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美国,反而不会生活。

作者:异域堂  于 2012-1-22 19:3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家庭新闻|已有6评论

       先祝各位网友龙年吉祥,健康幸福。
       穷惯了的人不得不学会自力更生。所以这习惯即使到了美国也没改变,不料却成了瞎子点灯白费腊的笑柄。
       小时候,家穷。连收音机都没有,我就自己装个“矿石收音机”。后来结婚了也不富裕,加上攀比的习俗,又逼得我学习“打沙发,打立柜,装防盗窗和防盗门”,即使如自行车这样的奢侈品,也是父亲和我共同组装的,至于“维护与保养”更是我必须的技能。
       到了美国,鬼使神差的我居然买了个二手的15座福特和一座破旧的“豪宅”,于是摸索着“修汽车”和“修房子”就成了我的第二职业。很快打气,换轮胎,拆装车座,换机油,维修线路都成了家常便饭;房间里打坚壁,铺地毯,加装洗手间,我都自己动手。开始太太还是赞许的,并养成了我的得意。可是好景不长就遭到了“投诉”,先是邻居老太太见我登梯子在二楼倾斜的房顶上给阁楼换窗户,一本正经地找我太太告知“危险”,接着是太太对我的工作质量提出质疑并逐渐打击我的工作热情,开始坚持让专业人士干专业的活。我却依然觉得“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周四晚上开车去巴士站接下班的太太,一出小区就听见“嘣”的一声响,接着就是“塔塔塔塔塔”的连续,我知道“扎胎”了,连忙往回开,换太太的车,再接人,并主动汇报情况;太太的指令是“别管了,等我休息时再处理。”我觉得“都是轻车熟路的活,我自己就能干”;于是周五送她上班后,我就积极行动:先是找到扎胎的钉子拔掉,再拿出“千斤顶”支撑车体,却发现麻烦了。我原来用的福特车配装的是“液压千斤顶”,车体高那拉杆也长,不用费力就能把车顶起来,这日本轿车配的都是机械千斤顶,小拉杆不到20厘米长,压根没法转动手柄,尤其错误的是,我一拔钉子,轮胎就瘪了,车体更低连千斤顶都塞不进去。倔强的我偏不服气,硬是拿两个千斤顶轮换操作,用两个小时和一身臭汗才卸下轮胎。原以为备用轮胎可用,却发现因为近十年没用过,那备用的轮胎早就没气了,而且又是装在车座底下,四处生锈,连卸都卸不下来。只好找地方补胎,可是新泽西不比法拉盛,近处很少有修车厂。瞎忙之后,只好等太太回来再处理了。
       周六一早,太太找出在COSTCO买轮胎的收据,我带着瘪气的轮胎,开车去“补胎”。商家很严肃地拒绝了我们“补胎”的要求,理由是“这么磨损的轮胎,不能用了。”我打电话问朋友,朋友说“如果跑足10万公里了,那轮胎就该换。”我算了一下,我那轮胎早超过了。于是太太做主又买了4个轮胎,足足530刀。还得我先拿一个新的轮胎回家按在我那车上,再开我的车来修车厂,换上其余的新轮胎。
       太太告诉我,我们的车加入了3A,每年可以免费拖车3次,如果我不修理,由拖车公司负责把车送到COSTCO修车厂,会比现在更省事。至于旧轮胎该换就换,该扔就扔,留着也没用。我当然会用“勤俭持家,自力更生”的原则来驳斥她,不过回忆我“捡儿童车,捡电视机,捡家具”的历史,最终竟然很少有派上用场的结果;不得不承认:到了美国,我反而不会生活了。
 
 
 
 

高兴
1

感动

同情

搞笑
1

难过

拍砖

支持
6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5 回复 yulinw 2012-1-23 21:38
   能专业就请专业吧~·
6 回复 秋天的云 2012-1-24 01:50
随乡人俗吧,美国人是超级浪费,咱中国人就微微地浪费一下也可以。
5 回复 方方头 2012-1-24 01:51
动手能力强的人什么都想自己干,哈哈
8 回复 liuxiaoyu 2012-1-24 06:09
您的动手能力已经让我非常佩服了,问好哦
6 回复 真爱华 2012-1-25 12:19
你很能干,好
8 回复 无为村姑 2012-2-5 09:28
哈哈,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吧?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8 14:5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