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携带干海参入境的体验 [2016/06]
- 温家宝为什么要拿掉薄熙来? [2013/10]
- 杂谈入籍的感觉 [2015/04]
- 中国官场有多黑?深不可测! [2011/07]
- 我看薄,王斗后传 [2012/02]
- 从中国官员的腐败看共产党的衰亡 [2011/07]
- 野生干海参可以进境中国,大家不要以讹传讹。 [2018/08]
- 梦鸽的要害是不听话 [2013/09]
- 老年创业的故事(三) [2014/10]
- 我看薄熙来“没事” [2012/03]
- 老年创业的故事(四) [2014/10]
- 中国最有权的不是习近平 [2016/08]
- 为什么“打黑”这么难? [2012/03]
- 唉,我的海南。 [2018/04]
-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一尊”被扒了底裤 [2019/05]
- 我所经历的“三年困难时期” [2010/07]
- 这个史实让我无语。 [2011/12]
- 贺梅案给我的新增的教育 [2011/08]
- 我对毛泽东的崇拜和非议 [2010/07]
- 在认识美国的过程中寻找那家的出路。 [2011/11]
- 这个史实让我无语(二) [2011/12]
- 羊儿回家 [2012/01]
- 答一位莫名其妙的网友的跟帖 [2011/11]
- 谁是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果的“享用者”? [2010/08]
- 答SirCat [2009/10]
- 很累地活 [2012/07]
小时候是不过“洋节”的,即使像新年这样的日子,于中国人似乎也没有关系,既不放假也没有什么庆祝,俗称“洋历年”。只是到了中学,才有“新年”一说;才有互送“贺年片”的举动。至于“圣诞节”则是八九年到香港工作之后才朦胧知道的。说是“朦胧”,是因为不知道哪天是圣诞夜,原以为是12月25日夜,还和人争论过。当时还暗暗惋惜“咱毛主席咋比上帝还晚下界一天呢。”
之所以对洋节日如此陌生甚至排斥,跟我的“悲情历史观”有直接的联系。因为从打记事起,就被教育中国是如何被外国欺负和侵略的,结论自然是他们的欢乐都是建立在我们的痛苦之上的。所以他们过不过节与我无关,反之倒是每听到他们的“倒霉”,却宛如我们的节日。所以即使是到了美国,看到世贸大楼的燃烧和倒塌,我还有幸灾乐祸的心理:山姆大叔也有今天。
让我吃惊的是,西化的母亲节,情人节,鬼节,圣诞节,新年,像A片一样竟然如此迅速地打进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而且是在我们如此卖力地反对全面西化的大张旗鼓的舆论导向的时候。显见这“西方资产阶级”的玩意儿也颇为了得地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说起“西化”实在也是从小被教育的产物。“苏联老大哥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言犹在耳。不过仿佛那时候苏化还不算“西化”,因为它在黑龙江北边,还属于“亚洲国家”;是中苏论战之后,我们才把他们“赶到”欧洲去的。至于马克思主义,我原以为也是苏联的产物,后来才知道是弄反了。实际是苏联先被德化了,我们又被苏化了。现在当我们又开始反对“全面西化”时,反而使日常生活比比皆西化了。滑稽吧?其实,都掩藏一个利己主义的政治目的。时髦的东西一来,先贴在自己脸上以“增光”,待用完了,就成了手纸。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西方的没啥区别,就是更多一点欺骗性而已。
在我终于想自己独立思考时,却碰上了“打汉奸”的高潮。仿佛只要说西方的制度好于中国就是汉奸,就是“洋奴”。而把美国爷请进中国命脉企业当股东和老板的反到成了捍卫中国的精英。把中国财产上千亿的供华尔街老板支配倒成了国之栋梁。
挨押的那小子,不过就表达了“香港被殖民100年才达到今天的繁荣,中国要这么繁荣得殖民300年”的意思,就成了十恶不赦的卖国贼。啥标准呢?宪法也是草纸。
西化这玩意儿,其实也不是一般老百姓引进中国的,即使国家“改革开放”了,也是达官显贵的后裔们才能来去自由的。等一般老百姓的孩子熬成“海归”,已经是打工的料了。因为主导的位置已经被衙内们占领尽了。
政权这玩意儿,确实是个好东西,难怪毛泽东说:有了政权,就有了一切。
因为放假一天,所以圣诞节还是要过的,就小鸡炖蘑菇,外加酸菜粉“庆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