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话篆刻 (十二) 汉印 [2010/06]
- 【古韵诗社·廿四期】京剧-春闺梦 被纠缠陡想起婚时情景 [2015/04]
- 【枫声】山楂树(男声二重唱) [2016/11]
- 【京剧·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2015/02]
- 【京剧·玉门关】听树梢风悠悠人烟寂静 [2016/04]
- 【京剧·太真外传】杨玉环在殿前深深拜定 [2015/03]
- 【锁麟囊】春秋亭外 [2015/02]
- 【京剧·麻姑献寿】瑶池领了圣母训 [2017/01]
- 【京剧·太真外传】挽翠袖进前来金盆扶定 [2016/09]
- 【我有一壶酒 可以慰风尘】古韵诗社第32期活动通知 [2016/03]
- 【京剧·西施】提起了吴宫心惆怅 [2015/03]
- 【京剧·天女散花】悟妙道好一似春梦乍醒 [2015/04]
- 【京剧·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 [2015/02]
- 【京剧·群英会】人生聚散实难料 [2015/05]
- 【京剧·穆桂英挂帅】非是我临国难袖手不问 [2015/03]
- 【古韵诗社第十六轮】续诗+集句--“满城风雨近重阳” [2011/09]
- 【古韵诗社·廿四期】七绝 云花 征结句结束 [2015/03]
- 红薯、八杯水和张悟本的绿豆汤 [2010/06]
- 【写字】梅尧臣诗 [2011/01]
- 醉枣 [2010/10]
- 女儿生日快乐! [2010/11]
- 【古韵诗社廿五期】寄意·次韵晏几道《鹧鸪天》 [2015/06]
- 【古韵诗社·廿三期】梦刘郎 [2015/03]
- 【枫树影】冬之挽歌 [2016/03]
- 什么是“羊羔体” [2010/10]
- 【古韵诗社32期结集】我有一壶酒 可以慰风尘 [2016/04]
- 【印稿设计】全家福 [2010/05]
- 【古韵诗社34期·题画】远迷 [2016/12]
- 【写字】临五湖散翁诗作 [2016/04]
近日看了几集新版的红楼梦,服装,场景倒是不错。新颖的快闪镜头也还适应。只是这出戏里的头面人物--林黛玉,却多少让我失望。先看看书里如何描写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再看看那两句概括黛玉命运的诗:
“堪怜咏絮才”,意思是说,能从平常的柳絮咏出万般才气的聪慧女子,命运却让人爱,让人怜。“咏絮才”,是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一日大雪,谢安对雪吟句:“白雪纷纷何所似?”谢道韫的哥哥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当叔父的谢安一听,大为赞赏。
“玉带林中挂”,玉带林倒读谐音林黛玉。“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圈玉带”,暗喻林因宝玉泪尽而亡。
从原著中的描写,我们比对一下蒋版的林黛玉,眉毛可以修,这“含露目”只要眼睛有神,亮亮的,常带些着泪,也容易些。接下来这“生愁”和“袭病”可是需要演员的功夫了。蒋的脸庞,我看不出愁病的娇态。声音太靠前,没有“喘”味儿,显不出“咏絮”的才情来。
现代人拍红楼,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演员。年龄找合适了,戏份到不了家。学出了表演功夫,却已过了年纪。
总的感觉,这帮青春演员都还小,难以奢求他们对原著的准确理解和对人物的精心刻画。剧中,王熙凤笑得太轻狂。贾宝玉傻过了头,念白更是缺乏宝玉的聪明劲儿。至于薛宝钗,念台词痕迹太重。
一帮青春丫头上的额发,倒是平添几分戏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