢?这一比,就比出问题来了。中国的穷人可是真穷啊。在贝可亲新闻网页上,曾看到过一幅一个11岁女孩背沉重的水泥板干活的照片,看了我一天都吃不下饭。即便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不久前钟点工一个小时才挣10块钱人民币。谁都知道上海的物价。别的不说,饭总要吃吧?上海的菜价,连美国回去的都觉得贵。10 块钱一小时,这个日子怎么过?见到过一些照片,拍的是这些人的“家”,看了起鸡皮疙瘩。

美国是没有这样穷的人家的。可在中国,这样的穷人有多少呢?也许你觉得这样的对比不合理,因为中国基础差。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这个争辩忽视或回避了本文触及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要解放和造福于穷人的,怎么能够容忍穷人那么穷,而富人又富得那个样子呢?我说“富得那个样子”不是指那些富人纯粹物质财富的数量。在这个度量上,中国的富人不能和美国的富人比。但是,美国的富人多数是靠工作和合法的投资积累起来的财富,即便华尔街金融大鳄想出那些鬼名堂搞风险投机,害了人也害了己,这最多也是一种坏的赌博,凭脑筋和运气发财。因为自己的姐夫是个局长或政协主席,便霸占了一块地,然后发了,这种事在美国好像很少听到,在中国却荒谬地不再是新闻。好像也没有听到太多,在美国,人一富,便包二奶二爷的。穷奢极欲一掷千金的爆发户也很少,巴菲特至今开着一辆小卡车,仍旧住在几十年前十几万买的老屋里。当然,中国也有勤俭低调的富人,只是社会印象不好:“为富不仁”的多。

          谁也不能否认总体上,现在中国老百姓的日子比过去好多了。即便是10块一小时的工资,也比过去一分钱一个工分要强。再说,一个大国,又是穷国,全民致富不容易,走什么样的路能尽快实现这个目标,谁都说不好。我只是对“社会主义”当前在中国的现实,距离特里尔人马克思的设想有多远而唏嘘。过去在大学里,什么人的书都读得少,就马克思的书读得多。[说个笑话。我一个学德语的同学去德国留学,带去了他的关于青年马克思的一部手稿的硕士论文(别忘了中国的硕士过去要实实足足读三年),要报名读马克思学的博士。带马克思学博士的教授接待了他,说拜读了他的硕士论文,然后半开玩笑地问他愿不愿意收他为学生。德国教授对我的同学说,你不需要一个马克思学的博士,读胡塞尔吧。]

读马克思太多,中了毒了,晕晕乎乎,按图索骥,到了社会主义的大门口,却找不到“社会主义”在哪里。毛主席当年“认真读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号召,如今在我辈身上有这样的副作用,怕是他老人家始料不及的吧。更有意思的是,我国内的一些同学,共产党员而且是有级别的干部,当我这个非共产党员告诉他们我的上述感叹时,他们的反应好像我是侏罗纪的出土文物:“马克思的书,你老兄说什么呀?”

 

特里尔的阳光 2009-12-22      

评论 (0 个评论)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9 17:4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