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话篆刻 (十二) 汉印 [2010/06]
- 【古韵诗社·廿四期】京剧-春闺梦 被纠缠陡想起婚时情景 [2015/04]
- 【枫声】山楂树(男声二重唱) [2016/11]
- 【京剧·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2015/02]
- 【京剧·太真外传】杨玉环在殿前深深拜定 [2015/03]
- 【京剧·玉门关】听树梢风悠悠人烟寂静 [2016/04]
- 【锁麟囊】春秋亭外 [2015/02]
- 【京剧·麻姑献寿】瑶池领了圣母训 [2017/01]
- 【京剧·太真外传】挽翠袖进前来金盆扶定 [2016/09]
- 【我有一壶酒 可以慰风尘】古韵诗社第32期活动通知 [2016/03]
- 【京剧·西施】提起了吴宫心惆怅 [2015/03]
- 【京剧·天女散花】悟妙道好一似春梦乍醒 [2015/04]
- 【京剧·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 [2015/02]
- 【京剧·群英会】人生聚散实难料 [2015/05]
- 【京剧·穆桂英挂帅】非是我临国难袖手不问 [2015/03]
- 【古韵诗社第十六轮】续诗+集句--“满城风雨近重阳” [2011/09]
- 【古韵诗社·廿四期】七绝 云花 征结句结束 [2015/03]
- 红薯、八杯水和张悟本的绿豆汤 [2010/06]
- 【写字】梅尧臣诗 [2011/01]
- 醉枣 [2010/10]
- 女儿生日快乐! [2010/11]
- 【古韵诗社廿五期】寄意·次韵晏几道《鹧鸪天》 [2015/06]
- 【古韵诗社·廿三期】梦刘郎 [2015/03]
- 【枫树影】冬之挽歌 [2016/03]
- 什么是“羊羔体” [2010/10]
- 【古韵诗社32期结集】我有一壶酒 可以慰风尘 [2016/04]
- 【印稿设计】全家福 [2010/05]
- 【古韵诗社34期·题画】远迷 [2016/12]
- 【写字】临五湖散翁诗作 [2016/04]
说起古代的文人骚客,有领兵打仗的,如范仲淹,辛弃疾;有精通烹饪的,如苏东坡,袁枚,李渔;有酷爱喝酒的,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当然,还有会这会那,无奇不有的,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但提起简单的种田当农民,想了半天,也还就是这个陶渊明,算是个地道的会种田的。
陶渊明从过军,当过参军幕僚。也做过官,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掉了当了三个多月的彭泽县令,回乡当起了农民,种起了田。
从军队的高级参谋,从地方行政的县太爷,到荷锄而耕的种田人,陶渊明逐渐放弃了世俗的羁绊,投身到了性情自然的怀抱中。这中间也有过反复,出仕,隐居,再出仕,再“归去来”。每一次的反复,他的诗歌内容和风格也都会改变一次。一开始他只是单纯地“静念园林好”。后来诗作形成了田园诗的风格。“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诗人居住在一个田园式的环境里,种菜种谷,还有丛菊开放,青松耸立在岩石上。这个时候,诗人还只是以农为邻,偶有劳作,最多只能算是体验罢了。到了辞去彭泽县令回乡后,他成了不折不扣的农民,因为他真正开始种地为生了。这也造就了他诗歌风格的第二次变化----从“田园”到了“农田”。
在古代的知识分子当中,能认识到“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的文人的确少见。陶渊明以愉快的心情表达着自己“力耕不吾欺”的自然性情。“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他这次不是为了纯粹的体验,而是认认真真地从早到晚辛苦地耕作。虽然“四体诚乃疲”,也“弗获辞此难”,而且要“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这时,陶渊明已经是一个颇有觉悟的会种田的农民了。
这种种田的生活,不仅使自己有饭吃,有酒喝,更重要的是滋养了诗人与大自然亲密融合的真性情,为其留芳后世的诗文注入了潇洒飘逸的神韵。后人评价陶渊明的诗上承三百,下贯三唐,可见其地位之高,令人仰止。
当然,陶渊明的嗜酒也是他生活和诗文中的精彩内容。他自己不打自招,虽“家贫不能常得”,但挡不住“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好友颜延之来看他,送他两万钱慢慢买酒喝,他却一股脑尽送酒家,以便常来常饮。当时的江州刺史知道陶渊明爱酒,为了结识陶,就常以酒馈送。陶渊明在家时常常饮酒至醉,醉了就到庐山山前的一块大石上睡觉,于是这块石头便有了“渊明醉石”的雅名。我看陶渊明的嗜酒堪比刘伶,只差一篇酒赋而已。
陶渊明回乡种田,远离了世俗,找到了并畅快地抒发了自己的真性情。若没有亲历躬耕,便不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若不曾见酒便“开芳颜”,恐怕也不会意识到“此中有真意”时而“欲辨已忘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