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闯红灯的经历(被照相机给照下来了) [2013/06]
- 由中国人不守规矩引发的小感慨 [2013/11]
- 当老人摔倒之后 [2013/12]
- 电影《The Descendants》(后裔)—一部给成人看的电影 [2011/12]
- 减肥!减肥!! [2013/11]
- 北京出租汽车司机的一番话(二) [2011/06]
- 读古文小品手记之三:张庭玉的“恕” [2010/03]
- 旅途中小小的不愉快 – 抱怨一下美国 [2013/11]
- 北京出租汽车司机的一番话(一) [2011/06]
- 高仓健和他的三部电影 [2014/11]
- 北京人和炸酱面 [2012/09]
- 你的膝盖疼吗?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2014/06]
- 为什么在美国不可能全面禁枪 [2012/12]
- 女儿初中毕业了,悲耶喜耶? [2011/06]
- 洛杉矶暴乱二十周年纪念日 [2012/04]
- 一定要早婚早育—由母亲节的祝福想起的 [2011/05]
- 本命年 (小说) [2014/01]
- 纪念一下狄更斯 [2012/02]
- 甲状腺和练气功 [2010/03]
- 谁来扮演孩子们的牙齿仙女? [2010/04]
- 从迈克杰克逊私人医生的过失杀人案聊聊美国刑事法庭的听证辩论和陪审团制度 ... [2011/11]
- 另类的同桌故事 – 不是初恋也没有友情 [2012/01]
- 风灾手记 [2011/12]
- 写在小说《那个年代的故事:春花秋实》的后面 [2010/12]
- 公司里的故事:花落谁家 [2010/05]
- 也当一回旧时北方农村的新媳妇 (女人话题) [2010/07]
- 那个年代的故事:春花秋实(一) [2010/11]
- 那个年代的故事:春花秋实(十) [2010/11]
母亲节那天,娃娃发微博问如果还没做母亲就被人祝福母亲节快乐会有什么想法?我回帖说,我就被这样问过,很生气喔。
来美国前我从没听说过母亲节,或许听说过,但没有上心,总而言之就是根本不知道母亲节这回事。到了美国后的第一个母亲节,恰好那天有人请我吃饭。到了餐馆,带位的人给每一个成年女性一枝花,道一声母亲节快乐。我听了很生气,我当时二十几岁,男朋友尚为未知数,遑论当母亲?气愤难耐,话就脱口而出,问他们我又不是母亲,为什么给我花还对我说母亲节快乐?餐馆里的人没想到好人没做成,倒还落了一身的埋怨。赶快解释说,我们看见女性就给花说快乐,你要不是母亲,不想要这花,可以不要。我后来还真的气鼓鼓地把花给他们丢回去了。
后来在美国待的时间长了才知道,相当一部分的美国人没有什么先立业后成家一说,什么事赶上了就去做。爱得昏天黑地的想结婚了就结,结了婚想生孩子就生,不像我们中国人什么都是按部就班,一板一眼,不毕业不结婚。我上研究院,学生都是大学已经毕业,女研究生里一边上学一边怀孕的人照有。有一阵美国的青春期少女未婚先孕的比例较高,在高中里看到怀孕的女学生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当然啦,高中生怀孕还是有些说不过去,我要说的是,好多美国人,学照上,婚照结,孩子照生,学位照拿,成家立业两不耽误。
到了现在,我才发现,这个两不耽误的好处大大的。我结婚在当年算是晚的,但在现在还不算太晚,最好的证明就是英国王子威廉也是这个年龄结的婚,所以我当年还是算是走在时代的前头的。结了婚后却一直没要孩子,为什么呢?不为什么。人家趁年轻为未来打拼,有追求升官的,有追求发财的,就我,没有打拼,也一直没要孩子。说起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太懒。想着有了孩子后整天的事情不断,实在烦,于是能拖就拖吧。于是就高高兴兴地做顶克族,两人吃饱全家不饿,每天上班生活规律,大把的业余时间拿来玩。现在想想,其实也没玩什么,但却实实在在地把生孩子这事儿给耽误了。
美国的医疗保险每年可以免费检查身体。我每次去检查,人家装模作样地给我量量血压,听听心跳就把我给打发了。年纪轻轻的本来也没什么病不是?有一年碰到一个亚裔医生,忽然问我,打算要孩子吗?我说打算啊。他问,那你还等什么呢?问得我也发愣,是啊,我等什么呢?我随口说,急什么,再等等。他说,你要生快生,别等了。我当时听了,老大不高兴,心说,你这是管的什么闲事啊?又过了两年,我搬着手指头算算,才吓了一跳,这年龄只顾往上冲,还真是要抓紧了呢。因为这生孩子,不是今儿想着生了,明儿就生了,这事儿还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才赶快行动起来,气喘吁吁地,总算是赶上了生孩子的末班车。
生孩子这件事本身也还容易,一旦养了孩子,才明白这早育的好处。孩子刚刚生下来,大家都知道要折腾一阵。晚上当家长的睡不好觉,因为要半夜起来喂奶。等我在奶瓶尿布里战斗了一段时间后,有一天,我的一个老美同事说,你可能觉得现在很艰难,但我不得不跟你说(I hate to tell you this), 这在你养孩子的生涯里算是最容易的一段时间,以后会越来越难。现在看来,她这句话可是真理啊。
孩子刚刚从奶瓶尿布里解放出来,当家长的就要为他们的未来操心了。孩子都是自己的好,不是大天才都是从小培养的吗?等孩子到了三,四,五岁的时候,家长们就要让他们遍试百艺了,钢琴画画,体操跳舞,足球棒球,游泳象棋。我女儿这个年龄的时候,跟她同龄的孩子每个人都上三四个班,五六个的也听说过。等到上小学,家长便积极地跟孩子们一起做功课,还未雨绸缪地自己多加功课,以便过几年后就让孩子进学校里的“天才”班。到了中学,高中自不必说了,督促着孩子,一切向着大学,好大学努力。孩子要是功课好了,当家长的也不能掉以轻心,有位过来人说过,孩子的功课好了,你更要小心,TA会一定出别的问题。据我多年的观察,这句话是至理名言,这别的问题里最大就是交男女朋友的问题。
你说,这么跟着孩子折腾,你自己也得有劲儿才行。这时就看出养孩子晚的坏处了,当家长的实在是精力不够。年龄一大,身体怎么也不如年轻的时候了,体重上升,腰身变厚,皮肤下垂,精神头儿开始不济。老美有句话就是,要优雅地变老(age gracefully). 这个优雅的代价就是,你要拼命地锻炼身体,每周起码五个小时。上班再加上孩子们的那些事,你看你拿出这五个小时来是不是很吃力?
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的话,那他们多半也是老病缠身的晚年了。你小的还没照顾过来,又要去照顾老的。这个时候,指望不到小的帮忙,TA能自己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人常说,上有老下有小,人到中年,最累人的时候。你自己要是这时年龄已经一大把,那就更辛苦了。养孩子早的人,孩子成年了,在帮助老人的事上,有时还能帮你一把。
我自己一直没断过工作,孩子们从小就下学后在学校办的课后班里。上了四五年的课后班,也上疲了。同学里父母都工作的人也还不少,但有好多人有祖父母,每天放学后可以来接回家去,她们看了十分羡慕。我女儿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妈妈,将来我要跟你住在一起。这样,我的孩子放学后你来接他们,他们就不用去课后班了。
我说,那你要早早地养孩子啊。不要等我垂垂老矣,走都走不动了,怎么去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