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慧文:欧华作家作品与主流社会

作者:谢盛友  于 2011-7-5 15:5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车慧文:欧华作家作品与主流社会

–––德语地区重要作家作品初探          

作者:车慧文



SUMMARY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of the 20th Century some essential political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all over Asia as well as Europe. The unfolding of these political events did not only deeply impact on the East-Western frozen relationships as the Iron Curtain has been lifted, but also fundamentally affected the people’s social and cultural life within these countries.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living in exile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have developed their own ‘Cultural China’ all over the world. The following review is an attempt of a vertical demonstration about the life and struggle of Chinese writers in Europe, with focus on those living in Germany. Beginning with the Chinese Era of Enlightenment of the 20th Century, when the Little People, thereunder some brave women, forced by poverty and the desire for freedom and equality, began to denounce political dictatorship and patriarchal suppression within the family. Having archieved large improvements the concerns advanced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cial equation and acceptance of minorities.

KEYWORDS:
    LITERATURE IS INTEGRATION
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EAST AND WEST
    EUROPEAN CHINESE FEMALE WRITERS
    SINO-EUROPEAN MARRIAGE

摘 要

二十世纪的最后二十年中,亚洲国家民主化运动高潮迭起之际,欧洲国家和平摧毁壁垒的大事震撼了全世界。欧洲铁幕高高拉起、东西方重新开始对话,冲击并不仅限于政治与经济层次,同时也深深影响到社会与文化的互相渗透。海外华人学者与知识份子在过去近半个世纪中,思想与创作上自然形成了一个〈文化中国〉,-简单说是建立在儒家传统哲学架构上,融合了中西文化、并跨越时空的新人文群体。以下将尝试循著七本欧华文学作品出版时间纵线走向,来展现从中国五四运动至今,重要欧华及德华作者书写的内容题材、追求的理想和价值与在主流社会引起的反响。在这匆促的一瞥间,读者将能看到一介小民,特别是女性作者勇敢奋斗的成果, 不但在人身自由、推到独裁与男女平等方面成绩斐然,课题更扩展到保护生态、社会平等、包容并扶助弱势族群等方面。

 关键字     写作与生活调适     文化交流     欧华女作家     异国婚姻  



欧洲华文作家协会成立于国际间冷战结束不久后一九九一年的三月,至今已届满二十周年,说明欧华作家写作不辍与呵护园圃的坚持,值得欣慰。从上一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时间带著爱好和平的人们走出闭封、隔绝、对立,进入了平等、对话与和解的二十一世纪; 其间虽走过了令人悲愤的天安门坦克镇压学生事件,但也迎来了柏林围墙未经暴力流血打通的惊喜。 即使近年来中东¬¬国家发动恐怖战争、世界性金融危机带来许多问题与不幸,但在欧亚两洲各国意识形态不再主宰一切、经济快速复甦、海峡两岸谈判互惠双赢的乐观进程中,标示出国际社会的大趋势正一步步迈向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巅峰。身处世界政治经济变动中心的旅欧华侨、华人作家们,面对各类冲击与不断调适的过渡里,不但开发出一片前所未见的媒体原野、书写出他们如涓涓溪水或悲或喜的生存活动、作为异国文化仲介桥樑的求进努力,以及他们与主流社会的互动情况,也呈现出一个变动时代中,个体奋斗方向和存在的意义。而他们获得的成果与普遍认同,正说明人性对真理、自由与爱的执著追求,最终必能得到广泛的肯定与回应。(注一) 
本文将追循1970年代至今欧华文学中,各类题材作家的主要创作与趋向略作整理介绍,并试探讨各个作品在主流社会所产生的氛围及影响。因受时间、材料及篇幅所限,仅将围绕著几位旅居欧西地区,主要在德语使用地区作家与具代表性作品来说明时代变迁、风云寒暑下他们勤勉播种的投入,顺便补正一二坊间对欧华文学部分作品具偏差性的论述。 


生而平等自由的人性:周仲铮的《小舟》(Kleine Sampan)


说起旅居欧洲的华人作家作品,记忆中最早读到的应是初到柏林时,在图书馆书架上找到的一本德文书,是旅居德国波昂周仲铮1957年出版的小说创作《小舟》。 (注二)   周仲铮把这本自传体小说书名定为《小舟》,是因为她当年破格得以进入南开大学读书时,同学戏称她的学名。它能适切传达出二十世纪初期以来,生活在如海洋般动乱的中国社会,追求政治改革、文化更新激流中,个人命运漂泊不安的讯息。故事以1919年五四学生爱国运动为背景,铺设出当时仍是小姑娘的小舟从坚决反抗被缠足开始, 离家争取平等入学的许可, 继续接受大学教育、婚姻自主与掌握个人未来前途的不断奋斗。女主角与主张革新但十分保守的双亲间价值观冲突,以致最终远走他乡才能达到个人心智才华自由发展、贡献社会的愿望;在很大程度上也恰是纳粹统治结束后,德国一些社会家庭的写照。因此该书出版后受到德国读者群广大的欢迎,成为当年第一部华人创作畅销书。1959年并被选为德国年度最优青年读物之一; 不久后即有英、法、意、荷四国译版的发行。它流传在六、七十年代德国学界与文化人圈内,成为欧洲人认识现代中国「新社会」必读专著之一;并在德国所谓“68年代“一辈大学生和反叛知识青年中,引起了对中国社会改革十分进步的遐想,与对大陆文化大革命的盲目崇拜。当年大力推介这本著作的是一位在柏林自由大学专习国际政治与汉学学者冯国令博士, 认为《小舟》唤醒了德国读者注意到现代中国社会非可伦比的变革与存在,也因此他本人投入了早期研究中国文革实况的专业行列,并发掘出文革权力斗争¬本质的真相。(注三)   《小舟》在欧美国家一举成名而畅销,反而在她忠贞支援的祖国大陆迟迟不得发行,中文版延迟到1986年才得出版。这一现象不但说明大陆当年意识形态挂帅的封闭政策,也表示出西方读者对东方社会现代生活向西方转型非常重视。另方面,也说明该书充分满足了德国及欧洲读者对东方世界的浪漫情怀与对古老东方语言、思维方式、神秘传统的探奇心理。特别是德国可追溯到德意志民族十八、九世纪,从拿破崙北上侵占了部分领土的危机经验,促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军国主义发达,并在成为中国殖民主后,成功经验留下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和他们学术上对外国、尤其是对「日落国」的兴趣,及百多年来在人类、民族科学研究领域内先导的地位息息相关。

有家归不得的忧思,赵淑侠与《我们的歌》(Unser Lied )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世界被意识型态的激烈对立一分为二,-亚洲先后有韩、中、越南等国的分裂、德国在一夜之间盖起了围墙 - 人们被迫分离放逐,但往往仍未能逃离咫尺外敌人战火的威胁。于是为了争取自己和下一代呼吸自由、不受恐惧的生存机会,再度出走寄寓他乡的自我放逐者比比皆是。他们移居到了欧洲、美洲,唸书工作之余,却无法安置留在了家乡的心灵;于是,留学生与海外文学如林间野花般冒出地面。笔者这时刚从台湾移居德国柏林,在需依靠美英法三国搭起【空中走廊】运输日用品才能维持两百万居民生存的阴影下,读到了台湾中央日报海外版长期连载,赵淑侠笔下《我们的歌》,这是一本负载著儒家教育传统认知下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观的著作,成为那时笔者初到异乡失亲失语年代的唯一乡亲;感动之余也十分敬佩相同时空下直入吾心的写书人。该文后来(1978) 结集成书,笔者忙请家人从台北购得一本,以便可随时「温习」。那时因忙于婴儿、家务和书房之间,这本道尽了当年台湾留学生甘苦及家国忧思的名著,的确减轻不少游子们无处投诉的思乡情绪;至今虽说已时过境迁,但仍余音嫋嫋、忧惋之情深系脑际。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笔者在柏林自由大学汉学系开了台湾文学选读、台湾当代小说翻译、台湾乡土文学等硕士班课程,曾特别邀请赵淑侠出席就台湾当代文学与她个人创作发表演讲;那次德国学生讨论发问热烈,并肯定了她以中德双语朗读的作品。不久后,她的两部创作《梦痕》 (1987) 与《翡翠戒指》(1988)先后在德国科隆及瑞士以德语印行。但她那时对中国历史与妇女题材的探讨与书写仍是重心,为了《赛金花》(1989)一书的问世,她曾多次来到柏林,亲自探访书中主角当年生活环境与住处,并认真查阅普鲁士国家图书馆内珍藏的记载。1993年《我们的歌》节译本也在德国出版了。在柏林围墙和平推到后,世界遽变。赵淑侠投笔从学,潜心研究宗教和哲学书籍。重新提笔后创作方向与风格都有扩展,题材走向多元并较多转向客居地人物风情及大陆开放后返乡的现实。就在这段时期她召集创立了欧洲华文作家协会,并不辞劳苦四处演讲报告,推广欧洲华文作品。因此,在了解那一时代海外知识份子的思与言、早期欧华文学内涵体裁方面,赵淑侠的作品提供了德国汉学界教学上难得的范本。 

欧华文学新时代的转折点 - 展翅飞来的《鸿》(Wilde Schwäne)

继小舟飘洋过海坐船来到欧洲的半个世纪后,一位同样成长在五四时代的反传统女性,1988年搭著现代喷射机海阔天空飞到了伦敦,探望她留学后定居英国的女儿张戎。她,故事的讲叙者夏德鸿,是育有五个子女的忠贞共党高级干部,站在阶级敌人的土地上,居然没有失语的悲伤与离乡的放流感。或许,正因终能走出文革肆虐的阴影,走出社会异乡人的身份,一个孤独忍辱的心灵才能得到安宁?! (注四)   事实确是如此 – 任何一个能看会想的人,若在自己生长的土地上被放逐、禁语,其苦闷自不待言。但数十年后,最终在意识形态宣传下所憎恨的敌人世界里找回了人的尊严和词语,不,应说是个人记忆与声音的复活,这样的过程又让人如何理解?《鸿》的女主角和另外千千万万个他们,当年牺牲青春、热血与生命所追求的理想,竟然只是一场让人走往绝望边缘的噩梦?!  那年在英国,在女儿张戎的家中,母亲打开被禁锢的记忆开始说故事 - 从民国初年祖母被曾祖父重金卖给军阀为妾开始,少年的鸿目睹身受欺淩歧视妇女的旧社会,她为求从顽固的老派家庭解放出来,毅然加入那时提倡妇女解放、给女性希望与未来的共产党。但事与愿违,取得政权后的党不久即剥下慈爱母亲的面具,成为凶狠专制的父霸。第三代的子女们也不幸在文革恐怖气氛下成长;又因学识和传统价值的普遍受到鄙弃批判,张戎下乡劳动、做过赤脚医生,后来又进了工厂当电工、铸工,直到七十年代中期。 这一切由一架小小录音机点滴记入,从1908 - 1978年间,所叙述的不单是张门祖孙三代妇女艰辛的历程,也道尽了温顺传统下整个民族的屈辱。这本在两年后出版,霎时成为轰动世界的好书,可说间接印证了国父  孙中山先生的远见,他在遗嘱内所指出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遥指的是未来社会必经沦落动荡的过程。《鸿》以家庭故事的方式把它活生生回溯给了读者,也是一段让全世界难以置信的中国当代史实。那是《小舟》出走以后、《我们的歌》弦音已断后的中国大陆;而当年解放社会底层¬妇女的所谓救星,却把同胞妇女与她们的亲人送进更深层阶级社会与权力斗争的风暴中心;表面上,恐怖与杀戮都是为了革命,为了服务人民。而《鸿》讲述出运动真确的内里,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这就是一九九一年在英国出版的自传体小说《鸿 - 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同年德文版(Wilde Schwäne - Die Geschichte einer Familie)也在慕尼黑面世。一年后,该书获得英国非小说类文学大奖NCR Award;中文版也于此时在台北发行。一九九三年《鸿》又获得英国年度畅销小说奖。同年,笔者曾就此书为柏林国际特赦组织作过两次朗诵与答客问活动,另在一次文化研讨会上则介绍了此书与中国妇女地位现况。总结这三次主讲与座谈经验,出席的读者年轻人占多数且座无虚席, 不但听众发言踊跃, 会后买书及捐款的人也特别多。与此同时,为了让德国大学生对现代中国与海外文学有较完整了解,笔者在柏林自由大学开课导读《鸿》及美华文学畅销书《喜福会》等作品,使学生们对华文作家立足域外、反观复杂错综的现代中国社会与深思个人价值观及负载文化的定位、认同等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读《鸿》一书并观其成就:张戎用言简意深的分析性书写,纪录了一个苦难无边的颠倒世界;描写的核心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一章,它除了呈现出中国现代社会女权及人权面貌的实质以外,做为大时代的见证更是人事俱存。(注五)  出版至今,销售总额已超出一千万本,德国在2004年还出了纪念版,影响不能不算是十分地鸿大了。(注六) 顺便在此提上一笔,张戎著作目前在中国仍是禁书。 而《鸿》的被禁,当然仍是当权者出于政治考量封小民之口的尝试,反映出决策者真理面前缺乏自信的同时,也无形中证明该书存在的价值。   互敬互助的中德婚缘、报导与旅游文学创造群 西元两千年新世纪来临的前夕,欧美国家一些专家与学者注意到「异国婚姻」的成为世界潮流。于是给「现代王昭君」处境与身分重新定位的文章开始出现。例如,旅美心理谘询医生卓以定一九九四年在台湾联合报为文《米酒加咖啡》,主要分析了台湾亮女、才女大批移居国外,嫁为洋人妇的前因后果。她曾说过:<综观现代易于产生异族通婚 的人,通常是具叛逆性、神经质和敢标新立异、富冲锋冒险精神的两类人... 他们绝对是勇于争取过自己爱过的爱情生活...具有坚强意志的人。而当他们之中男方是外国人时...他替她找回一生中从没有过的自信。> 换言之,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异国女婿中,较多一些能够以平等态度对待妻子,尊重与鼓励有才干、有理想及有冲力的女性伴侣,让她们在婚姻中也能得到自我实现的空间与成就感。这应是造成近年来欧华女作家风起云涌的主因之一。 据估计,西元两千年以前,德国登记在案的中德婚姻家庭不过两千余件;而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统计中的中德佳偶已激增至五万对,其中当然也不乏悔不当初的<碧眼娃娃> (德语blauäugig, 比喻天真轻率 )。(注八) 以下将谈到的第一本书就是对此一现象的自述与访谈。


《昭君,你好吗?异国婚姻的美丽与哀愁》(Foreign Affairs)

九十年代中期,世界进入网络运作,人们的交流沟通已不受距离的阻碍。两德统一计画快速行进当儿,德国经济也开始捉襟见肘,找寻发达机运与商机的已一窝蜂飞向中国大陆。而一位在台北受教育长大的年轻女子,勇敢地来到改建中犹如矿坑工地般的东柏林,开始努力进修德语,适应一个与德国记者共组的小家庭。她,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曾任职台视世界新闻编辑及在美国世界新闻学会研究,在咬牙忘却乡愁的尝试下,出版了跨越国界与文化阻隔的两本书。她就是目前仍生活在柏林,自由作家兼德国电台文化评论的潘可人。(注九)  《昭君》(1999)一书收录了九篇异国情缘,加上作者与好友的婚姻对比,一共是十一个故事。作者在书尾写著:这本翔实的访谈纪录...一方面著眼于粉碎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另 方面鼓励有情人勇敢跨越国界肤色语言的藩篱,以无比的智慧追求所爱,经营双元文化婚姻。(注十)

对于华文读者来说,潘书出版后无异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西方文化的窗户,他们看到异国婚姻生活各层面,也看到书中主角因居住地社会组构、家庭伦理的不同而可能产生的大小矛盾,与他们各自因应的办法,无形中也减少了对陌生环境的畏惧或误解。著者同时还强调,生活在全球化的今天,婚姻生活习惯上的细节往往差异不大、影响不多。而差异大、影响婚姻成败的往往在处理方式上,是否诚意沟通或者能否互相尊重。  此外,有关异国婚姻经历的成为文学题材,除了汉代昭君和藩的哀伤以外,直到不久前仍受到不甚友善的另眼相待,¬有可能被批评是<里通外夷>或<出自经济考量>等不肖行径,不值一谈 。 (注十一) 而对于他们一如常人的喜怒哀乐、相异文化丰富彼此人生与克服异乡异俗的辛苦一面,往往兴趣缺缺。因之潘可人的《昭君》题材和作者背景,已成为重要社会新书写现象,只要打开电脑上网去浏览一番,读者即可得到大批资讯。(注十二) 而今《昭君》一书作者虽然在台湾驻柏林某研究机构任职,但已积极融入了转型中的德国社会,公私兼顾。由于占有掌握多种语言的优势,她能在生活中两个战场上,持续发挥著她文化桥樑的功用。近年来,她与一批定居柏林有年的文友,如郭忆梅等,勤于使用互联网及部落格与中外网族人类在文学、哲学与历史话题上不拘形式地讨论互动,不愧是结合现代台湾中华文化伦理,又能透视海外西方社会的佼佼者。  珍贵的亲子旅游书,「走入德国童话大道」(Deutsche Märchenstrasse) 另一位有著中文系背景的现代八脚章鱼,也是一位在为人母、人妻、人媳的夹缝间,仍连跑带跳周旋于欧洲主流社会和母语书写的作者;她拥有一个美满的<华夷婚姻>,不但给予三小一大的四个德国男生足够中式物质与精神养分,并且特别能善用休闲时空,全家出游访友、轻松话旧之余,吸取大量西方文化精髓。她就是随身带著她的〈小三剑客〉「走入德国童话大道」(2008)的郑伊雯。  在德国,生活、摄影与写作是郑伊雯缺一不可的既定目标。 她一向无暇呵护乡愁,因以她身为<德国媳妇>(注十三)的考量中,永远列满各类大大小小的责任与目标。而眼前她的重要选择是,孩子们有权渡过一个自然、欢乐又充实的童年。 她曾说:〈每家孩子许多快乐的活动正在进行时,背后绝对有伟大的父母当推手。〉 她所选择的旅游,不光是更换壁纸以后的新鲜感,而是面对走入新的空间以前,必须计画应对新课题与新责任的挑战。  能走访趣味盎然的童话大道,是她计画已久的一趟专题访行。长时期的文史材料收集引导她深入当地民族人文传统背景,也促成她跟在孩子的眼光后面,把德国乡间小镇的趣味妙事发掘出来,让读者领受到日尔曼土地之美与生活的品质。而别具匠心的是,作者把如何安排母职、百忙的日常生活与当地社会良好互动状态下,仍能有< 七拼八凑>得出的写作时段来保有个人书写乐趣的经验,坦率地与读者共勉与共用。(注十四)  在郑伊雯如此这般的安排下,她不但已创作出三本思维严密、图文并茂,印刷与封面设计都精美完善的旅游指南;她还需要抽空出外为作品作些推广。于是,在她的一次座谈演讲聚会中,笔者得以较深入了解到她寓工作于生活的自在态度,并且她也成功地令在座听众均能感受到她的光热与善良。这些特点,适切表达出了她作为文化桥樑所具备的各种能力,也是欧华妇女作家近年来在东、西对话方面发展出的另一领域。在她之前,作家麦胜梅已带头出版过一本深受欢迎的旅游书,「千山万水话德国」,欧华文友们可能都已很熟悉,在此略过。  郑伊雯的<文字游戏>(作者谦称)尚有:「阿尔卑斯山.山旅笔记」(2005) ,「德国. 全玩指南」与麦胜梅、黄亦君等共同编写(2010)。后者在短短几个月内已印刷了12版,可说是简明周全的一本文化旅游精品。 

面对时空转动的挑战极限,「海神家族」(Inseln der Göttin) 两年前一个阴雨的傍晚,柏林宪兵广场边的一家文学咖啡厅里,坐满了五六十位中外宾客。那晚,在台湾出生长大,曾得过杰出新闻人员奖,也是中文系出身的文学、戏剧两栖作家陈玉慧,和一位德国演员共同介绍并朗诵了德文版「海神家族」。2007年「海」书曾获得台湾文学奖长篇小说金典奖,并且十分畅销,经由柏林文友郑莹的大力推荐笔者有幸读到了这本动人心弦、内容丰盛的好书;这是一本真实深入超越时空,超越了时下政治意识型态之争、游戏文学(注十五)的重要欧华文学作品。  书中第一章的命名是柏林,故事从这里说起,因为女主角遇到了能让她心安、心灵靠近的另一个灵魂。但真正故事的开端却在数十年前,一个似有似无,几乎没有男人的家。这个家又在一个像又不像的国度里,因为小学 课本中本国地理讲的不是这海岛的地理。(注十六)

 这个家里经常吵吵闹闹、哭哭啼啼,似乎没有快乐的人,也没有邻人会去理会这奇怪的住家。这个家是被厌恶的,因它充满了孤独无助的神秘。更因为家人对 <秘密>三缄其口,所以沉默、漠然、忧伤、暴力与焦虑笼罩著日常生活;而缺少情感的童年,造就了一个难以开怀的心灵。当一天女主角长大了,她一无反顾地到欧洲去唸书,一去二十寒暑,没有所谓的乡愁与失语,只有寻找与等待。 寻找的是真实、美感和爱,等待的是生活中下一个旅程,与心的经验文学。  而在命运的安排下,书中主角最后踏上了溯源之旅,在返乡探亲接受了重病中生父的道歉,填补了人生中最大缺陷的同时,也解开了家族与心灵之谜。她的生活在知性与感性找到了平衡点的时刻,决定与相识不久而相知甚深的德籍陪伴者明夏(Micheal) 在台北公证结婚,也终于走入了一个能安放身心自己的家。(注十七)  本书开头以台湾民俗中两尊妈祖护身的天将神像,交错引出了故事里上一代历尽沧桑的两位女主角,作者的母亲与阿姨。而全书按事件发生的时节,穿插以饶有趣味的民俗文化翔切解说;不但深具民族心理层面意义,更帮助西方读者能多认识台湾人民的内在生活、风俗习惯。
 
故事铺陈的隐线是当年大陆失守,国民党撤退到了台湾以后的一段时期。少部分日据时代长大的菁英份子,激烈抗拒所谓的<二度殖民>;为了对政治理想的执著,产生了大小悲剧甚多,其中<二二八事件>颇为惨痛,也形成近五十年来台湾政治民主进步途中最大障碍;中式传统思维模式的是非黑白二分法,政治民主运程中的大小盲点,间接造成了省籍歧视、社会分裂 及自相损耗的混乱局面,许多人必须出走流浪,-而未出走的也各有苦楚艰难-这就是海神家族的大秘密。  陈玉慧多才多艺、允文允武,且能使用多种外语;无论在新闻报导、戏剧、文学、演出或导演方面都有良好发挥的机会,但她把文学创作视为生命,曾说: <写作能帮助我从心灵风暴抽离,能让自己更清楚自己的来历...看清自我的质疑和立场>。 《海神家族》德文版发行后,佳评如涌。南德日报、法兰克福广讯报等均大力推崇,认为可比美德国汤玛士.曼的「布顿布鲁克」家族故事,堪称是台湾近百年来最重要小说。(注十八)德国电视联播一台(ARD)特别派专员到台湾制作了陈玉慧专访节目。2009年该书又由著者亲自改编成为舞台剧,同年12月在台北国家剧院隆重上演。而台湾公共电视也已拍摄成为电视连续剧,不日播映。但陈玉慧并不希望读者把她的写作生涯钉牢在「海」书的阅读标准上,她追求的是不同创作风格与题材,最近《China》一书的出版就是明证。(注十九) 

才气横溢的新新文人<台湾壁虎>与《态度》(Attitude)

身分多重,旅居柏林甫近六年的<台湾壁虎>(网站暱称)是专职记者,也是专栏作家、演员兼写书人。年龄还不到三分之一世纪的陈思 宏,作品、文学奖、影片演出等拔尖经历早已装满一大箩筐。(注二十)  由于陈思宏的职业,使他在走访旅德华人社团、报导各类活动讯息之际,也得以广泛接触德国的各行各业,了解德国与欧洲政经人文景观与各个社会层面。在一篇文化评论中,陈思宏发表了个人对德国近年来重视培养精致文化人才、创造庞大商机及提供了百万个相关职位的文艺活动品牌推动等方面的看法与比较。文中提到的创意产业有柏林影展、法兰克福与莱比锡书展、柏林国际文学季、法兰克福音乐展、卡索尔文件展、柏林爱乐音乐节、舞蹈节、戏剧节等出名国际品牌,不但是有关当局深耕的结果,也是从学校教育到社会风气、美学基础的永续培养。加之对文化的尊重、允许创意人自由创作等条件的累积。所以,他提醒台湾当局:〈在急于输 出本土文化以前,应先建立自己的美学,关掉整天用琐碎轰炸岛屿的新闻台......多点文学、多点精致及史观。〉(注二十一)  但也因为他的职业,使人们疏忽了他作为写书人多角面的写作内涵与文学创作上现代的特点。笔者在两年前初次拜读了他的《态度》这本借著马戏团生涯,铺陈出的一个灵魂流亡的心理故事。写书人曲折而尖锐地描写了小社会中各类暴力、变形与爱的面目,而死亡总在一旁守候。笔者惊奇发现写书人在文字用词方面的创新与丰富,而对写作题材的细腻挖掘、观察入微不说,对人生的体验与边缘人身分的探寻竟也如此深刻。在欧华文学的偏僻一角,-对社会边缘人,如同性恋、双性恋与他们生存苦难的描写,应该说是不逊于白先勇当年一鸣惊人的《孽子》, 但在背景、切入角度与人间关怀各有展现的重点。小说中处处布满张力,刺激了读者思绪的同时,也增广不少对社会底层的认识。  见到过<壁虎>的人知道,他在现实生活中总是积极和乐于助人的。偶尔,他作为诗人的心灵也有藏隐墙内的挫折与失落感,于是牠爬出墙外来观看世界真相。但世间有著过多的虚空、人生生老病死的种种残酷,难以驱散敏感心灵一角的阴暗;所以,他讲述出像<死亡泛黄>这样的新小小说,以眼前全球性的社会老龄化题材,来开展出一个冷静的新视角,来平息自己些许内心的阴暗。(注二十二)但这只能算是目前他小说创作风格的管窥而已。

读者也可在部落格贴文里看到他最近的一些文章。比如:为国语日报所写专栏中有孔雀岛、集中营、柏林起飞、橘色打扫龙等24个柏林特别 话题。记事专栏则包括有<城市角落>,<柏林记事>,<旅行之前与当中与之后>,<书写>,<电影>, <晃动的夜>等近三百篇作品。他的散文,报导与笔记自然又有另样的笔触与色调: 清新、敏锐与多彩该是主要特色了。这些文章中,读者很快会发现陈思宏作为记者向四周伸出的长长触角;本年十月间他在柏林参加亚洲文学朗诵会,朗诵《态度》一书的重要部份: 德国文化隐隐中震动著他,他也震动著德国的对话人。 虽然他将继续以母语创作下去,但正如作家余秋雨所说的<文明一定有共同的语言> (注二十三) 陈思宏多元化的创作和他在文艺、影艺方面的才华与勤耕,必能在欧华文坛上留下深深足印。但愿欧华文学创作走出象牙之塔,以挑战传统与西方文学题材、形式来书写的另一代新血,将越来越多。  结 语  综观本文以上所谈到旅居德国及英国的七位作家与他们作品所引起不同程度、不同界圈的反响,可以看出二战后至今的欧洲,海外华人文学实际已形成了一脉相承的核心书写,即人性为卫护基本人权与尊严的抗争体验与对消除人为对立及偏见所做出的努力。而这一书写内容正面临全球社会文化、写作技巧与工具上的转型课题,需要彻底走出华人固有视野范围内,地域中心主义书写的界线与侷限。  反观欧华作家过去20多年来创作的动力,往往在于海外知识份子有真话真情要表述。但由于语言造成的各类障碍,尤其外语、德语使用上的困难,用中文书写才能帮助他们舒缓适应海外生活的愁绪。但汉语书写有时必须面对的政治尴尬,(注二十三) 迫使一些作者反而只能在异国异文语境中,创作才能生气盎然。他们之中或有感到失语的无奈,因这也代表著社会参与不多、母语书写意义不大、个人社会地位与文化存在面临边缘化考验。知名社会评论家兼作家龙应台,曾在《译本》一文中谈到诗人的失语及安身问题,谈到母语写作经过翻译过程的非真问题;而当谈到她个人在欧洲生活经验时,有过这么几句话:〈我清楚地知道,在这里,我是边缘-柏林围墙倒了,苏联帝国垮了,又怎么样呢? 我是那彻底的旁观者。可是,在十万八千里以外的那里,我是中心;事件震动我,我震动人群,我影响事件... 于是,我不停地回去。〉而当她回到了牵肠挂肚的那里,体验到台北人热烈又极端的政治参与情绪时,竟面临了另一样的边缘感,- 她寂然、独自而行。(注二十四) 这类不寻常的经验,说明在后殖民时期尾声的现阶段,世界和环境快速变动,媒体的宣传功能又如此巨大,带动事理与价值改变也快在转瞬之间;失语与边缘化也就可能是俯拾皆是的必然现象。

 最后笔者在此还想一提德国新生的华文媒体在不久的过去与现在,所扮演开辟发表园地、在社群与主流社会沟通的重要角色;因为单只在德国,十五年来先后发行的定期报章杂志已不下十种之多。他们不但担负起欧华写作推广的功能、德国与两岸三地的最新讯息,他们同时成为德国社会观望华侨社会的窗口、不同政见对话与商界对流的重要仲介。以法律专业出身作家谢盛友(著作:《微言德国》、《老板心得》) 士、商两栖创办的《本月刊》为例,创刊十二年以来,每期发行一万八千份,每份60页,内容涵盖世界与欧陆首要新闻、天下华人与社会生活、每月专题与法律政经等资讯服务。难能可贵的是,除了园地公开以外,法律资讯和热点追踪多半有德语原文或节译可以对照,让了解德语不多或学习汉语的德国读者阅读便利。所以,笔者在柏林有一些德国汉学学生也曾订阅此刊当作读本。而刊物发行的当地媒体更把该刊视为可靠资讯来源,在有重大事件或政治要人访德时,发行人经常接受特别邀请出席座谈,可说在德南地区主流媒体与华人社会间起了重要连络作用。 

另外一个在德国各地机场、车站及华人超市可以免费取阅的《华商报》半月刊,内容是以中立立场报导德国政经文化等主题, 但也开辟有文学写作园地及专栏提供投稿。该报创刊刚满十五周年, 分别在德国、法国及英国出刊。德国发行量每期两万份,每份60页,其中以广告页数居多,也是收入来源。目前全欧每月发行九万份,深入各类行业。据宗教史学出身的主编修海涛提供资讯,目前包括了德国德意志银行等各大银行、汉莎等航空公司,汽车工业与旅游业均在该报定期刊登大幅广告。报社所在法兰克福当地媒体曾多次采访报导,讚美《华商报》为<中国人的声音>,特别是版页编排是实用抢眼的 <资讯娱乐混合体>。而该报定期刊登通俗小说与各类散文创作,广受欢迎也颇能满足华人商界、餐馆行业的阅读需要,呈现出欧华书写创作不同的面目和读者需求趋向,也是与中德两种文化的另一类互动。

 据此可以归纳出一个现象,就是欧华作家除了各自讲述自己的故事外,也著力把人类的共性、生存的呐唤与欢呼,运用写作技巧与出版方式适切表现出来。这些共性,比如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基本需求:现代生活中温饱以外最重要的人身自由,精神、肉体和对自然生态的爱,自我实践,文化融合等等,泰半属于现代西方思想与物质生活进步影响下的产品。所以读者有幸捧读到的是西方用坚船利炮硬塞给东方「科学与新知」,经过东方人文、政经思维百年消化过后的结晶。近年亚洲崛起,后殖民时代的苦痛与书写已 渐行渐远,而<消费写作>正悄悄潜入文学创作地盘,后者或许不是一般爱书人乐于见到的发展,但这也是民主社会尊重与包容的多元化象征。另外一个特别值得深思的现象是,在眼前华人政治分化与地理分割现况下,学术与文艺领域内居然以充沛活力孕育出一颗硕大美丽的果实,促成了一个轮廓逐渐清晰「文化中国」跨越时空的共同语言体,意味著一个真正与世界携手并行现代东方文化的存在。欧华文学创作者,包括德华作家作品也成为这一契机出现的无形推手。因之,有为数不少的书写都静默忠诚地守护住这一角,持续充实囊括小说、戏剧、报导、旅游、散文与翻译创作的欧华文学。居住在德国这样爱读书的社会中,德华作品的双语化或译介,无疑将帮助华文创作摆脱「书架上的装饰」地位,(注二十五) 进展成为受到社会重视与读者锺爱,终将成为「亚欧文学」-相对于在北美大陆颇具威力的「亚美文学」-的壹枝主干。         (全文完)

 注解: 

(1)  高行健(1940年1月4日-),华裔法国剧作家、小说家、画家、导演,1980年代末前往欧洲,现为法国公民。2000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2001年获颁台湾国立中山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2)    周仲铮 (1906-1996). 最早留学巴黎,1936年取得法国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是有史以来女留学生的 首位。1939年在荷兰莱顿大学教书;1940年与德国汉学家克本结婚后,随夫旅居德国直到1996年 过世。在1946-48年曾任西柏林华侨学校校长。先后以德语出版有《小舟》,《十年幸福》,《金花奴》,
《树王》,《小彩鱼》,《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六本德文小说。此外,还出版了中文版散文集《海 外心声》。中年以后,她诗画两栖,1988年中国现代文学馆为她建立第一个海外华裔作家文库。参看 刘长华:《忆周仲铮博士》,《江淮儿女走天涯》,北京2008年出版,第十七页起。  (3)  德文姓名:Dr. Erik von Groeling, (1940- 1973), 曾任联邦德国内政部东亚问题研究员,著有分析中共权 力结构与中共文化大革命前期过程的专著《中国的万里长征何处去?》(Chinas langen Marsch, wohin?  1972),并曾参与伦敦大学近代中国研究项目,主编1972年英文版《毛泽东传》等。  (4)  名作家无名氏在《放逐中的写作》专辑中曾这样描述他在文革前后的生涯:…这些年,它(指个人智能) 大部分全用来<应付环境>, 设法为自己创造一点自由时间与空间,而用在写作上的倒是小部分了。他 又说:… 玄奥超拔的心灵,早已游泳(或潜水)到宇宙心灵深处。自我心灵既与宇宙心灵浑然一体,则 宇宙心灵何来放逐感 ?! 参看:《倾向》文学人文杂志,台湾1996年春印行,第六期,第一页以下。

(5)  戴瑶琴2007年在汕头大学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发表对欧华文学与作家的研究述评,文中对 张戎《鸿》有如下看法:<...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西方读者东方想像的满足...>。笔者认为论 评落笔略嫌轻率,因为当年除了汉学学者外, 多数德国读者对中国社会的想像与理解,仍停留在赛珍 珠 (Pearls Buck)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大地》的旧社会或《小舟》书中描写新旧交替的曙光时代里。 而张戎故事书写的是摸索走出前两作品中背景时代的漫长悲惨过程,是大部分西方读者难以想像的现 实。戴文在谈到德华文学时,勾勒出<问题意识与思辩眼光>的特色,及书写散文所分的三种类型1. 乡 愁 2. 反思 3. 融入型,观察甚为明确深入。可惜在历史和社会背景对欧华作品冲击方面,略嫌不足。

(张戎和她眼中〈不戴盔甲的完美战士〉,她的教授丈夫-英国历史学家哈利迪(Prof. Jon Halliday)费了 十年功夫,于2005年出版了另一本引起各方争论¬、影响较大的著作:《毛泽东- 鲜为人知的故事》  (Biographie zu Mao Zedong)。作者接受媒体访问时曾说,成书的动机在于希望能够〈揭示一个真实的 毛泽东〉。 2005年七月以后英、德等国媒体争相访问报导,重要学术机构与图书馆也均收藏该书。德南海德堡大学汉学系曾特别为硕士以上学生开了此书的研究班。  (7)    参看卓以定:《米酒加咖啡,- 21世纪婚姻新趋势》, 联合周刊, 台北1994年, 第280页以下。 对此一话题需要更多资讯的读者, 不妨上网阅读长期为文、亲手绘制清新美丽插图,并兼解答婚姻及 融入德国生活问题的《有闲没钱桂夫人》部落格YoYovilla.Pixnet.net//Blog。这一网址出现不到四年几 乎囊尽中德悲喜因缘故事,也提到统计中从西元两千年至今十年,已有五万对中德婚姻伴侣定居德国。 对于中德婚姻感到失望者, 也可以找到其中与德国人结婚后生活总结为:...生活中的<贫穷>、<枯燥> 十分难以忍受...的负面经验,或许也须自我反省。  (8)  潘可人本名陈美慧,曾是联合报驻柏林特䀲   約記者,并取得歌德学院语言证书。她的第二本书, 《柏林     新世纪》2000年在台北出版;作品的特色在于观察入微、下笔俐落明快、幽默严谨兼有之。部分文化 评述小品文章散见柏林日报、柏林早报等,目前因种种原因创作仅限网上发表。

(9)  潘可人:《昭君,你好吗?》台北远流出版社, 1999年,后记,第201页以下。  (10)  针对此一现象,笔者曾于1993年发表过一篇访问调查;当年居住在德国的中德婚姻家庭估计中约一 千二、三百对。参看车慧文:《旅居德国中德婚姻家庭及文化调适初探》,《欧华学报》(Journal of ACSE), 香港八龙文化服务出版公司1993年印行,第三期,第五十七页以下。

(11) 根据笔者2010年11月初查询结果,网人族可在谷歌搜寻网站中,找到有关异国婚姻讯息多至九百四 十六万个字条。  (12) <德国媳妇>是郑伊雯部落格的中文名称;www.wretch.cc¬/blog/chengyiwen   (13) 参看郑伊雯:《走入德国童话大道》台北华成图书出版社2008年出版, 第八页以下。

(14) 游戏文学一词在此泛指有些以经济或政治利益为目标的写作,可能产生对知性、感性造成蒙蔽,甚 至煽动仇恨与暴力的一类书写;而生活性、娱乐性高的写作应不在此例。  (15) 参看陈玉慧:《海神家族》,台北Ink 印刻出版社, 2004年,第八页。  (16) 如前, 第314页以下。  (17) 如前, 封底。

(18) 陈思宏:《家就是现在书写的那张桌子-专访陈玉慧》,《文讯月刊》,台北 2010年十一月份,第37页 以下。  (19) 陈思宏出身辅大英文系,台大戏剧研究所毕业。曾得全国大专学生文学奖小说奖,国军文艺小说金 像奖,台湾文学奖、年度小说奖等十数种文学奖。目前为台湾侨委会、海外宏观电视及《表演艺 术》杂志驻柏林特派员。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指甲长花的年代》、《营火鬼道》与长篇《态度》。¬¬电 影:《暧昧》(德国),短片《宫保鸡丁》(德国)。个人网站: www.kevinchen.de。参看 「blog//Kevinattitude-Yam.com天空部落」  (20) 如前:《从柏林看德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台北Ink印刻出版社,2007年,五卷十一期,第205页        以下。  (21) 陈思宏:《死亡泛黄》,<KEVINATTITUDE陈思宏,态度>,blog.yam.com/kevinattitude/article/10093009

(22)余秋雨:《行者无疆》, 北京华艺出版社, 2008年版, 第9页。  (23)   高行健:《文学与玄学:关于《灵山》》,文学杂志《今天》1992年第三期, 第203页以下。  (24)  龙应台:《译本》,《倾向文学人文杂志》1996,第三页以下。  (25)    车慧文、余德美认为:<时下跻身于德国读者书架上层的华人文学作品,通常仍只能算是德国人书 房里的点缀;但不可忽视的是生活在异国婚姻家庭中的妇女写作群, - 30年来她们的作品不断增多,题 材涵盖甚广、写作风格新颖之外,出版率也快速跟进。可以预见是:欧洲华人文学创作的变革期已近 在眼前>。参看编写书名 :《德国华人的移居与融入》《移民经验-华人海外文学的题材和意义》,
(Dr. Hui-wen v. Groeling-Che und Dagmar Yu-Dembski M.A.:Migration und Integration der
Auslandschinesen in Deutschland), Verlag Harrassowitz, Wiesbaden 2005年出版,第174页起。               


作者简介 

姓名:  车 慧 文                              

性别:女
单位:  德国柏林中华文化协会、德华妇女会
职称:  会 长 
学位:  柏林自由大学社会哲学博士

出版物 

A.  单行本或专著 1.    《中国语言学家王力及其著作》(德语版,德国科隆大学出版) 2.    《中国妇女高等教育创始时期­-燕京大学女部之研究》。(德语版,柏林 自由大学出版) 3.    《源流—台湾当代短篇小说选》(中译德,慕尼黑出版) 4.    《心甘情愿-星云大师演讲集》(中译德,柏林国际佛光会) 5.     主编《中国人在德国-移民和融入现况研究》(德语,柏林日出国协会) 6.    《柏林与布兰登堡地区的普鲁士皇宫及庭苑》(德译中,柏林德意志艺术出版社) 7.     电视剧本《柏林围墙下的华人》(中文,欧洲东方卫视拍摄) B. 重要论文 1.《台湾当代文学及女作家作品简介》(德语, 柏林自由大学) 2.《中德婚姻家庭初探 》(中文,欧华学报) 3.《近代亚洲家庭及妇女地位变迁》(英文,奥地利德中友协) 4.《试论基督教与传教士对现代中国妇女教育影响》(中文, 澳门基金会论文) 5.《二十世纪初小说月报中妇女题材综述与研究》(中文, 蒋经国基金会) 6.《试论近代中国佛教的改革与发展》(中文, 台北普门杂志)  C. 其他  7.《柏林佛光世纪》(创办和主编三年;中德双语发行) 8.    其他发表诗文、报导文章散见于西德侨报,欧华学报,香港明报月刊、 德国本月刊、华商报等中文报章杂志,笔名曼青、骏马。

原载于中国大陆《华文文学》 2011 年第 2 期( 4 月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4-20 22:2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