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与80后谈六四

作者:谢盛友  于 2011-5-29 17:3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28评论

谢盛友:与80后谈六四


亲爱的同学,感谢你们参加班贝格查经班,我们一起领受主耶稣的话语。昨天晚上和2010年平安夜,你们都问我:“谢叔叔,六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真的不知道六四是怎么一回事,况且,我不是直接参与者,只是“隔岸观火”,讲出来的话,一定是一面之词。既然你们也这么关心六四,可见六四情节在中国人心中重千斤。

我能告诉你们的是,北京开枪后我开始信主,跟儿子到德国教堂,读德文圣经,我开始懂得,我是地地道道的罪人一个,整天在找别人的罪,而没有忏悔自己的罪。

我真的不知道六四是怎么一回事,六四可能是中国人的“人格秦岭”。我只知道,在我的作家朋友当中,北京开枪的当天,有些宣布退党,在海内外流亡;有些不久后要求入党,甚至出卖流亡的退党者。

我真的不知道六四是怎么一回事,我只知道北京开枪后,当局有了一份“名单”,22年过去了,从来没有人提出解除这份“名单”。现在,我似乎明白了一点,你们看看中国大陆的法律,只有颁布新法律的,从来没看到解除无效的法律。

如果说文革是我们父亲(你们爷爷)那一代人的悲剧,六四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剧。

1989年4月8日早上,胡耀邦在中南海怀仁堂参加十三届四中全会前夕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开会期间,胡突然心脏病发,随即送至北京协和医院,情况虽没过危险期,但一直稳定;至4月15日早上,胡耀邦突然因急性心肌梗塞,抢救无效于早上七时五十三分逝世。胡耀邦逝世后,随即翌日在北京主要高校校园内,出现形形色色的大字报,借悼念胡耀邦,批判1986年令胡耀邦下台的“老人政治”。基于对胡耀邦遭遇的同情,和其开放清廉形象的尊崇,加上对改革开放以来引发的官倒,与贪污情况严重的不满,使当时的青年学生纷纷出来悼念胡耀邦,以至引发后来的学生与民间联合运动,并导致近代著名的六四事件发生。

我们八十年代这些留学生,有的已经海归,有些甚至担任部长。每年两会期间,我们都寄希望近距离靠近中央权力的同学, 在人大开会时提出议案:“四•二六社论”是否可以从新讨论?

《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又称“四•二六社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人民日报》于1989年4月26日在头版头条刊发的社论,内容针对之前全国各地学生因悼念中共中央前总书记胡耀邦,而发展出来的学生游行活动进行了批评,并将学生活动定性为动乱。

这篇社论是由国务院总理李鹏下令,胡启立组织,曾建徽执笔起草,社论的大部分内容得到邓小平的支持。1989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将政治局会议和邓小平的看法,通报赵紫阳和陈云、李先念、彭真、邓颖超等。李鹏还要求胡启立负责,由曾建徽起草《人民日报》社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后称“四•二六社论”),当晚就在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次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社论全文。社论称,“有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 利用学生制造混乱,“全党和全国人民都要充分认识这场斗争的严重性,团结起来,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

社论发表第二天,在上海担任市委书记的江泽民,以市委的名义召开万人基层党员干部大会,要求党员群众认真学习四•二六社论精神,制止动乱;北京也召开万人基层党员干部大会,李锡铭发表讲话,称要维护首都社会稳定,批评学生是在搞“文革”,是制造动乱。

同学,我和你们的父母亲经历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动乱,这是中共中央定性的,我们是在十年动乱中长大的,我们深知,我们在国内亲身经历的文革和在海外看到的1989,其“动乱”的情况和程度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真的很想知道真相。

 过去,我认为六四是一场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经过二十多年的思考,如今我认为,六四不是一场民主运动,因为89年的中国,不同于东欧,这里有哈维尔、索尔仁尼琴这样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背景推动着东欧民主运动的车轮,而中国没有。

也不同于台湾的民主运动,那里有殷海光、胡适、雷震、傅斯年这些理论家在推动,而在大陆,没有。

现在,我们八十年代的这些留学生对六四评价的要求,不高。我们只要求,政府承认, 89年六四不是一场“动乱”,六四这个话题是可以讨论的。

那么,六四是什么?在没有充分讨论之前,我真的不知道六四是怎么一回事。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3

拍砖
1

支持
1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5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8 个评论)

14 回复 fanlaifuqu 2011-5-29 18:19
对她,心情很复杂。但对为此奉献了年轻生命的学子,那份崇敬与怀念永存心中!
17 回复 yulinw 2011-5-29 18:55
fanlaifuqu: 对她,心情很复杂。但对为此奉献了年轻生命的学子,那份崇敬与怀念永存心中!
   翻老说的总是这么好~~
13 回复 陈营 2011-5-29 19:03
躁动不安的年轻人是无法全面了解和认识中国现代史上重大事件的。虽然目睹过六月三日的北京之夜,现在想来此时还不是能正确评价六四事件的时候。
14 回复 人間的盒子 2011-5-29 21:28
动乱是要反的,中国不能乱。
12 回复 light12 2011-5-29 22:00
人死了死了冤啊
15 回复 match99 2011-5-29 23:18
纪念22年前失去生命的同学们
12 回复 往事并不如烟 2011-5-30 00:55
无论世人怎样评说,学子们毕竟献出了年青的,可爱的,宝贵的生命---
12 回复 newyorker92 2011-5-30 01:38
match99: 纪念22年前失去生命的同学们
Support!
13 回复 newyorker92 2011-5-30 01:53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blood and tears.  I hope it can end soon.  If we really cannot face the 六四 issue. It is sad for all the Chinese.
12 回复 newyorker92 2011-5-30 06:32
“动乱"?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aid it was "feng bo".
12 回复 lao4 2011-5-30 07:39
与228相比,64更应该平反。现在已经见识了政府从“动乱”(64前)-》“暴乱”(64后)-》“风波”(近10年)的政府评价,希望能活的够长,见识到公正的评价。
23 回复 來美六十年 2011-5-30 07:56
如果我們不敢面對歷史,怎能成為世界領導大國
10 回复 lao4 2011-5-30 07:59
64最大的成果是今后再也不会有人去挡军车了,那是作死。(64前北京市民敢挡军车是以为子弟兵是不会打老百姓的)
13 回复 chineseman 2011-5-30 09:48
“六四不是一场民主运动”?! - 真是荒唐透顶的想法!什么是民主运动?全世界140多个民主国家有几个是起源于有理论背景的民主运动?民主或产生于民众向统治者的抗争或产生于统治者的立法或...哪有固定的模式。假如邓小平是有远见的领导人,假如赵紫阳能像叶利钦站坦克一样到电视台去振臂一呼...中国没准已经像俄罗斯一样实现民主了。俄罗斯若不是关键时刻叶利钦站坦克上振臂一呼,苏联人民能推翻了共产党?
14 回复 老君岩 2011-5-31 07:44
在德国的80后会问这种问题?自己查一下维基百科就的很清楚了。问者可能是抛砖引玉。
12 回复 hanfeng109 2011-5-31 12:16
chineseman: “六四不是一场民主运动”?! - 真是荒唐透顶的想法!什么是民主运动?全世界140多个民主国家有几个是起源于有理论背景的民主运动?民主或产生于民众向统治者的抗 ...
同意. 六四肯定是一场民主运动, 不能以有无理论家参与为标准.
12 回复 饱暖思他爸 2011-6-1 11:02
作为80后的一员,我可以明确的告知你我的态度,64就是在有外国势力参与的少数人挑起的学生动乱。64不解决,中国就跟前苏联一样,百姓生活根本不会得到进步。看看伊拉克等那些被美国扶持起来的所谓政府就知道中国那些美国傀儡会是什么样。大家还是谈谈1992的美国洛杉矶事件吧。那个更有讨论的价值。为什么所谓的民主美国还发生这事。
11 回复 古来万事东流水 2011-6-4 09:08
再简单没有了,六四跟其他事情没什么两样。

无非就是伟光正说中国这个坑是俺占着的,不管你是什么民主的名义也好,宗教的名义也好,任何可能的威胁都要消灭掉。

然后再编一大堆理由糊弄那些傻鸟,忽悠一个是一个,只要这个坑占住了就得。
12 回复 samliu99 2011-6-4 09:10
我觉得不是。
现在回过头去看,应该庆幸当时没让它继续乱下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唯一遗憾的是镇压得太晚了,使矛盾扩大了。
13 回复 kewu 2011-6-4 10:57
民主与专制各有利弊,当国家刚刚发展,资源很有限的情况下,并且民众还民主意识还不够强的时候,专制可以高效地集中资源办大事。所以,当前阶段还是要专制。随着经济发展,民众的文明以及民主意识得到提高,社会管理就会逐渐变革吸取民主的成分,目前国内一些大城市例如广州就有这方面的倾向,舆论监督比以前好了很多。就我所了解的信息,6.4必须镇压,感谢邓小平力挽狂澜。现在的那些海外民运看着就觉得垃圾,就近例子就是要朗朗演奏的事件。民运分子本身都没有尊重其他人的政治观点的民主意识,只搞顺我者昌的封建思维,纯粹就是对民主的亵渎。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4-10 23:2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