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闯红灯的经历(被照相机给照下来了) [2013/06]
- 由中国人不守规矩引发的小感慨 [2013/11]
- 当老人摔倒之后 [2013/12]
- 电影《The Descendants》(后裔)—一部给成人看的电影 [2011/12]
- 减肥!减肥!! [2013/11]
- 读古文小品手记之三:张庭玉的“恕” [2010/03]
- 北京出租汽车司机的一番话(二) [2011/06]
- 旅途中小小的不愉快 – 抱怨一下美国 [2013/11]
- 北京出租汽车司机的一番话(一) [2011/06]
- 高仓健和他的三部电影 [2014/11]
- 北京人和炸酱面 [2012/09]
- 你的膝盖疼吗?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2014/06]
- 为什么在美国不可能全面禁枪 [2012/12]
- 女儿初中毕业了,悲耶喜耶? [2011/06]
- 洛杉矶暴乱二十周年纪念日 [2012/04]
- 一定要早婚早育—由母亲节的祝福想起的 [2011/05]
- 本命年 (小说) [2014/01]
- 纪念一下狄更斯 [2012/02]
- 甲状腺和练气功 [2010/03]
- 谁来扮演孩子们的牙齿仙女? [2010/04]
- 从迈克杰克逊私人医生的过失杀人案聊聊美国刑事法庭的听证辩论和陪审团制度 ... [2011/11]
- 另类的同桌故事 – 不是初恋也没有友情 [2012/01]
- 风灾手记 [2011/12]
- 写在小说《那个年代的故事:春花秋实》的后面 [2010/12]
- 公司里的故事:花落谁家 [2010/05]
- 也当一回旧时北方农村的新媳妇 (女人话题) [2010/07]
- 那个年代的故事:春花秋实(一) [2010/11]
- 那个年代的故事:春花秋实(十) [2010/11]
下午上课前,郭茗茗急急忙忙地进来,打断魏媛张晔正聊着的闲话,“刚才朱老师又把沈立晶叫到办公室里去了。”
魏媛说,“完了,肯定就是做检讨,挨批吧。咱们都没跑儿。”
“没关系,”张晔压低声音说,“大不了咱们就再抄报纸。写完检讨咱们互相对着看看,别到时候都抄的都是一样的报纸,被朱老师发现了,就坏了。”
郭茗茗犹疑了一下,“照理说,都让沈立晶一个人担着责任,也不太好吧?”
张晔说,“那,朱老师要是问起来,就说是咱们撺掇沈立晶去的。本来这事儿也是咱仨起的头。”
“得,”魏媛说,“今儿下午放学,咱就都留在这儿写检讨吧。”
每天放学后,魏媛她们并不急着回家,经常留下来在教室里做功课,有时到体育老师那里借球来玩。好多时候,就留在教室里说说笑笑。郭茗茗有模仿天份,能把当天每个老师的上课动作学得惟妙惟肖,令人捧腹大笑。看来今天下午是没法笑了。
上课铃响了,沈立晶没回来,朱老师也没出现。男生们趁机乱打乱闹,女生们则都有些忧心忡忡。十分钟后,沈立晶和朱老师相继进来。沈立晶进来就低着头坐到座位上去,朱老师则是满脸怒容。她从网兜里拿出早上交上来的诗抄,举例证明这些都是反革命诗词:
“。。。。 听听,‘让那些阉割马列主义的秀才们见鬼去吧!’,这是对中央首长们做出的公开叫嚣,多么猖狂!‘重上井冈举义旗’,听听,你们听听,这不是要造反,公开反对党中央吗?国民党蒋介石没做到的事,这些人都要做到了,这不是反革命分子是什么?!”
下课铃一响,女生们都朝沈立晶围了过去,问她朱老师都跟她说了什么?沈立晶说,“朱老师让我写检讨,我说不写。我悼念周总理没错,为什么要写检讨?我也没有参加反革命活动,没什么可检讨的。”
大家都又惊又喜又愁,惊的是,沈立晶敢这样硬顶;喜的是,沈立晶不写检讨,她们就都不用写;愁的是,朱老师决不会这样轻易地饶了她们的。
第二节课,朱老师依旧站在讲台上大声批判,说着说着就说到她们身上来。说到激动处,她两眼望着天花板,声嘶力竭地喊道,“你们到广场去就是变相参加反革命活动,就是给反革命分子当帮凶!你们的政治觉悟都到哪儿去了?!”
魏媛从诗抄小本上撕下一张纸,写到:这个动作你要学一下。把条子攥在手里,从课桌下面抻过去捅捅坐在斜前方的郭茗茗。郭茗茗在身后接了条 –
郭茗茗:哪个?
魏媛:看着天花板的那个。
郭茗茗低头一看,噗哧笑出声来。朱老师大喝一声:
“郭茗茗!你笑什么?”
全班同学正在无聊,一听这声吼,全都掉过头去看郭茗茗。郭茗茗吓得手足失措,脸一直红到脖子根,急忙把手中的小条团成一个小球,放在书包最里面。魏媛也赶快把头低下,两眼直视课桌面。发现大家都在望着郭茗茗,就把脸偏向后面张晔坐着的地方瞟了一眼。张晔看见,好生羡慕她俩。这时下课铃响了,大家不管朱老师在上面还要说什么,纷纷忙着收拾书包准备回家。朱老师在上面大声喊道:“我还没说下课呢,你们忙什么?”她的目光环视教室一周,“这件事,你们要严肃对待,不要嘻嘻哈哈地不当回事。明天下午,咱们接着批判!咱们这回一定要做一次触发灵魂深处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她想了想,“这次谁去了广场没有坦白的,抄了诗词没有交出来的。现在告诉我还不晚。如果隐瞒不报,后果自负。”再次朝着天花板说,“我正式说明一下:鼓励同学们做背靠背的揭发!”
一听说“背靠背的揭发”,坐在张晔旁边的那位男生就急了。他这两天放学后自己去了广场,到了学校也跟前后座位上的男同学吹过牛皮,张晔肯定是听见了的。早上朱老师来收诗抄的时候,他谎报军情,一口咬定自己没去广场,也没有诗可交。现在他顾不上男女不说话这个界限,急着忙着对张晔说,“哎哎,你可不能去揭发我啊。”
张晔一脸的轻蔑,头一扬,“我们去广场都是公开的,谁稀罕揭发你呀。”说完拿起书包就往魏媛那里走,撂下那个男生讪讪地不知该说些什么才能给自己挽回点儿面子,只能站着发愣。
接下来的两天,每天下午两节自习课就是听朱老师批判四五天安门反革命事件。估计没有什么人去背靠背地揭发,朱老师每天都一再强调让同学们背靠背地做揭发。但朱老师再也没说让谁写检讨,等到第四天的时候,忽然不再批判了。朱老师让大家又分成小组学习讨论毛著,全班的女生都很奇怪,难道这么件大事,朱老师就这么算了?
朱老师看来就真的这么算了,一连两天都没什么动静。后来还是沈立晶和郭茗茗拿着数学题去问教数学的崔老师,才弄明白。崔老师低着声音说,这次亏了祁老师出面救了你们,免了你们被挨批。要不,朱老师哪儿能这么轻易地偃旗息鼓?
崔老师是个五十多岁的男老师,在朱老师成为她们的班主任前代理过一阵班主任的职责,对班上的同学都比较熟悉。他对她俩说,“你们朱老师要抓你们当典型,大批狠批呢。多亏了祁老师,生生地硬给拦下来了,不容易啊。”他摇了摇头,“唉!”
沈郭二人回到班里,把这个消息悄悄地传遍了全体女生,她们心里都对祁老师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