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我为什么如此喜欢韩寒

作者:谢盛友  于 2012-2-15 21:2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27评论

   


谢盛友:我为什么如此喜欢韩寒


在情人节那天,我严肃思考一个问题,我为什么如此喜欢韩寒。

喜欢韩寒,第一个理由,他长得特别漂亮,特别帅。过去,敢于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往往是社会的底层,权利最贫困者,这些“反抗者”都被某些知识精英鉴定为“99%的精神病”。自从梁文道和韩寒的加入,我一直为此欢呼。看!“反抗者”中不仅仅是那些“神神叨叨”的人,也有梁文道和韩寒这些帅哥。梁文道会制作节目,韩寒会玩,我就更喜欢他们了,因为他们不是神神叨叨者。

喜欢韩寒,第二个理由,他读书不多。读书不多,也敢于出来说话,那些自命“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的读书人,请你住嘴,正因为你读书多,知识多,不出来说话,才轮到韩寒这些“没有知识”的人出来说话。你还是老老实实地做你的博士导师吧,诚然,恐怕你培养出二十个师的博士,也抵不上一个韩寒。

喜欢韩寒,第三个理由,他是中国新闻自由的标杆人物,他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在言论自由层面上,他的言论有否损害他人,若有,出来“打假”的人应该是权益受损害者;在司法层面上,他的作品有否剽窃,若有,出来“打假”的人应该是被剽窃者。

提供德国保障充分的和可靠的新闻信息来源的相关法律,希望对“打假者”有些帮助。

德国的刑事诉讼法第53条(53StPO)及383条(383ZPO)分别规定:报社、杂志的编辑人员,可以如同律师、医师及神职人员等,拥有“拒绝提供资讯来源”的拒绝作证权,以及不得扣押涉及上述资讯来源的文件之权利。这两条被认为是保障新闻信息来源秘密的“守护神条款”。保障新闻自由的第一步便是要保障“新闻信息来源自由”。因为提供信息者会“信赖”媒体不会泄露信息来源才敢提供资讯,所以,“编辑秘密”正是使媒体有机会提供社会大众发现真象的机会。这种新闻信息来源秘密的保障,才是防止一个民主社会不会沦入专制、独裁的最好方式。

诚然,德国新闻自由的法律标准,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毕竟,记者无疆界组织给出的2011年全球新闻自由度排名:德国才第16位(中国倒数第六,第174名),芬兰(1)、挪威(2)和荷兰(4)仍然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爱沙尼亚首次进入前三名(2010年名列第9)。

如此喜欢韩寒,我还可以举出上万个理由。


    


高兴

感动

同情
1

搞笑

难过
2

拍砖
4

支持
1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9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7 个评论)

13 回复 yulinw 2012-2-15 21:47
   俺也喜欢他~~
11 回复 hanfeng109 2012-2-15 22:41
俺也喜欢
10 回复 mosville 2012-2-16 00:08
没读过,不知道。没时间读。
12 回复 brav 2012-2-16 00:20
Hanhan is great. I support him, always.
9 回复 黑山老猫 2012-2-16 00:23
俺更稀饭李大眼儿. 小韩也不错, 短文杂文不错, 小说一般般.    小韩比李大眼儿强在名句上. 李大眼写不出来.
10 回复 dwqdaniel 2012-2-16 01:35
me too  
9 回复 awang9988 2012-2-16 01:38
俺也喜欢他~~
李大眼也不错
11 回复 ahsungzee 2012-2-16 01:53
好!赞!顶!送给大气的文章!大气的LZ!
10 回复 无为村姑 2012-2-16 01:59
promising youth.
11 回复 helloearth 2012-2-16 04:41
新浪网友的质疑:

新浪网友2012-02-16 03:46:39 [举报]

举韩寒被大家谴责的真实事例
1.在大众面前对文学名著知识一问三不知,同时谈及泡妞却口若悬河,@所以遭到大家
质疑
2.一个小文反复修改两天改了无数次,但是20万字的小说手稿可以一气呵成,几乎不作
改动,@所以遭到大家质疑
3.引经据典的小说内容的文字功底,在平时写小文的时候却漏洞百出,语句不通,令人
耻笑
4. 博文初稿说自己30岁还差7个月就一万五千天了,@令人耻笑
5. 博问中说建国100年了,@令人耻笑
6. 博问中说改革开放居然是20年 ,@令人耻笑.
7. 博问中说2000万悬赏向全国正式宣布却自食其言,言而无信,@令人耻笑
8. 电视采访说姚文元居然和康生去延安整风,@令人耻笑
9. 无数的错别字对韩寒已经司空见惯,不值得提起了,却因此更加让人不解为什么20
万手稿却几乎没什么改动, @让人质疑
10.边假装正气凛然,一边在全国采访中对大家说:自己底线低得很,参加**被俘就会
当叛徒,他不具备一个正义者的基本条件,@让人鄙视
11.韩方大战开始之初,是韩寒先出言不逊,人身攻击,出口骂人,导致事情白热化,
他是始作俑者,@让人鄙视
12. 韩寒不光恶言恶语相加于方舟子,过去还曾用侮辱,人身攻击等恶劣行为使得很多
名人跟他丢不起这个人所以关了博客息事宁人,韩寒泼妇骂街一贯的行为,@让人鄙视
13.韩寒早前曾经文凭造假,说自己是高中文凭,后来被揭露后主动在一次香港媒体的
采访中承认了自己的作假,并且声明已经改为初中毕业。说谎成性,@让人鄙视
其他人还可以继续补充,
8 回复 卉樱果 2012-2-16 04:41
俺喜欢韩寒,从他的文字看到年轻人的希望~
11 回复 卉樱果 2012-2-16 04:42
awang9988: 俺也喜欢他~~
李大眼也不错
俺也喜欢大眼~
11 回复 helloearth 2012-2-16 04:44
我们必须接受一个这样的韩寒:
1.    对重大事件经常发生遗忘,包括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描述、自己作品的书名和内容;
2.    经常以耍酷或不屑为理由,在公众场合撒谎以掩盖自己的天才;
3.    有一位经常记错事、忘事的父亲;
4.    一个匪夷所思的天才:
5    不看名著却能引经据典;
6    能够将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场景描写得惟妙惟肖,却很少描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场景;
7    为自己的小说命名,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命名;
8    有选择性表达障碍;
9    水平起伏巨大,能够一次成稿完成一部小说,也能够经过不断修改后写出一篇很糟糕的博客;
10    有能力在没有读懂钱钟书作品的情况下模仿钱的文风;
11    仅能够在独处时发挥文学天赋,迄今为止只有一次例外;
12    从小一直很平庸,却从初中二年级开始,突然迸发出惊人的文学天赋;
9 回复 helloearth 2012-2-16 04:54
作者:莫怒1979 提交日期:2012-01-21 21:44

  
  前面说到,极具杀伤力的疑点出现了,现在接着说。

  先给不知道的朋友说说事件的背景:“杯中放纸”是1999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赛题目。当时韩寒根本没有接到复赛通知书,错过了复赛。举办者得知具体情况后,决定给韩寒一次补赛的机会。重新给他单独设立考场,重新命题。为了公平起见,作文题只好临场现出。主编李其钢就用考场的现有条件,拿来一个玻璃杯,把一张纸揉成一团,塞进有水的杯子里,只说了一句话:“就这个题目,你写吧。”在短短一个多小时后,纸团沉到杯底,韩寒的文章却浮出水面。

  于是,《我能证明<杯中窥人>不是韩寒写的》一帖的楼主在照葫芦画瓢一板一眼地做这个关于纸是否会沉的实验后,很快就遇到了麻烦,因为有人回帖质疑他的实验有大问题,啥问题?——纸的材质不对。(他开始只用了白纸和报纸等)

  对啊,既然是实验,又想用实验达到证明“当年考场上的纸并不能在杯中沉没”这一结论,那么实验的用纸就一定要严谨,最好能找到最接近当时用纸的材质。但究竟当年出题的李其钢主编用的是什么纸呢?于是理科生们就又开始动员起来了,在网上检索了一番后,得到的答案却让大家都傻眼了。

  因为他们在网上公开的资料里检索后到得到的结果不一样,一共有三种说法,分别是:

  A、白纸(“证据”来源:三天前李其纲主编亲笔为韩寒作证的文章《对一种诽谤的严正声明》)
  B、道林纸(“证据”来源:韩父的出版著作《儿子韩寒》中的叙述)
  C、袋装茶叶包装纸(“证据”来源:当年央视《对话》栏目中,作文大赛的主办方《萌芽》杂志的女编辑胡玮莳的口述)


  
  女编辑胡玮莳在《对话》栏目中的截图

  由此可见,这三个说法都是第一手“证据”,若按法律意义而言,都是采信度最高的证据,毕竟都来自于当事人嘛,所以,这下彻底把这帮理科生搞糊涂了。

作者:莫怒1979 提交日期:2012-01-21 22:12

  
  想探寻真相的朋友要失望了,因为我早说了,本帖只讨论战术及走势,不参与结论,更何况LZ也无法给结论,更不可能用有罪推定来臆断结论。

  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只是想给大家展示一个可怕的“量变”过程,从一个近乎天真的“纸张浸泡”实验,短短一天时间,就无意中推导出了一个极具杀伤力的疑点,而很多时候,历史又往往是笔糊涂账,更无法还原,记错口误笔误等等都会导致新的疑点出现,所以韩粉阵营这样和方舟子闹将下去,只会将韩寒架上热锅,意外随时会发生,方舟子也随时会将这些“水雷”变成自己的王牌,届时,可就什么局面都有可能发生。(

  更何况,前面我已经论证过了,无论形势怎样演变,对方舟子而言,都没有丝毫影响,打假本来就是人家的本行。

  当然,能坐实的证据应该不可能找到,毕竟都十多年过去了,但是,人言可畏,当证据链具有一定规模的时候,能否坐实已经不重要了,须知人人心中都有阴谋论的土壤,当疑点足够多,就会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当然,刚才是从对韩寒不利的一面分析走势的,任何事都有其两面性,也有可能当韩寒能顺利趟过方舟子这一关后,“方舟子验收”五个字,必将成为韩寒最过硬的一张品质鉴定书,原因不解释。


  综上所述,本人的个人观点是:在这次“挑战”风波中,韩寒的机遇和风险并存,但风险大于机遇,假如韩粉们再这样口无遮拦的闹下去的话,风波是可能演变成风暴的。

  切记: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此话为真理!而若想谎言不重复,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不去招惹可能产生谎言的土壤。
11 回复 helloearth 2012-2-16 04:57
无论韩寒是否用了代笔,都应取消其当年违规所得的作文竞赛奖项,相关评委也应道歉、悔罪!
——秉承“诚信、公平、正义”精神,还原历史、事实真相!


竞赛是有规则的!无论对谁,不管其是否天才还是神仙,都不能为了这个人修改规则,破坏规则!这一点会有疑问吗?大家都会同意吗?
——既然如此,就应该将当年其违规获取奖项取消,并且当年所有相关评委都应道歉!


( 韩寒参加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时,过程蹊跷,疑团重重,不能不让人怀疑有内幕操作。

1、是上门送稿,还是邮件寄稿?
2000年韩寒作客央视《对话》栏目时,发现韩寒的《萌芽》杂志编辑胡玮莳说,韩寒的初赛稿子“几乎是最后、最后一天来的”。胡玮莳用“几乎”和两个“最后”来强韩寒的初赛稿子来的特别晚,有两种解释:1、稿子来的再晚就截止了;2、在收到韩寒的稿子后还有人送来过稿子。可以确定的是:韩寒的稿子不是寄来的。《萌芽》杂志社每天都会收到很多邮寄稿件,如果韩寒的稿子是邮寄的,应该跟所有的邮件一起签收,胡玮莳不可能有“几乎是最后、最后”的深刻印象。
胡玮莳在《对话》栏目中还说:“我当时看到了以后,跟陈教授说的一样,震惊这个感觉,不得了。这个男孩子才16岁,我当时的确是非常兴奋,那个文章写得太老辣了,很有那种钱钟书的味道。马上大家都服贴了,知道这个文章不是别人代笔的,绝对是他自己写的,而且他的才能一下子就在我们那边得到了承认。”
胡玮莳和同事为什么这样确定“这个文章不是别人代笔的,绝对是他自己写的”?如果胡玮莳当时没见到韩寒,没跟韩寒当面沟通过,能这么确信是16岁的男孩子写的?
在《八〇后作家访谈录》一书中,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刘嘉俊说:“胡玮莳提起在初选的时候看韩寒的稿子,她就把韩寒的电话号码给留了下来”。请注意,是“留”下来。如果不是上门送稿子,还会发生留下了电话号码的细节?
韩仁均在《儿子韩寒》中说韩寒的参赛初稿是邮寄的。如果真是邮寄的,韩寒与胡玮莳在补赛前应该没有见过面的。复赛时很多评委都怀疑是代笔的,曹文轩在点评时,表示很难相信出自16岁的中学生之手,这也说明胡玮莳和同事见过韩寒,与韩寒当面沟通过,才会深信不疑(?)。
《新民周刊》记者沈嘉禄采写的《让孩子们写点真的--“新概念”苹果挑战语文应试作文教育》的新闻报道中说:“截止来稿的那天晚上10点钟了,还有一个学生在他父亲的陪同下扣响了编辑的门”。这对最后送稿的,可能就是韩寒父子,给胡玮莳留下了“几乎是最后”的深刻印象,也给胡玮莳留下了电话号码。

2、胡玮莳几点打的电话?
3月27日的复赛,有134人参加,韩寒没来,很多人认为他是“文抄公”、不敢来了。
复赛下午1点30分开始,4点30分结束。
晚上阅稿,每份稿子至少由6人打分,14个复赛评委,134份稿子阅读打分完毕,肯定要在零点之后了。
3月28日上午大约9点,评委们再次集合,评议、确定获奖名单。由于优秀作品太多,不好取舍,原定的10-15名一等奖名额,增加到了19名。基本确定了一等奖名单后,已经到了中午10点左右,“当时有两个评委,我记得好像一个是叶兆言,一个是陈思和,他们说,韩寒文章真是很不错,如果真是他写的那没得奖太可惜了,是不是你们的复赛通知在邮递过程中出了问题,要不你们打个电话再确认一下?我们就问评委,你们同意不同意,因为这是首开先例,同意我们就打电话。评委一致通过。”(《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语,见http://ent.sina.com.cn/x/2006-05-09/04421075318.html
于是,胡玮莳奉命给韩寒联系,了解韩寒为什么没有来参加复赛,并通知韩寒可以在中午吃饭前,来青松城大酒店评委会办公室参加补赛。此时的时间,应该已经过了中午10点。
中午11点,韩寒父子来到评委会办室参加补考。《新民周刊》记者沈嘉禄在采写的《让孩子们写点真的--“新概念”苹果挑战语文应试作文教育》的新闻报道中写道:“编辑李其纲拿了半杯水,又顺手抓起一张废纸塞进杯中,‘就是这个题,你写篇文章""""。”
韩寒家在金山区朱泾镇,离评委会所在的青松城大酒店,大约63公里。当时,金山到市区没通高速公路,开车在不拥堵的情况下,也要两个多小时。10点胡玮莳给韩寒打电话,11点韩寒赶到评委会办公室,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韩寒接到胡玮莳的电话时,并不在家中,而是在市区,离青松城大酒店不太远。
有没有可能胡玮莳打电话的时间在9点左右?评委夜里阅稿打分睡得很晚,上午开始评议、确定一等奖名单时,应该是9点之后,还讨论、确定了增加一等奖名额问题。评委们同意给韩寒补赛机会,胡玮莳给韩寒打电话时,应该在10点之后。
有没有可能韩寒赶到评委办公室的时间是12点?,评委去吃午饭、留下林青一个人监考时,是中午11点30分。此时,韩赛已经考了半个多小时。
综上所述,赵长天接受采访所说的10点左右提议给韩寒补赛机会,中午11点韩寒来到了评委会办公室,是可信的。
然而,韩仁均在《儿子韩寒》一书中说:大约上午9点钟左右,韩寒接到了胡玮莳打来的电话,解释了没参加复赛的原因是没收到复赛通知(挂号信还会寄丢?),表示愿意参加补赛以证明参赛文章是自己写的。胡玮莳说给评委汇报一下他没能参加复赛的原因,看看还有没有机会。没多久,胡玮莳又打来电话,说是评委同意他在中午以前赶到上海市区评委驻地进行复赛。这通电话至少需要10分钟吧,然后韩寒起床穿衣也需要5分钟吧,再出门来到金山汽车站也要用10分钟吧,花200元打黑出租2个小时赶到青松城大酒店,再下车、上楼、来到评委会办公室,最快也需要2个多小时吧。在11点来到评委会办公室,是不太可能的。
更可疑的是,9点左右评委才开始进行作品评议,还没人提议给韩寒补赛机会。此时胡玮莳打电话让韩寒来参加补赛,是不是有内幕操作?

3、一个人的补赛,合法、公平、公正吗?
按“首届新概念征文大赛”规定,“复赛设立考场举行,考题由发起暨主办的八家单位各出多套方案,在考前两小时由工作委员会当场拆封,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决定,并由公证处现场监督和公证。”
a、按大赛规定,八家单位至少准备了16套考题,27日复赛用了3套题,还应该有十多套备选题。为什么不从备选题中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一个,而是让李其纲即兴发挥出一个呢?
b、按大赛规定,复赛需要由公证处现场监督和公证。韩寒复赛时,有公证处现场监督和公证吗?中午评委们出去吃饭,只留下林青一个人在现在监考,符合大赛监考规定吗?
c、大赛没有错复赛可以再补赛的规定,为韩寒网开一面单独出题补赛,是否符合公平、正义?没有比较,又怎么能确定,韩寒写的文章,肯定比其它参赛人员水平高呢?

由此可见,韩寒一个人的补赛,是违反大赛规定的,补赛过程也是有问题的。
【更巧合的是,最后一等奖总计20名,最后一个名额给了补赛的韩赛。也就是说,在韩寒还没有参加补赛时,就已经为韩寒预留了一个一等奖名额!真的没有内幕操作吗?】

呼唤“良知、诚信”,还原事实真相!

当天在场的人员包括:
赵长天(上海市文联副主席、《萌芽》杂志主编)
李其纲(《萌芽》杂志编辑)
胡玮莳(《萌芽》杂志编辑)
叶兆言(江苏文艺出版社编辑)
陈思和(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主编)
王 蒙(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王继志(南京大学教授)
方 方(湖北作家协会主席)
叶 辛(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
许祥麟(南开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
林丹娅(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洪本健(华东师范大学古典文学教授、文学与艺术学院院长)
铁 凝(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贾平凹(陕西作协主席)
曹文轩(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蒋子龙(天津作家协会主席)

这么多知名人士在场,完全可以通过回忆当天进行的事项,确定胡玮莳给韩寒打电话的时间和韩寒到达到评委会办公室的时间。你们能否出来说明一下,还原事实真相,解开团团迷雾?

参考资料:
一、2000年韩寒、胡玮莳作客央视《对话栏目》视频地址:
http://video.sina.com.cn/v/b/42243591-1694793355.html ;
二、2006年《成都商报讯》的报道(来源:四川新闻网《赵长天:韩寒越来越帅郭敬明越来越商业》
http://ent.sina.com.cn/x/2006-05-09/04421075318.html) 
三、2008年《现在快报》的报道(来源:现代快报《“新概念之父”赵长天:当年差点耽误韩寒》
http://ent.163.com/08/1024/07/4P0KC5RK00031H2L.html
四、2009年《晋江经济报》的报道(来源:晋江新闻网《“新概念作文之父”赵长天做客晋江》
http://www.ijjnews.com/channel/2009522/n96805563.html
五、韩仁均《儿子韩寒》(http://book.qq.com/s/book/0/14/14668/20.shtml
六、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征文启事(http://**/s/blog_538601cd01013j3i.html
七、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组委、评委名单(http://**/s/blog_538601cd01013j3i.html
八、《新民周刊》的新闻报道(http://**/s/blog_538601cd01013j3i.html)

------------------------------------------------------------
这帮大佬抱着沉默是金的诺言绝不掺合。这也算是病态的社会良知!
那些评委有社会责任和专业责任还原澄清当时的过程。 这也是对韩寒公正的对待。
韩寒:文坛是个屁,谁也别装逼。说的就是你们吧,呵呵!
13 回复 helloearth 2012-2-16 05:05
韩方之争很好解决,只需要双方在媒体面前辩论就可以了,可惜双方答应后,韩寒不敢参加。

真金不怕火炼,是骡子是马出来溜溜,当年宣称在3小时命题作文中以一小时就拿出一等奖佳作的韩寒怎么就不敢呢?怎么写个小博文都要10个小时,自称校正多次了,还被人耻笑错字满天飞,文理不通。
8 回复 helloearth 2012-2-16 05:09
杯中窥人中写的不是纸,是布!原题目又是杯里窥人!
9 回复 helloearth 2012-2-16 05:22
2月12日,作家沈嘉禄在新浪微博发出如下消息:“我有一朋友写了一篇文章,对韩方之战发表一点看法,特别是对韩少先悬赏后击鼓公堂的做法感到不解,但文章在上版面后拉下来了,据说是上面有指示。这种文人间的笔墨官司本来价值不大,但领导从国家形象上考量,而且居高临下插一手的话,中国还有言论空间吗?”
   
    对此,《新民周刊》主笔胡展奋证实说:“我证实:沈嘉禄所言,确有此事,事情发生在上周四,文章上版后,说上面有保韩的禁令,只得撤下。其文写得非常精彩,当然也很公允。插入了公权力的干涉,我感到非常不平且不安……”
   
    此前,有消息称上海宣传部曾发出通知,禁止批判韩寒。这一消息进一步确认了韩寒受中宣部禁令保护,从而也确认了“韩五毛”之说。
   
    对此,著名后改革学者陈永苗表示:“新民周刊@胡展奋 披露,确实有保韩禁令。看来有微博传闻说广东萱萱在韩三篇之前和韩谈过,也应该属实。韩的出版人路金波也默认韩五毛之说的意思。韩寒终于露出网络时代余秋雨的本质。”
   
    下面是网友关于韩寒受中宣部禁令保护的留言:
   
    @王超导演:宣中部对质疑“韩寒”报道的禁令,是中国所谓知识界和媒体的耻辱,这一天,或许是你们想尽快遗忘的一天,但许多年、或不需许多年后,我们都会感到我们其实不配争取我们的自由,因为我们曾对自由撒谎,并还会撒谎,还会因私利因犬儒而同谋。
   
    @陈永苗:新民周刊@胡展奋 披露,确实有保韩禁令。看来有微博传闻说广东萱萱在韩三篇之前和韩谈过,也应该属实。韩的出版人路金波也默认韩五毛之说的意思。韩寒终于露出网络时代余秋雨的本质。
   
    @沈嘉禄1001 : 我有一朋友写了一篇文章,对韩方之战发表一点看法,特别是对韩少先悬赏后击鼓公堂的做法感到不解,但文章在上版面后拉下来了,据说是上面有指示。这种文人间的笔墨官司本来价值不大,但领导从国家形象上考量,而且居高临下插一手的话,中国还有言论空间吗?
   
    @胡展奋: 我证实:沈嘉禄所言,确有此事,事情发生在上周四,文章上版后,说上面有保韩的禁令,只得撤下。其文写得非常精彩,当然也很公允。插入了公权力的干涉,我感到非常不平且不安
   
    @李扬1993:呵呵,原来叫韩寒,现在演变成韩少了,悄悄躲进他作品中痛骂的政府怀里。
   
    @vollmilch:新华社采访并正面报道了韩寒,就已经表明官方立场了,神话背后往往有神秘之手的操控
   
    @费凡平:乌云无法遮天!心里的阳光可以驱散这片阴霾的
   
    @树干上的猴子:一篇小文错误百出,几十万字小说草稿干干净净?!每当大家感到无聊的时候,30岁活了15000天的玩笑哥总会及时给大家提供点笑料。玩笑哥韩寒,你爸喊你回家抄作文了!
   
    @落魄的三叔:我深刻的感觉到,党,你真可怜。什么事都有你的身影,还每一次是好角色。
   
    @天水景延峰:小韩先是声称要方舟子监考他做答应对质疑,又拒绝了;后来又宣称悬赏2000万元奖励找到他有代笔证据的人,又说他是开玩笑的;再后来又要对簿公堂,又撤回了诉状.对于这样一个出尔反尔,没有信用的人,还有什么道理可讲!
   
    @Linwpku:没想到各路公知背后都有权力在撑腰,这真是个盛产"甜菜"的国度呀!
   
    @彭晓芸: 我所言不虚吧,我发布有禁令的消息,是反复核实过的。
8 回复 awang9988 2012-2-16 07:12
特别喜欢谢老兄的这篇博。 特别是2,3点。 有的人读书多, 张口就是但丁, 有卖弄之嫌;最重要的是第三, 读书再多, 把自己定位于高级5毛,没独立的见解, 一堆狗屎而已, 何谈让他人尊重。
9 回复 随意随缘 2012-2-16 09:55
楼主,您喜欢韩寒就只是喜欢,其实没有像样的理由,尽管您列举了1,2,3。

理由一,您喜欢帅哥,那是您的口味,和韩寒是不是好人似乎无关。帅哥美女人人喜欢的,只是每个人的标准各有不同,环肥燕瘦各有所好。
理由二,你喜欢读书少的,这也没关系,只是这显然不是重点,因为中国文盲多的去了。也许你喜欢他读书少且努力参与社会活动。只是如果结果是他背后有个读书超多的团队帮助运作的话,不知楼主是否还能把这个作为一个喜欢他的理由?
理由三,你喜欢他的精神和名声,这也很正常,其实大多数人都喜欢他这种参与的精神和名声。只是大多数的人知道了真相只是一个炒作以后,确实很反胃。不知道楼主是什么想法?

当然我不知道方舟子质疑的结果是真是假,只是我觉得这些还都是些合理的质疑,也许韩寒确实需要给个合理的解释。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4-10 02:2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