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话篆刻 (十二) 汉印 [2010/06]
- 【古韵诗社·廿四期】京剧-春闺梦 被纠缠陡想起婚时情景 [2015/04]
- 【枫声】山楂树(男声二重唱) [2016/11]
- 【京剧·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2015/02]
- 【京剧·玉门关】听树梢风悠悠人烟寂静 [2016/04]
- 【京剧·太真外传】杨玉环在殿前深深拜定 [2015/03]
- 【锁麟囊】春秋亭外 [2015/02]
- 【京剧·麻姑献寿】瑶池领了圣母训 [2017/01]
- 【京剧·太真外传】挽翠袖进前来金盆扶定 [2016/09]
- 【我有一壶酒 可以慰风尘】古韵诗社第32期活动通知 [2016/03]
- 【京剧·西施】提起了吴宫心惆怅 [2015/03]
- 【京剧·天女散花】悟妙道好一似春梦乍醒 [2015/04]
- 【京剧·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 [2015/02]
- 【京剧·群英会】人生聚散实难料 [2015/05]
- 【京剧·穆桂英挂帅】非是我临国难袖手不问 [2015/03]
- 【古韵诗社第十六轮】续诗+集句--“满城风雨近重阳” [2011/09]
- 【古韵诗社·廿四期】七绝 云花 征结句结束 [2015/03]
- 红薯、八杯水和张悟本的绿豆汤 [2010/06]
- 【写字】梅尧臣诗 [2011/01]
- 醉枣 [2010/10]
- 女儿生日快乐! [2010/11]
- 【古韵诗社廿五期】寄意·次韵晏几道《鹧鸪天》 [2015/06]
- 【古韵诗社·廿三期】梦刘郎 [2015/03]
- 【枫树影】冬之挽歌 [2016/03]
- 什么是“羊羔体” [2010/10]
- 【古韵诗社32期结集】我有一壶酒 可以慰风尘 [2016/04]
- 【印稿设计】全家福 [2010/05]
- 【古韵诗社34期·题画】远迷 [2016/12]
- 【写字】临五湖散翁诗作 [2016/04]
宋代诗人林逋有一名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的是山园小梅,全诗如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傅更生在《百家唐宋诗新话》中赏析到:“池水清浅,月光的颜色朦胧,数株梅树,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宛如画境,又胜似画境。其境界之静谧清幽,令人神往。”
在我看来,这首诗首联平平,颈联中的“偷”,尾联中的“狎”,都与颔联极不相称。起初读来,惟觉颔联特立独拔。似是先有了这一联,然后凑上其它三联成诗。后来读到清代顾嗣立的《寒厅诗话》中有这样的文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君复改二字为‘疏影’、‘暗香’以咏梅,遂成千古绝调。”
原来这疏影和暗香两句,改自五代南唐的江为轶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江为是在写竹影和桂香,到了林逋手里,改动两个字,却成了赏梅的绝调,实在是点石成金之妙手。
说到改诗,苏东坡也曾添字改过张志和的《渔父》,然而效果却有云泥之别。张的《渔父》共有五首,写的都是自己的钓鱼所见。“西塞山前”是其中之一,最为著名,也最为后人称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
诗人寥寥数语,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悠闲的渔人生活图画。白鹭自在的飞翔,鳜鱼欢畅的跳跃,细雨轻柔的飘落,都与江边渔父的孤坐形成对比,让人在动感的画面里感受着诗人细腻的心情,令人向往,令人遐思。
苏东坡读罢,心生层云,感叹“玄真语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于是“加数语以《浣溪沙》歌之云”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黄庭坚看到后,“击节称赏,且云:‘惜乎散花与桃花字重叠。又渔舟少有使帆者’,乃取张、顾二词合而为《浣溪沙》云”:
新妇滩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钓。
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吹雨转船头。
(注:顾指顾况,其渔父引词为:新妇矶边月明 女儿浦口潮平 沙头鹭宿鱼惊)
不料东坡却说:“鲁直(黄庭坚字)此词清新婉丽,其最得意处,以山光水色替却玉肌花貌,真得渔父家风也。然才出新妇矶,便入女儿浦,此渔父无乃澜浪乎?”这句话一下子戳到了黄的软肋上,让黄尴尬了一辈子。黄一直到晚年还在“悔前作之未工”。
看来这师徒俩都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为诗坛上平添了一段笑话。
(林逋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