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携带干海参入境的体验 [2016/06]
- 温家宝为什么要拿掉薄熙来? [2013/10]
- 杂谈入籍的感觉 [2015/04]
- 中国官场有多黑?深不可测! [2011/07]
- 我看薄,王斗后传 [2012/02]
- 从中国官员的腐败看共产党的衰亡 [2011/07]
- 野生干海参可以进境中国,大家不要以讹传讹。 [2018/08]
- 梦鸽的要害是不听话 [2013/09]
- 老年创业的故事(三) [2014/10]
- 我看薄熙来“没事” [2012/03]
- 老年创业的故事(四) [2014/10]
- 中国最有权的不是习近平 [2016/08]
- 为什么“打黑”这么难? [2012/03]
- 唉,我的海南。 [2018/04]
-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一尊”被扒了底裤 [2019/05]
- 我所经历的“三年困难时期” [2010/07]
- 这个史实让我无语。 [2011/12]
- 贺梅案给我的新增的教育 [2011/08]
- 我对毛泽东的崇拜和非议 [2010/07]
- 在认识美国的过程中寻找那家的出路。 [2011/11]
- 这个史实让我无语(二) [2011/12]
- 羊儿回家 [2012/01]
- 答一位莫名其妙的网友的跟帖 [2011/11]
- 谁是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果的“享用者”? [2010/08]
- 答SirCat [2009/10]
- 很累地活 [2012/07]
尽管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是新中国建国后大搞阶级斗争的指导学说,但是中国全社会的阶级划分,却只在农村搞土地改革时进行过。城市基本没搞过阶级成份的划分,所谓的“家庭出身”大都是土改时的结果,所以城里人由街道,派出所,甚至单位的保卫科,根据“自报”,或职业,或岗位给任定的“成份”是五花八门的,如“市贫”“工人”“手工业者”“军人”“革干”“小业主”“资本家”等都没有统一标准。尤其是用查三代的方法,给城市生城市长的孩子用他爷爷在农村时被划的成分,作为孩子的“家庭出身”更是“形而上学”得猖狂。但是,这就是一直到1978年还好使的“政策”。
毛泽东说“在阶级社会里,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本来是指该人成长的环境对该人的影响,可是在实际确定“个人出身”时,却硬要把爷爷和爸爸中最“坏”的那个成份,牵强到你身上。比如你爷爷是地主,你父亲是城市工人,那你的家庭出身就得填“地主”。正是按照这个逻辑,所以毛泽东的孩子也得填“富裕中农”(但是没人敢说),周恩来的“孩子”(假设有的话)也得填“剥削阶级”,文革中我就亲听过周总理讲述自己要如何改造思想的话。(1966年8月4日夜在清华大学)我的同学中,头一天还是“革命干部子弟”,第二天就变成地主阶级黑崽子的,也不少。当然有好多人,不服从这种判定,就自报成份;其风险就是,一旦被整,就是“漏网的阶级敌人”,立刻打入另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