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携带干海参入境的体验 [2016/06]
- 温家宝为什么要拿掉薄熙来? [2013/10]
- 杂谈入籍的感觉 [2015/04]
- 中国官场有多黑?深不可测! [2011/07]
- 我看薄,王斗后传 [2012/02]
- 从中国官员的腐败看共产党的衰亡 [2011/07]
- 野生干海参可以进境中国,大家不要以讹传讹。 [2018/08]
- 梦鸽的要害是不听话 [2013/09]
- 老年创业的故事(三) [2014/10]
- 我看薄熙来“没事” [2012/03]
- 老年创业的故事(四) [2014/10]
- 中国最有权的不是习近平 [2016/08]
- 为什么“打黑”这么难? [2012/03]
- 唉,我的海南。 [2018/04]
-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一尊”被扒了底裤 [2019/05]
- 我所经历的“三年困难时期” [2010/07]
- 这个史实让我无语。 [2011/12]
- 贺梅案给我的新增的教育 [2011/08]
- 我对毛泽东的崇拜和非议 [2010/07]
- 在认识美国的过程中寻找那家的出路。 [2011/11]
- 这个史实让我无语(二) [2011/12]
- 羊儿回家 [2012/01]
- 答一位莫名其妙的网友的跟帖 [2011/11]
- 谁是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果的“享用者”? [2010/08]
- 答SirCat [2009/10]
- 很累地活 [2012/07]
像樱桃红这种刁婆婆恶媳妇的苦情剧,几乎绝种六十年了,但是在民间草根艺术里却依然会被信手拈来煽情以博取收视。因为从小就被“孔雀东南飞”,“小姑贤”,“井台会”,“相思树”,“九件衣”,“牧羊圈(juan)”“白毛女”等戏剧包围,所以我对樱桃红所刻意营造的悲剧气氛因为太熟悉而不被感动。老实讲,托共产党的福,现今60后及以后的童鞋,大多不知道“挨饿”的滋味;所以不知道他们对该剧会有怎样的反映。
应该说樱桃红里的演员都很尽心到位,只要观众进入剧情,也会流泪。我却依然站在外面看他们“做戏”。这,很有看“两会”的感觉。并想起东北农村“哭丧”的“旧习”。
那是二十多年前了,很远房的,家住农村的表婶过世,我恰回老家探亲,于是奉命去吊唁。因为除了两个表弟妹外几乎没有熟识的人,所以敬过礼以后就进屋,边等吃饭,边看院子里祭奠的热闹。忽然,从人群外闯进来一个腰系白布带子的中年男子,边呼叫“表婶啊,你怎么走了?”边“噗通”跪倒,开始哭唱。唱的内容我没听清,大约是过往的恩情吧;那泪流满面的样子确实感人,尤其是最后超分贝的嚎哭,使我也起了莫名的共鸣。事毕,我悄声问表叔“这是哪位亲戚?”表叔仿佛未闻,表弟忙扯我到外屋说“这是主持人替你请来的哭丧,你得打赏呢。”我问“给多少钱?一百,够吗?”表弟说“时间不长,75就可以了。”我还是给了100元,并顺便收起了我的悲哀。
因为我还持中国护照,所以很关心两会,尽管不知道哪位代表能表达我的心声,也依然在洗耳恭听。那老代表关于上网要请示,那民革主席关于300多政党混战的论述,那大部委改革的蓝图都使我不能不谨言慎行地欢欣鼓舞。如同樱桃红的营造,如同代我哭丧的大汉,我真的领情了。
还是对大部委改革说一句话:检验精简机构的效果不是看部委的数量,而应该看官员是否少了,老百姓的负担是否轻了,国有资产是否增值了。否则就都是演戏。甚至,没有樱桃红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