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携带干海参入境的体验 [2016/06]
- 温家宝为什么要拿掉薄熙来? [2013/10]
- 杂谈入籍的感觉 [2015/04]
- 中国官场有多黑?深不可测! [2011/07]
- 我看薄,王斗后传 [2012/02]
- 从中国官员的腐败看共产党的衰亡 [2011/07]
- 野生干海参可以进境中国,大家不要以讹传讹。 [2018/08]
- 梦鸽的要害是不听话 [2013/09]
- 老年创业的故事(三) [2014/10]
- 我看薄熙来“没事” [2012/03]
- 老年创业的故事(四) [2014/10]
- 中国最有权的不是习近平 [2016/08]
- 为什么“打黑”这么难? [2012/03]
- 唉,我的海南。 [2018/04]
-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一尊”被扒了底裤 [2019/05]
- 我所经历的“三年困难时期” [2010/07]
- 贺梅案给我的新增的教育 [2011/08]
- 这个史实让我无语。 [2011/12]
- 我对毛泽东的崇拜和非议 [2010/07]
- 在认识美国的过程中寻找那家的出路。 [2011/11]
- 这个史实让我无语(二) [2011/12]
- 羊儿回家 [2012/01]
- 答一位莫名其妙的网友的跟帖 [2011/11]
- 谁是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果的“享用者”? [2010/08]
- 答SirCat [2009/10]
- 很累地活 [2012/07]
具体地讲,孔子说的“公”本指的是周天子个人,是“君”,是警教诸侯们要奉君守礼。其本质上是维护君主的家天下,因此才提倡“天下为公”,由此可知,生活在封建社会即家天下的孔子,没有也不可能超出“私”的认知,因此他说的“天下为公”,绝不会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这么宽广。
至于孙先生到处题写“天下为公”本是为他的“三民主义”喝道的,但是,孙的“民”可绝不是包括工农商学兵这类“民”。而更了当点说,孙的“民”本指的就是当时的社会上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社会精英”,即便他具体提到社会底层,那也多是鼓动性质的即是属于宣传口号一类,也就是与今天西方选举语言常用的“民主”之“民”没什么二样。所以,孙所题写的“天下为公” 与我们理解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也还不是一回事。
其实这还是往好听上说的,若就实而论,孙的这类题文的私利性恐怕还要突出。要知道,孙的题写多是送给当时的各路军阀、地方执政以及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物,如张学良、冯玉祥等。因此其用意也是很明白的,那就是要求或教导他们要维护国民党的正统性,要遵从国民党领导,而不要各自为政。孙的这种以国民党为“公”的见识,可以透露他题字的私利性内涵。
直到党国成立至今,我们才可以领悟到了“天下为公”不过是掩人耳目的一句政治口号。因为权贵们的“公”里是从来没有奴才们的份的,要有也得付出血汗的代价去购买。
到了美国这多年才发现:天下卫私,才是硬道理。尽管美国联邦宪法中没有明文规定财产权的保护条款,但其第五条修正案中规定:任何人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得征用私有财产以供公共使用;另外,宪法第一条第10项中还规定;任何州不得制定损害合同义务的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