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人真的喜欢中国女孩吗?? (转)(请勿对号入座) [2011/02]
- 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 [2011/06]
- 为林书豪挑选女友 [2012/02]
- 我与同事在加拿大一起看脱衣舞 撤底晕了!(著者不详) [2010/11]
- 维也纳情侣众目睽睽地铁上做爱 乘客叫好(视频) [2010/12]
- 山寨版盐水鸭(火鸡) [2010/11]
- 把他学到手,气死熟食店!! [2011/01]
- 卑诗省性生活调查 [2010/12]
- 如此美女,你不爱做吗? [2010/10]
- 一个百姓眼中的重庆,王立军,薄熙来 zt [2012/03]
- 韩寒最新博文:那些洗不干净的葱们 [2010/05]
- 未来战争中,绝不首先动用发改委! [2009/01]
- 郭德纲的道歉信 [2010/08]
- 各种粉类区别(淀粉类、木粉类等等) [2011/04]
- 《史记·陈冠希列传》[网文] [2011/05]
- 索马里海盗承认劫持中国船差点导致海盗覆灭zt [2009/12]
- 我的祖国是----河南!!!! [2010/08]
- 求助 -----我傻了 [2011/12]
- 绕口令---你看懂了吗? [2010/08]
- 女同胞注意了 整治老公新办法. [2010/12]
- 虐待蚊子!!!zt [2011/07]
- 天下只有三件事 [2009/10]
- 整。。。听说这样的贴很火,俺也来一个(只此一回,下不为例) [2009/12]
- 永远不让你哭泣 [2009/11]
- 下届诺贝尔和平酱人员大预测 [2010/10]
- 这流氓耍的----爽 [2010/11]
- 天才女孩儿(好听的不得了) [2012/01]
现在看我们的大学,就和看云一样,到底像什么,还真有点说不准。
大学像企业。企业追求做大做强,大学也一样。企业要多盖厂房多进设备好多出产品;大学要多占地多建楼多进教师好多招学生。企业扩大生产要融资;大学 扩大规模靠贷款。企业有兼并重组;大学有挂靠合并。大学越办越大,大学的名也越叫越大。以城市命名的改为以省命名;以省命名的改为以区域命名;以区域命名 的改为以国家命名。照这么下去以后说不定全国大学合成一家,就叫中国大学了。
企业分国企私企;大学有公办民办。企业追求高盈利;大学收取高学费,高到从各国人均支付能力比较来看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教育部组织专家定期对各大学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几十方面几百条目,事无巨细都有标准都要打分,全国向一个标准看齐。这样看来大学不仅像企业,还是像个大企业。教育部是总公司,各地大学都是连锁店。
企业讲销售额;大学讲就业率。企业产品需要推销;大学毕业生需要推荐。企业四处跑订单;大学八方争聘用。企业讲销售理所当然,大学管就业闻所未闻。
高等教育产业化,这句话其实就是要明确地把大学办成企业。
大学不仅像大企业,还有点像小餐馆。餐馆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叫厨师、服务员,大学做相同工作的叫讲师或教授。餐馆是什么卖的快就上什么菜,大学则是什 么专业火就上什么专业。餐馆最流行的口号是“顾客就是上帝”;大学现在常说的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异曲同工。
餐馆做菜要根据顾客的口味,大学的课应该怎么上还要看学生好恶,学生的评价几乎成了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顾客在餐馆消费完以后,可以把对服 务员的意见写在意见簿上;大学一般是通过毕业生测评写在调查表上。餐馆要照顾到各种消费层次的顾客,菜肴分高中低档。大学的授课内容也分层次,既要满足高 分进来的、学习好能力强学生对知识深广度的追求,也要照顾低分高费进来的学生,他们之中好多人连中学的课程都没学好,还要给他们补习中学的知识。
现在研究生时兴把导师叫老板,其实有些导师叫师傅更确切。导师是师傅,你就是学徒。学徒可不仅是学手艺,更要帮师傅干活。师傅的项目需要你查资料, 做试验需要你代劳,甚至写论文也得你捉刀代笔。你的劳动成果师傅可以共享,署名师傅还要在前面。干不好师傅不让你出徒,干好了师傅也不愿意让你出徒 ----这么能干还白干的徒弟,师傅怎么舍得让你走呢。
大学还有点像过去的生产队。生产队把各种活换算成公分年底按分分红;大学把课时、项目、成果、获奖换算成工作量,分出三六九等,按此发放岗位津贴和 评定职称。教师就是挣工分的社员。生产队的庄家年年种,年年收;大学的课要年年上,成果要年年有。授课的时数就是金钱,文章的数量就是效益。过去一个学者 一生最多只出几本书,现在有的教授几天就出一本书。出一本书的最短时间记录连续刷新,“学术卫星”不断涌现。板凳要坐十年冷?那不得饿个半死才怪。自己的 地种不好,难免就去别人的庄家地里偷。大学从领导到教师,窃别人成果的事好像隔三差五就能听到吧?
大学有点像机关,不,更像过去的官场。学术行为就是行政行为,立项目评成果,招聘教师引进人才,领导比专家说了更算。教授都想追求个一官半职,不想 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没有行政职务的教授简直算不得教授。外要论厅级处级;内必称书记院长。官大一级压死人;相府门前七品官。君不见一个女孩儿本来是 一个学校的普通教务人员,估计平时想见校长都难,就因为临时抽调到评估组做点秘书工作,某大学像对待钦差大臣一般,全体领导班子献花并合影留念。所谓“独 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荡然无存。
大学专业的设置也已经开始向行政部门靠近了。行政管理专业早就有,最近竟听说有大学设置了信访专业。照这么下去,哪天听说有了人事、宣传、组织、工会等专业也不应该是值得奇怪的事儿了。
大学还像个体育运动员,主要任务好像是竞技。天天讲排名,个个喊着要创一流,就没一个说想创二流。其实和世界上其它大学比,我们真能当上二流就不错了,实际状况是世界前100都进不去。好在一流这词儿具有很强的模糊性,自己感觉是一流就行。
大学还像个水库。水库是蓄水,大学是蓄人。就业高峰来了,高校赶紧扩招,就如洪峰来了水库要加高大坝,把水暂时先挡里边慢慢泻。大坝挡不住了,就在 大坝之外修中坝、小坝----扩招完本专科再扩招硕士、博士。有人调侃说博士毕业后或许还可以继续读壮士、圣斗士,如还找不到工作,那就攻读烈士学位。现 在这个水库都快变成我们头顶的堰塞湖了。
大学还像个颁奖机构,经常把入学资格和学位当奖品,莫名其妙地奖励各级各类模范人物。从娱乐明星和获奖运动员,凡是人尖儿的都在奖励范围之内。最近 四川地震中被救出时说了句“我要喝可乐”的“可乐男孩”也“获奖”,被上海财经大学免试录取。据校领导说理由是其“乐观精神”。看来,这个“大奖”开始向 精神层面扩展了。过去那些经常说“脑袋掉了碗大个疤拉”的草莽英雄们实在是没赶上好时候,不然凭这种“乐观”劲儿没准也被保送上了大学……
哎,我们的大学什么都像,就是不怎么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